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亲情类的作文加评语

有关亲情类的作文加评语

有关亲情类的作文加评语
亲情,一个永恒的主题。

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谱写着我们多彩的人生。

透过那扇历史的窗户,我窥视,我看到了亲情,看到了那一幕幕关于过去、现在和未
来的故事。

百余年前,雷雨交加,倾盆大雨,肆虐的狂风扑向载着孩子的小船,孩子和岸上的母
亲撕心裂肺地哭喊,却无济于事,就这样骨肉分离了,而风在呼啸,它冷笑着看着这一幕,嘲笑瘦弱的母亲不能改变骨肉离散的命运。

我不仅看到了这幕百年的悲剧,窗户的那端,
我又看到骨肉分离日子里天各一方的思念。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但相隔千里万里,也隔
不断母子的思念。

是啊,亲情怎能被距离和时间冲淡!漫漫长夜里,渔船上点亮了盏盏渔灯,透过这微微的火光,儿子似乎看到了母亲含泪守望时瘦弱的身影。

“母亲”,我伟大
的母亲,我一定要回到您的身边!“希望”让儿子坚信黑暗终有一天会被光明的太阳驱散,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渔船驶入了生养他的港湾,母子泣涕涟涟,激动万分,此
时历史的窗户静静地看着,它感到骄傲,为那母亲,也为儿子。

它铭记着那一刻的喜悦和
泪水。

然而我发现母亲在这份喜悦下还藏着一丝的抑郁。

原来母亲还有一个儿子,他的名字
叫台湾,台湾与母亲虽只是一峡之隔,但也没能投入母亲的怀抱。

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无奈。

历史的窗户旁一棵快要枯死的树上,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哭喊着:“妈,我想回家,回家……”小鸟的哭喊使听到的万物心痛。

啊,我看到了,受伤的小鸟的妈妈飞来救它的孩子,小鸟妈妈为找小鸟已经飞得很累了,但此刻她没有停歇,而是忙着为小鸟治伤,为小
鸟觅来食物。

终于小鸟的伤全愈了,同母亲在空中一起飞翔,再看看周围:老枯树在雨水
的滋润下又抽出了新芽。

风清,云静,天蓝,草绿。

因为亲情在,世界变得精彩;因为亲情在,母与子必将团聚。

【评语】习作开头直入主题,吸引了读者,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


作者巧妙地将亲情的范围扩大,用母子的情怀解读祖国对澳门香港回归的激动,用这份喜
悦下还藏着一丝的抑郁隐喻对台湾回归的期盼。

习作语言缠绵委婉含蓄,读来感人至深。

有人说,亲情,友情,爱情,最珍贵的是亲情,不论多刻骨铭心的爱情,多同甘共苦
的友情,随着岁月的逝去都会转化为亲情。

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无法改变,无
法替代。

前些日子,我在公交车站等车,突然传来了几声衰老的哀求声,沙哑的,缓慢的,令
人不由得心一紧。

我停下看书,抬头向声音的来源望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老人和一个中
年男子,他们正在和我身边的人乞讨。

老人的头发花白,十分杂乱,黄褐色的皮肤上尽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她穿着一件深蓝
色的毛线衫,很脏,有很多小洞,黑色的布裤上也有大大小小的补丁。

他的手上拎着一只
白色的塑料袋,塑料袋里是一只白色的塑料碗,碗里是几个包子。

那个男人仿佛有些智力障碍,并且眼睛看不见。

他的头发和老人一样的苍白凌乱,他
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一只手紧紧地掰住老人的肩,一只手拿着一个铁碗,碗里是大小
不一的钱币,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的脚往外翻着,根本不能走路。

老人带着身后的男人步履蹒跚的走着,男人也不停地摇着铁碗,发出硬币碰撞的声音,这样持续了好久,不变的是硬币的声音和男人放在老人肩上的手。

有几个人在铁碗里放进了几个硬币,但大多数人则从口袋里掏出耳机,戴在耳朵上,
装作没有听见老人的哀求声。

突然,男人像意识到好久没人往铁碗里扔钱了,变得不安起来,老实的脸上露出一丝焦虑,嘴里发出“恩恩”的声音。

老人察觉到了,老人无论怎么
安慰都没有用,我原以为老人的脸上会有烦躁的表情,但没想到的是,老人一只手拍着男
人的背,一只手轻轻从碗里捏起两个硬币,然后重重的往碗里丢进去,用温柔的声音对男
人说:“听,有人给我们钱了!”。

我的双眼湿润了,从口袋里拿出我的早饭钱,放入铁碗里,男人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
笑老人也笑了。

他们一定是亲人!
他们的亲情,使他们可以相依为命,男人一定很幸福,因为他有一个可以照顾他的人。

老人也一定很幸福,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她用一生去照顾的人。

【评语】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叙述了在公交车站等车,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
的老人,带着一个身有残疾的男人乞讨的过程,使作者感悟到了:母子间的亲情,是血溶
于水的,是无法替代的。

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情感真挚,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你们牵住我的双手,我们就一起走过十六个春夏的幸福。

——题记
左手·深沉
六月天的光景,父亲总陪伴幼小的我坐在窗前,点亮一盏灯,我们一起等待暮色降临。

父亲总用紫砂壶泡一壶菊花茶,袅袅蒸腾的水汽里有黄晕的灯光,映着我的脸颊。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
老的诗篇。

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
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然。

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
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依然记得那些一起走过的夏夜里,父亲的声音,犹如蛰伏着的最温暖的海,又似轻轻
漾动的晨风,一字一句,饱含对女儿深沉的挚爱。

右手·温暖
阳光很好,我坐在阳台上的藤椅里,看母亲幸福地忙碌。

风里氤氲着金色的清香,母亲用拍子轻轻拍打着晾晒的被子,便有好听的声音一遍遍
地响起。

浮尘即是调皮的精灵,在空气里轻盈地飞舞。

我于是化作慵懒的猫,浸没在这金
色里,给母亲讲述一周的学校生活。

每讲到好玩处,母亲便毫不吝啬地笑起来,她沐浴在
闪闪烁烁的流光里,盈盈地笑,翠玉的镯子上有莹莹的光。

在如水一样澄澈的早晨里,我
恍惚觉得母亲是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总拥有那么多温暖的魔法。

一起走过的清晨里,总有满世界的阳光,母亲的笑是流淌在我心间的诗意,永远不会
厌倦的温暖。

远方·幸福
“你在,就心安。

”想起丁立梅的这句充满温情的话。

时光荏苒,我们仨就这样手牵手,一起走过无数时光。

也曾有风雨,但我们紧紧依傍,便会有幸福的阳光。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
与暖,一直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

父亲、母亲,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上,每一朵花都开放着“家”的真谛。

愿幸福长相伴,愿时光不老去。

【评语】这是一幅充满灵动之气的亲情图,其中氤氲着浓浓的甜蜜与温暖。

左手间父
亲深沉的挚爱,右手间母亲永不厌倦的温暖,让“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与暖,
一直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直抒胸臆,让读者领悟到“家”的真谛。

全文由三个片段组成,结构清晰明了。

读时,让人感叹于敏捷的思维、奇异的比喻、真挚的感情,如此文章应该得益于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细腻的情感体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