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好的标题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也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概况、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并成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其阅读兴趣。
但正因如此,为了博人眼球、增加卖点,一些人玩起了文字游戏,使得“标题党”大量存在。
他们歪曲甚至捏造新闻内容,制作出看似引人注意的新闻标题,而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读者的欺骗,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种现象的存在,为新闻的编写和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新闻的作用和价值。
四、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
正是因为新闻标题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使得它的拟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拟定新闻标题不仅是一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那么,应该如何制作新闻标题才能够突出它的作用,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做到信达雅”,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采,而用这一点来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十分贴切的,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同样也要做到“信达雅”。
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真实准确,反映实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挥其传递信息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标题作为新闻传神达意的工具,更应该确保真实可信,反映实际。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能够准确传达真实信息,做到忠于事实,忠于读者。
任何脱离或者歪曲新闻事实而胡编乱造的标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阅读造成理解偏差,不利于社会信息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也会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拟定出真实可信的新闻标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讲求分寸、合乎逻辑、符合政策、尊重科学的原则,在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真实准确的新闻标题,
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二)简洁明了,切中主题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人们
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越来越快餐化,对新闻的阅
读也更加趋向于是对新闻标题的阅读。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标题作为新
闻的浓缩和精髓,就必须做到简洁明了,切中主题,使读者能够一目了
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
这就要求新闻标题的字数首先必
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次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句式不能过于
复杂,与此同时,也应严格遵守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使之具有逻辑性。
相反,过于冗长繁琐的新闻标题反而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新闻的
精华丧失吸引力,失去其原本应该具有的生命力和作用。
(三)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一则新闻如果想要取悦于读者,首先它的标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除了真实准确,简洁明了之外,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还应该做到形象
生动,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
而出。
例如,在拟制新闻标题时,可以巧用比喻、比拟、双关、对比等
多种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标题产生丰富的蕴涵
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标题中妙用一些诙谐幽默的
语言或者是近段时间流行的网络用语,这样不仅通俗风趣、赏心悦目,
而且贴近生活、回味悠长。
但前提是一定要在新闻标题中采用积极向上
的正面语言,为广大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阅读氛围。
(四)语言优美,内涵精深
其实,新闻标题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无形中也起到了一种“文化表达”的作用,因此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不仅要明亮传神,还要有灵性。
在当今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向导,应该通过
不断提升新闻本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率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搭建平
台,而这些在新闻标题中也应当有所体现。
例如,可以在标题中借用一些家喻户晓的古典诗文、俗语和典故,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起来,增加其文采。
此外,也可以锤炼字词,使标题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节奏感。
但前提是一定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不要为了一味地提高文学性而使标题变得晦涩难懂,这样不仅不利于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也对双方的情感互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应当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升文化内涵,增加美感,真正使新闻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新闻标题不是信手拈来,它的每次产生都是新闻工作者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之后的结果,这也正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首先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美化,使标题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内涵精深,从而充分发挥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实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1] 张少华,钟庆伦.报纸新闻标题中的文化负载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 王艳彬.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
[3] 余昕莹.如何避免网络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滥用[J].新闻世界,2012(07)
[4] 程鹏.新闻标题要做到“信、达、雅”[J].新闻爱好者,2012(11)
[5] 陈安源.擦亮新闻的眼睛——社会新闻标题制作要讲“四化”[J].
新闻世界,2012(07)
[6] 张志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
[7]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