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一专升本试卷及其参考答案试卷一(总分150分)(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电子技术基础试卷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用万用表的R ×100档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阻值为500Ω,若改用R ×1k 档,测量同一二极管,则其正向电阻值( )a. 增加b. 不变c. 减小d. 不能确定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2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a. 处于放大区域b. 处于饱和区域c. 处于截止区域d. 已损坏图23. 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6V ,当接入2k Ω负载后,其输出电压降为4V ,这表明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a. 10k Ωb. 2k Ωc. 1k Ωd. 0.5k Ω 4. 某放大电路图4所示.设V CC >>V BE,L CEO ≈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图45. 图5所示电路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L R '=R D //R L ,则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a.Lm R g ' b.s m Lm 1R g R g +'-C.L m R g '- d.m L /g R '-图56. 图5中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为( )a. R g +(R g1//R g2)b. R g //(R g1+R g2)c. R g //R g1//R g2d.[R g +(R g1//R g2)]//(1+g m )R S7. 直流负反馈是指( ) a. 存在于RC 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8.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9. 在图9所示电路中,A 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 a. -2.5V b. -5V c. -6.5V d. -7.5V图910. 在图10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则差模输入电压△υid 为( )a. 10mVb. 20mVc. 70mVd. 140mV图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 11.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下列参数变化趋势为:电流放大系数β ,反向饱和电流I CBO ,I B 不变时,发射结正向电压V BE 。
12.某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2所示。
由图可知,该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Vm A = 倍。
上限截止频率f H = Hz ,下限截止频率f L = Hz 。
图1213.在图12中,当信号频率恰好为f H 或f L 时,实际电压增益为 dB 。
14.串联负反馈只有在信号源内阻 时,其反馈效果才显著,并联负反馈只有在信号源内阻 时,其反馈效果才显著。
15.设输入信号为I v ,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运放两个输入端的共模信号≈IC v 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相比,反相输入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 。
16.图16中各电路的交流反馈类型和极性(反馈组态)分别为:图(a )为 反馈,图(b )为 反馈,图(c )为 反馈。
图1617.试决定下列情况应选用的滤波器类型。
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500Hz 时,宜选用 滤波器;当希望抑制50Hz 交流电源的干扰时,宜选用 滤波器;当希望抑制1kHz 以下的信号时,宜选用 滤波器。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4分) 18.(本题满分10分) 图18所示电路中,100=β,V BE =0.6V ,r bb’=100Ω,试求:(1)静态工作点;(2)中频段的i o /V V A V &&&=;(3)输入电阻R i 及输出电阻R o ;(4)中频段的s o /V V A VS &&&=图1819.(本题满分9分)两级放大电路如图19所示.设两个三极管的。
、r 、r 、be be 已知2121ββ (1)指出T 1和T 2各属何种组态 (2)画出中频区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图; (3)写出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的计算公式;(4)写出电压增益i o /V V A V &&&=和s o /V V A VS &&&=的表达式。
图1920.(本题满分8分) 电路如图20所示 (1)指出电路中级间交流反馈的类型和极性(反馈组态);(2)设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估算电压增益s o /V V A VS &&&=。
图2021.(本题满分7分)电路如图21所示.设A 1~A 3为理想运放,υi 为正弦波,其周期T =lms,当t =0时,υo3为0V ,试定性画出υ01. υ02. υ03的波形(只需画一个周期)图2122.(本题满分9分)设图22所示电路中,A 1、A 2、A 3均为理想运放。
(1) A 1、A 2、A 3分别组成何种基本运算电路; (2)列出υo1、υo2、υo3的表达式.图2223.(本题满分8分)图23所示电路中,T 1、T 2特性对称,A 为理想运放。
(1) 判断级间反馈类型和极性(反馈组态);(2)设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已知△υ1=500mV,近似估算A V F =△0υ/△1υ和△0υ的值。
图2324.(本题满分6分)OCL 功放电路如图24所示,输入电压为正弦波,T 1、T 2的特性完全对称。
(1) 动态时,若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 (2) 设三极管饱和压降约为0V 。
若希望在负载Ω=8L R 的喇叭上得到9W 的信号功率输出,则电源电压V CC 值至少应取多少?图2425.(本题满分9分)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25所示,设A 为理想运放,求: (1)流过稳压管的电流I Z =? (2)输出电压V o =?(3)若将R 3改为Ωk 5.2~0可变电阻,则最小输出电压V omin 及最大输出电压V omax 的值各为多少?图25 图2626.(本题满分8分)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26所示,A 为理想运放, (1) 请标出A 的同相端“+”和反本端“-”; (2) 若电路起振,估算振荡频率?0=f(3) 为稳幅的需要,非线性电阻R t ,应具有正温度系数还是负温度系数?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b5.c6.a7.c8.b9.a 10.b二、填空题11.增大,增大,减小 12.100,2×106,2013.3714.很小,很大 15.0,I v ,较小16.电流串联负,电流并联负,电压并联负 17.低通,带阻,高通 三、分析计算题18. (1) V48.2100333310b2b1b2CC B =+⨯=+⋅≈R R R V VmA94.08.12.06.048.2e F BE B E C =+-=+-=≈R R V V I IμA94CB ≈=βI IV 3.5594.010)(e R c C CC CE =⨯--=++-≈R R R I V V(2) Ω≈⨯+=++='k 9.294.02610110026)1(E b b be I r r β F be L C F be Lio )(1r )//()(1r R R R R R V V A V ββββ++-=++'-==&&& 5.62.01019.25.1100-≈⨯+⨯-=(3) Ω≈++=k 12])1(//[//F be b2b1i R r R R R βΩ=≈k 3c o R R (4) 9.4s i i s o VS -≈+⋅==R R R A V V A V &&&&19.(1) T 1——共集(射集输出器) T 2——共射(2) 画出中频区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A19所示。
图A19(3) )]//////)(1(//[be2b22b211e 1be1b1i r R R R r R R β++=c2o R R ≈ (4) 21i o V V V A A V V A &&&&&⋅== 1)1()1(e11be1e11i o11≈'++'+==R r R V V A V ββ&&&,be2b22b21e1e1//////r R R R R ='be2L c22o1o 2)//(r R R V V A V β-==&&&i s i so R R R A V V A V Vs +==&&&&20.(1) 电压串联负反馈(2) 20e1e1f i o F =+≈=R R R V V A V &&&21. 定性画出o1υ、o2υ、及o3υ的波形如图A21所示。
图A2122. (1) A 1——同相比例运算电路A 2——反相求和电路 A 3——差分运算电路(或减法电路) (2) 11o13υυ=)(1312o2υυυ+-=)23(2)(50100131211o1o2o3υυυυυυ++-=-=23. (1) 电压并联负反馈(2) V510F 1o bf 1o F -≈∆=∆-=-≈∆∆=V V A R RA v v v v 24. (1) 增大R 2。
(2) 由L 2cc2R V p o =,得V 12V 9822O L CC =⨯⨯==P R V ,即V CC 至少取12V 。
25. (1)流过稳压管的电流 mA111028303Z =⨯-=I(2)输出电压 V16V 828232o =⨯=⋅+=R R R V(3)当R 3=0时,V omin =8V当,k 5.23时Ω=RV 288232omax =⋅+=R R R V即V o 的最小值为8V ,最大值为28V 26. (1) 图11.1.16中运放的上端为“+”,下端为“-”。
(2) 电路的振荡频率 HZ995210≈=RC f π (3) R t 应具有负温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