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货物运输统计规则

铁路货物运输统计规则

铁路货物运输统计规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统计范围和结算时间第三章统计项目和统计指标第四章原始资料第五章直通统计资料交换第六章违反车流规定径路统计第七章货物变更到站及取消托运统计第八章统计报表第九章专业运输统计第十章日、旬统计第十一章合资、地方铁路统计第十二章统计咨询与临时调查第十三章统计监督和统计监察第十四章统计资料的管理第十五章基础工作第十六章考核与惩处第十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铁路货物运输统计是铁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铁路货物运输统计质量,明确全国铁路货物运输统计范围、指标含义、指标口径、计算方法、报告制度、统计资料提供标准,规范铁路货物运输统计工作,根据《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铁路货物运输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全国铁路货物运输统计工作。

为满足经营管理需要,方便数据处理和报表汇总,本规则中,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仅指铁路局(不含管内控股合资铁路运输企业),国家铁路包括国家铁路运输企业及控股合资铁路运输企业。

在数据发布和业绩考核时,将国家铁路运输企业及其管内控股合资铁路运输企业数据加总合并,作为国家铁路运输企业数据进行发布和考核。

涉及专业运输公司时单独指明。

第三条铁路货物运输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应铁路行业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货物运输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提供反映铁路货物运输状况的统计资料,揭示铁路货物运输规律,分析、预测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水平、结构和趋势,为制定铁路发展规划、改善货物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清算及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条铁路货物运输统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分级负责。

铁道部统计中心负责全国铁路货物运输统计的规章制定、业务指导、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

各铁路运输企业(含专业运输公司)按本规则要求编制、上报铁路货物运输统计报表,提供统计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咨询和统计业务培训,实行统计监督。

受铁道部委托,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统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管内其他铁路运输企业的货物运输统计工作。

第五条各铁路运输企业(含专业运输公司)要加强对货物运输统计工作的领导,维护法律法规赋予统计人员的职权,支持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及本规则进行货物运输统计,如实提供统计信息,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和篡改统计资料。

第六条各铁路运输企业(含专业运输公司)要根据货物运输统计工作需要设置统计机构和配备统计人员。

货物运输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统计业务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统计法规、货物运输专业知识和统计业务的学习,全面、准确掌握并熟练应用本规则内容,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第七条各铁路运输企业(含专业运输公司)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抓好信息源点和信息流程的管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检查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进管内铁路货物运输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确保统计质量。

第二章统计范围和结算时间第八条货物运输统计范围是指在铁路营业线、临时营业线上的车站承运并填制货票,使用运用车(包括企业自备及租用车)运送的一切货物,包括:一、自站办理承运的货物。

二、口岸站由境外接运的货物。

三、不同轨距倒装站,由不同轨距倒装的货物。

第九条下列运输不在货物运输统计范围之内:铁路专用线、不办理公共营业的专用铁路及在建线内部运送的货物。

按轴公里计费,挂运或自行的铁道机车、车辆及轨道机械。

第十条货物运输统计结算时间为18点。

第十一条企业间直通资料交换以及报表报铁道部时间按照后列各条款规定的具体时间进行,遇法定假日根据需要安排顺延。

第三章统计项目和统计指标第十二条发、到站货物运输统计中的发、到站是指货票票据上记载的营业车站。

整车分卸货物的到站指票据上记载的最终到站;变更到站的货物,指货票丁联上的新到站;由境外接运或向境外移交的货物,指办理接运或移交的车站;不同轨距倒装的货物,指办理倒装作业的换装站。

第十三条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划分执行国家关于行政区域划分的统一规定,根据各营业站所隶属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划分进行统计。

计划单列市包括在所属省级行政区划内,另以其中数单独表示。

第十四条货物品类货物品类根据货物运输单据中所记载的货物名称,按铁道部颁发的《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及代码表》(简称分类表)查定。

如分类表中未列入该货物名称时,可在《铁路货物运输品名检查表》(简称检查表)中查定。

一张货票记载数种品名时,按其重量最多的货物确定,如只有一个重量时按第一个品名确定。

以零担方式承运的货物,不论实际为何种品名,均按“零担”货物品类统计。

以集装箱方式承运的货物,不论实际为何种品名,均按“集装箱”货物品类统计。

第十五条货车车种货车车种分类按照《铁路货车统计规则》规定,根据基本记号确定,分类表以外的车辆按实际车型统计,国外车种比照国内车种统计。

第十六条集装箱箱型箱类集装箱箱型箱类按照铁道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货物经由货物经由分为货物运输经由和货物计费经由两种。

货物运输经由又分为“货物运输规定经由”和“违流货物运输经由”两种。

一、货物运输规定经由货物运输规定经由指按照铁道部有关文件规定组织的货物运输经由。

货物运输规定经由除以下规定外,均按最短经由确定。

(一)货票上注明运送经由的,按注明经由确定。

(二)对按铁道部《全国铁路车流特定径路》规定运输的货物,按特定径路确定。

(三)为了充分利用铁路线路能力,铁道部规定分流运输的货物,按规定径路确定。

(四)对按“五定”班列方式组织运输的货物,按其指定运输径路确定。

二、违流货物运输经由违反货物运输规定经由的运输为违流运输。

违流运输货物包括“有铁道部调度命令违流货物”和“无铁道部调度命令违流货物”两种。

“有铁道部调度命令违流货物”指临时以铁道部调度命令组织迂回运输的货物,其运输经由按铁道部调度命令指定的迂回径路确定。

“无铁道部调度命令违流货物”指既无铁道部调度命令也未按规定经由运输的货物,其运输经由按实际运输经由确定。

三、货物计费经由根据《铁路货物运价规则》及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八条货运里程一、货物运输里程。

货物运输里程即货物运送里程,是指货物发站与到站之间根据运输经由计算的里程。

所经线路里程按《货物运价里程表》查定。

轮渡按铁道部公布的实际里程确定。

二、货物计费里程。

货物计费里程是指货物发站与到站之间根据计费经由计算的里程。

所经线路里程按《货物运价里程表》查定。

第十九条分界站各国家铁路运输企业间分界站、国境分界站、国家铁路与合资铁路及地方铁路间的分界站,根据铁道部有关文电确定。

分界站的位置按《货物运价里程表》规定的里程确定。

根据统计需要,可将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与未设分界站的管内合资、地方铁路间的接轨站,设为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与管内合资、地方铁路的统计分界站,统计简称交接站。

第二十条运输种别一、运输种别是对货物运输过程按经由运输企业的范围进行分类。

包括:(一)管内运输,是指发到站均在本运输企业内,不经过其他运输企业所完成的运输。

(二)直通运输,是指经过两个及两个以上运输企业完成的运输。

直通运输又分为:1.输出:指发站在本运输企业,发往其他运输企业,或虽发往本运输企业,而在运输过程中需经由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输。

2.输入:发站属于其他运输企业,或虽属本运输企业,但在运输过程中需经由其他运输企业而到达本运输企业的运输。

3.通过:由相邻运输企业接入,通过本运输企业再移交相邻运输企业的运输。

二、当以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为统计对象时,将其与管内合资、地方铁路相互间的运输,视为管内运输。

三、合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划分运输种别时,将其作为独立的运输企业进行划分。

有特殊指明时除外。

第二十一条货物重量指标一、货物承运量:指铁路货运营业车站承运的货物重量(包括本站承运货物、入境货物、不同轨距倒装货物)。

1.铁路运输企业货物承运量=本运输企业内各营业站货物承运量之和=本运输企业管内货物承运量+输出货物承运量2.全国铁路货物承运量=国家铁路货物承运量+合资铁路货物承运量+地方铁路货物承运量3.省级行政区划货物承运量=省级行政区划辖区内各营业站货物承运量之和二、货物接运量:指从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接入到达及接入通过本铁路运输企业的货物量。

三、货物发送量:指铁路各营业站发送货物的重量。

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另一部分为国家铁路运输企业管内控股合资铁路货物发送量。

1.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承运量+管内非控股合资铁路、地方铁路运输企业承运经国家铁路运输企业分界站(或交接站)输出的货物量2.合资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合资铁路运输企业货物承运量3.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货物承运量+货物接运量4.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各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之和+各控股合资铁路货物发送量之和5.合资铁路货物发送量=各合资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之和6.地方铁路货物发送量=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发送量之和7.省级行政区划货物发送量=各铁路运输企业在相应省级行政区划辖区内的货物发送量之和8.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非控股合资铁路货物发送量+地方铁路货物发送量四、货物到达量:指铁路各营业站到达货物的重量。

1.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到达量=本运输企业内各营业站货物到达量之和2.合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到达量=本运输企业内各营业站货物到达量之和=管内货物承运量+输入货物量3.国家铁路货物到达量=各国家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到达量之和+各控股合资铁路货物到达量之和4.合资铁路货物到达量=各合资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到达量之和5.地方铁路货物到达量=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货物到达量之和6.省级行政区划货物到达量=各铁路运输企业在相应省级行政区划辖区内的货物到达量之和7.全国铁路货物到达量=国家铁路货物到达量+非控股合资铁路货物到达量+地方铁路货物到达量五、货物运送量:指铁路运输企业货物运输的总重量。

铁路运输企业货物运送量=管内货物重量+输出货物重量+输入货物重量+通过货物重量全国铁路货物运送量=全国铁路货物承运量=全国铁路货物到达量六、货物中转量:指铁路营业站或中转站完成中转作业的货物重量。

七、出入境货物量:(一)出境货物量:指由国内铁路营业站承运及口岸站本站承运由口岸站交出到境外铁路的货物重量。

(二)入境货物量:指由境外铁路接入的全部货物重量,包括由境外铁路接入后继续接运到内地的货物、接入后直接在口岸站办理交付及在口岸站终止国际联运手续的货物重量。

(三)过境货物量:指由境外铁路(或经港口)接入后按规定填制货票并通过国内运输又由另一口岸站(或经港口)交出境外(铁路)的货物重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