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巴公路安保工程
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 工作依据
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云交规划()544号文件和交通运输部《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交公路发()182号,以下简称《办法》及部公路局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强全省“十二五”期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有效争取国家车购税专项资金补助。
对墨江县张巴公路(XJ11530822)36.510公里安保工程评估。
旨在经过运营阶段安全保障设施评价,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对安全有不利影响的地方,提出对策,提升公路行车安全水平,完善公路引导、诱导及安全防护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给项目在今后的运营和养护工作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评估工作主要参考了以下标准、规范及文件作为评价依据: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10)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
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 );
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细则(JTG/TD81- );
14)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1.2 评价内容及方法
1.2.1 评价内容
根据评价的要求,对墨江县张巴公路(XJ11530822)36.510公里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方案进行风险性评估及桥涵结构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对公路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路段,采用交通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并结合日常养护工作以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
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事故指标:近三年内末发生交通事故路段。
公路指标: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路侧险要路段等
其它因素:行人、自行车或环境等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的路段,如:平面交叉、过村庄路段、过城乡接合部路段、公路条件变化路段等。
1.2.2 评价方法
以《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的评价方法为基础,基于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方法,运用多年来积累的农村公路设计经验和新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思路,结合本项目的主要重点,力争得出全面有效的评价结果。
1.3 评价的工作程序
墨江县张巴公路(XJ11530822)是墨江县农村公路网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农村公路之一,该路线建成于1963年,全长36.510公里,路面为沥青路面1.1公里,泥结碎石路面35.410公里,公路等级为四级。
由于该路线山高坡陡、连续纵坡较大。
为尽可能提升公路行车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死亡率和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给项目在今后的运营和养护工作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墨江县的具体情况,墨江县交通运输局着手进行安全性评价工作,收集了竣工文件、交通事故等相关资料,召开工作会议,确定评价目的和内容,制定评价大纲,结合项目工程特点,进行研究评价分析,最终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并提交安全评价报告。
1.4主要评价结论
表1-1 主要评价结论及改进措施一览表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项目概况
墨江县墨江县张巴公路(XJ11530822)是墨江县农村公路网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县农村公路之一,该路线建成于1963年,全长36.510公里,路面为沥青路面、泥结碎石路面,公路等级为四级,路面宽度5.5米、4.5米,起点为通新路K53+OOO,止于南灵渡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