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存储的数据。
2、信息的本质属性:可识别性、可出理性、可检索性、可存储性。
3、信息、只是、数据的关系:信息不同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也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的信息结构,是个官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所以,信息比数据重要,知识又比信息更重要。
4、信息的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转换型、可伪性、寄载性、价值性、等级性、不完全性。
5、按信息加工深度分为一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信息、三次文献信息6、按信息来源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7、按信息记录内容可分为:经济信息、政务信息、文教信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军事信息...8、一次文献是指一切原始的信息:心得、记录、经验、消息9、二次文献信息是指对原始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目录、索引,易于存储、检索、传递、使用,有较高的使用价值10、三次文献信息,通过二次文献信息提供的线索,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而加工生成的第三层次的文献信息: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百科全书,是人类的结晶11、信息的表示形式主要有四种:数据、文本、声音、图像信息的功能12、信息的主要功能:信息是认识事物的媒介,信息是交流工具,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信息署决策的基础,信息是控制的灵魂【简答】13、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信息、唔知、能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信息是物质的普遍性而不是物质本身,它可以脱离唔知而独立存在,物质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信息不同于能量。
信息是物质的运动状态与方式,为能量则是物质做功的本领;能量转换遵循守恒定律,而信息转换不存在守衡现象;能量不能共享,而信息可以共享;能量为人类提供动力,而信息为人类提供知识与智慧。
联系: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三者都统一于物质,唔知是第一性的,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首先,物质是信息的资源,其次,信息与能量密不可分,最后,信息与物质、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总之,信息、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现代人类社会资源体系的三大支柱。
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
只有三者结合,才能使系统真正发挥其功能,朝着进步的方向演化14、信息的度量方法: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方法、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方法。
1)根据英文字符的ASCII码编码原理,每个字符占用1个字节,因此该书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为500*50*80=2*10^B~=2MB;2)P13信息资源的概念15、广义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由三部分构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冰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狭义信息资源);为某种母的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人/生产者);加工、处理的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
16、信息资源主要具有:潜在性、可塑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不均衡性、驾驭性、整体性等特征17、信息资源可划分为:广义信息资源、狭义信息资源、新型信息资源18、信息资源的度量方法:基于丰裕度的信息资源度量方法,基于信息能力指数的信息资源度量方法19、丰裕度是一种反映某区域(或某地区)信息资源的生产储备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度量指标。
摄R为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信息资源丰裕度,R1为该地区或国家基本信息资源生产能力,R2为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则:R=R1+R2【名】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20、信息资源组织包括两层含义:信息资源内容组织;信息资源人力组织21、信息资源组织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现代化原则22、信息资源组织的作用: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
23、信息资源管理(IRM)是基于信息资源的一种管理模式,他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对信息资源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可控制,以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经济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
24、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共享原则、系统原则、科学原则、安全原则25、信息资源的作用: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管理的新领域;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真正成为资源的必要条件;信息资源是对信息管理的重大突破信息元素的涵义25、信息元素/数据元素/数据项,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是一类信息的总称【单】26、信息元素命名的原则:修饰词-基本词-类别词【单】27、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实用性28、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29、线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特征作为分类的划分基础,逐次地分解称若干个层级类目,并编排成一个逐级展开、有层次的分类体系【名】3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就是采用:线分类法31、面分类法:是按分类度一项多个方面的属性与特征的异同来建立分类体系的32、混合分类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法信息编码方法33、信息编码是要将表示信息的符号体系转换成便于计算机和认识别与处理的另一种符号体系的过程34、信息代码的功能:信息的标识惟一、信息的标识统一、信息的标识有序、信息的标识明确、信息的标识简洁、信息标识的形式与信息内容的对应关系可以人为设定35、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惟一性、合理性、可扩展性、简洁性、可识别性、稳定性36、代码分的标准:按组成代码的符号形式来分;按组成代码的符号的含义和功能来分37、数字型代码的有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是排序很容易【单】38、代码按符号的含义分:无含义代码、有含义代码39、层次吗常用语现分类法【单】40、特征组合吗常用语面分类法(单)41、特征组合码讲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成若干个面。
每个面内的诸项属性或特征按其规律分别进行编码,面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与丛书关系【名】42、层次吗是按编码对象的从属曾关系为排列的一种代码。
【名】编码的校验43、信息复制过程中常发生的错误种类;误记、易位、双易、随机44、编码校验方法:算数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多】信息资源流概念45、信息资源的渠道大致可分为:非正式渠道、分时渠道【单】46、非正式渠道,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和目的地之间不存在作为“第三者”的控制者【单】信息源及用户信息需求分析47、信息源概念:个人信息源、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数据库信息源、组织机构信息源【多】48、人是信息的创造者,是最富活力的信息源49、个人信息源特点:及时性、新颖性、强化感知性、主观随意性、瞬时性50、实物信息源特点:直观性、真实性、隐蔽性、零散性51、文献信息源特点:系统性、稳定性、易用性、可控性、时滞性【多】52、组织机构信息源:权威性、垄断性用户信息需求分析53、作为用户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有信息需求、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
54、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55、人的具体需要是以一定客观现实为条件的;人的需要也可以在一定天减下转化为动机和行动56、用户的信息需求体现了人的需要,是有人的需要决定的57、人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是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做决定58、用户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和共同规律【简答】因素:我们大体可以把社会个体即用户的特征分为个人特征、组织特征和社会特征三大部分;用户的个人特征反映用户生理的、社会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又可分为先天特征和后天特征;用户的组织特征反映用户所从属的社会组织的数量及其性质,这些组织大致可分为职业组织,业余组织和社区组织等类型;用户的社会他正从宏观上反映用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共同规律: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面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集中性、用户信息需求的叠加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信息的采集59、信息采集的原则:主动、及时的原则;真实、可靠的原则;针对、适用的原则;系统、连续的原则;适度、经济的原则;计划、预见的原则60、以企业为例的信息采集的途径有:内部途径、外部途径61、内部途径有:管理监督部门、研究开发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葡萄藤”渠道、内部信息网络62、外部途径有:大众传播媒介、政府机关、社团组织、各种会议、个人关系、协作关系、用户和消费者、Internet63、信息有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公开信息与非公开信息64、P7165、问卷调查法步骤: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选取样本(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实施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结论66、访问交谈法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选择访谈对象、拟定访谈提纲、确定访谈相关事项、携带必要证件和资料)—实施阶段(接近技巧、沟通技巧、提问技巧、引导技巧、追问技巧、记录技巧)—整理阶段67、接近技巧:自然接近、有好接近、正面接近、隐蔽接近【多】信息整序68、信息整序的目的: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能成本【简答】69、信息整序的基本要求:信息内容有序化;信息流向明确化;信息流速适度化;信息数量精约化;信息质量最优化70、信息整序的方法信息整序活动包括:优化选择、确定标识、组织排序、改编重组。
优化选择的标准:相关性、可靠新个、先进性、适用性优化选择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引用摘录法、专家评估法确定标识的方法;数据项的确定、信息外表特征的加工、信息内容特征的加工组织排序的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字顺组织法、号码组织法、时空组织法、超文本组织法改编重组的方法:汇编法、摘录法、综述法71、选取数据项一般遵循的原则:完整性原则、标准化原则、方便性原则、低*余原则、灵活性原则信息的存储72、信息存储的三层含义:将所有采集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将这些信息载体,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应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信息存储的效率和利用水平73、信息存储的作用:在企业或组织需要信息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获取这些信息,并经过加工处理后为控制、管理与决策服务;存储的信息可以供企业或组织的全体人员共享,并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的历史性特点也要求讲信息予以保存,一边从同一事物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中分析、探讨该事物的发展规律、供管理决策时使用74、信息存储的介质:纸介质、缩微胶片、磁介质、光介质...75、信息存储发展历程:手工信息存储、文件方式的信息存储、数据库方式的信息存储、数据仓库方式的信息存储76、文件的物理结构的三种基本方式有:顺序、链式和随机77、文件的物理结构的表现形式:有顺序、索引和散列文件信息检索的内涵78、信息检索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要部分信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