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渊源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渊源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9页
1.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重新捍卫凯恩 斯理论的一个流派
它以理性预期和非市场出清为假定,尝试 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 经济学结合起来,说明宏观总量的决定与 波动,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20页
Y*
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8页
1.2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三): 交易方程与总需求曲线的确定
P
M—货币供给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总水平
y—真实国民收入
AD MVPy (费雪方程或交易方程) 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9页
1.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四): 总供求均衡决定总产量与价格总水平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4页
1.5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货币主义
发源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 学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帕金等 基本主张
从货币理论出发考察宏观总量的变动
1) 货币存量变动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2) 市场机制会自动发挥作用 3) 反 对 凯 恩 斯 主 义 的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 特
理论的综合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3页
1.4 新古典综合派:基本内容
1) 以马歇尔理论为主的微观经济学 2) 以凯恩斯理论为核心,利用IS-LM分析 说明经济的总需求 3) 以货币工资拒下刚性说明向上倾斜的总 供给 4) 以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说明经济增长 5) 以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价格调整和通货膨 胀
P AD AS
P0 y*
① 总供给总是处 于充分就业水 平上
② 总需求不会影 响总产量,只 影响价格水平。
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0页
1.2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五): 储蓄等于投资
rI r0
S
① 储蓄与利率同向变化
② 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化
③ 利率的自发波动使储 蓄与投资处于均衡, 从而使总需求等于总 供给。
间的争议(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表达) 6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达成的共识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3页
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1.1 各流派概览 1.2 古典宏观经济学 1.3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4 新古典综合派 1.5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 预期学派 1.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
S0=I0
S,I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1页
1.3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需求不足:三大基本心理定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需求创造供给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2页
1.4 新古典综合派
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的追随 者们创立。
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传统的微观经济
N*
NS
① 劳动供求都决定于真 实工资
② 对任意价格水平,货
币工资的自发波动使
真实工资处于均衡水 平
③ 均衡劳动量就是充分 就业量
④ 价格对就业量不影响
基本观点(二):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无关(货币只起中介作用)
P
AS
总产量就是 充分就业下 的产量,而 价格水平不 影响就业量。
巴罗等 基本主张:从理性预期和经济人假设
出发指出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 问题,进而否定其政策的有效性。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7页
1.5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 期学派的命运
三个流派的命运
理性预期学派的名称逐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所代替
货币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以不同方式进入凯 恩斯理论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渊源 ——争论与共识
宏观经济模型(货币流程)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Y核算 AD分析
IS=LM:国内财政 IS=LM=BP(蒙代尔-弗莱明):
政策与货币政策
开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AS分析
IS分析
失业与
通胀 要
素 收 入
家庭
部门
消 费 支 出
菲利普斯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曲线与流
派之争
凯恩斯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 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
核心:萨伊定律
1)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 2) 货币只起中介作用 3) 工资、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6页
1.2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一):
完全伸缩性意味着劳动市场总能处于充分就业的 均衡状态
w/P Nd
w ( P )0
销
售
要
收
素
入
支
Y的长 出
期决定
厂商
部门
LM分析
BP分析
储 蓄
资本市场
投 资
居转
货 币 发 行
转 直移 接支 税付
关税
民 进 口
移 支 付
政府部门
世界市场
公 债
进口
发 行
间 接 税
政 府 购 买
出 口
资 本 往
来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2页
主要内容
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货币主义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4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5总供给曲线与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
供给学派由于缺乏一致的理论体系,而且更 多地侧重政策分析,因而除了其注重供给的 基本思想被经济增长理论吸收之外,在美国 里根政府改变政策后逐渐被人遗忘。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8页
1.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理性预期学派更 广泛的名称
它以批判凯恩斯主义起家,以理性预期和 市场出清为基本假定,分析宏观经济总量 的决定和波动。
别是财政政策。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5页
1.5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产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 代表人物:拉弗、罗伯茨、吉尔德等 基本主张:重新肯定萨伊定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16页
1.5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产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
2 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 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1 新货币数量论 货币主义的两 2.2 自然率假说 个理论基础 2.3 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2.4 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5 货币主义的有关结论及评价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4页
1.1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概览
古 典 宏 观 经 济 学
凯 恩 斯 宏 观 经 济 学
1936年
新新
新 古 典 综 合 派
理供货 性给币 预学主 期派义 学 派
古凯 典恩 宏斯 观主 经义 济经 学济
学
1970年代
1980年代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章 第5页
1.2 古典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