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200字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200字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200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那么,下面是给你介绍的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2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周至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培训我认真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听了都各位专家的心理健康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怎样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和为学生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让我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也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足够信心和力量。

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终于懂得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要比他拥有的知识更重要。

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从人格到认知、意志、情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决定意义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健康的心理应成为教师新的追求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没有好的模具,不可能有好的产品。

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社会的要求,也应成为教师新的追求。

教师有健康的心理,就能有模范的教育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魅力。

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

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一是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是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是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是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是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通过专家讲座,我又查看许多有关资料,学到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我想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对教师的不同期待。

2、教师要学会分配情感、精力和时间,扮演好各种角色,学会角色转换,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选择主要的角色来担当。

如:在课堂,教师需要保持一定的权威;课后,教师就要扮演学生的朋友的角色。

3、融入社会,广交朋友,多与家长、学生及社会人士沟通、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具体工作,并理解教师的工作。

4、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的重负关心、爱护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陶冶情操;培养多种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台湾文人林清玄说:“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与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与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与下人比较,使我们骄傲。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人都选失了自我,屏蔽了自己的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每个人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轻视他人。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所以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也不必活在“应该”和自我谴责当中,更不要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要让自己扬长补短,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没有更好的自己,只有当下如实的自己。

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也就是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努力使理想自我的内容符合现实自我所能作出努力的程度。

工作中,我们要制定适当的目标,尽可能使自己的目标与现实接近;同时还要改变思维方式中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这实际就是一种认知改变的过程,一种接纳自我的途径。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

充当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育人。

要做到真正的“教师育人”,我们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心理,一颗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

孩子最亲近的人是他们的父母,对父母爱的需要是人生中最强烈、最持久的一种情感,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生活在和谐家庭里的孩子,在父母的爱护和关怀下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乐观、活泼、无忧无虑,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什么总有那么一群孩子,或敏感偏激,或沮丧畏惧,或孤僻自卑,或敌视权威,逆反心理特别强,或学习困难。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有问题的孩子,就有有问题的父母”。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往往在这些孩子的家庭中发现问题的所在。

父母离异、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等因素在影响着这些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

人格是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个体心理倾向和各个方面的特征。

皮亚杰说:“人格的形成受到对价值一贯性和组织性的追求所支配,从而防止内部的冲突。

”正是由于强烈的、持久的、在意识层面上无法排解的内心冲突,导致了人格的扭曲和心理上的障碍,儿童人格个性特征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成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

有问题的家庭现状、有问题的父母教育方式,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都要做过细的研讨和分析,千方百计地做好每一次培训。

今年要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要求培训的学员,每人交一份作业或论文,主要是问题教师和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和教育策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做好基础工作。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点缀品。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或者是学校各项教育的配角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我觉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贯彻在每一个教育措施,每一门学科,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教育”。

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良好的品格修养、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人们如何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活动中去。

学会平静面对。

感受真实的情感,感受真实的自我。

要用真实的自我,感染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我,欣赏自我,在自我赏识的环境下生活,成长。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200字篇二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

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

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