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及仪表》补充习题与答案1. 某物料加热后与添加料混合,工艺要求混合时物料温度θo 稳定,工艺采用改变换热器蒸汽流量Qs 来稳定罐内温度θo 。
影响θo 的因素有:阀前蒸汽压力Ps ,冷物料流量Qi 和温度θi ,环境温度θc 等。
1)画出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2)指出该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被控对象及扰动; 3)若蒸汽阀前压力Ps 突然变大时,简述该系统的控制过程。
解:换热器混合罐TCTT冷物料添加剂出料θiQ iQ s P sθc热物料1)略2)罐内温度θo ;蒸汽流量Qs ;混合罐;阀前蒸汽压力Ps ,冷物料流量Qi 和温度θi ,环境温度θc3)Ps ↑→Qs ↑→θo ↑→ e ↑→ Qs ↓2. 图a 为流量控制系统,主要克服阀前压力P1波动来稳定流量Q1 。
图b 是储槽液位控制系统,主要克服Q2流量变化的扰动,保持液位稳定。
1)指出两图中的各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被控过程及主要扰动; 2)若采用图a 系统来控制液位,试比较与图b 系统的不同点。
FT FCQ 1Q 2 LT hP 1Q 1Q 2LThP 1LC图a 图b解:1)图a :Q1;Q1;管道;P1图b :h ;Q1;储液槽;Q1、Q22)前馈a :开环控制,控制及时 b :闭环控制,控制不及时 3.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定值是30℃)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别求出衰减比、最大偏差、余差、回复时间。
∞△ 3035457572025t/minT/10515解:1)n='B B =35453575--=4 2)|e max |=|B+C |=B-r=75-30=453)e (∞)=r-y (∞)=30-35=-5 4)估测:32min4. 已知某换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温度θ,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Q 。
在蒸汽流量作阶跃变化时,出口温度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该过程通常可以近似作为一阶滞后环节来处理。
试估算该控制通道的特性参数K 、T 、τ。
Q(kg/h)0t(min)t(min)012344043θ(℃)解:1)放大系数q c(0)-) c( 100-11040-43=2)时间常数T=3)纯滞后τ=1min5. 如果用K 热电偶测量温度,其仪表指示值是600℃,而冷端温度是65℃,则实际温度是665℃,对不对?若不对,正确值应为多少,为什么? 解答:不对。
因为E(θ)=E(θ,θ0)+E(θ0,0)所以600=535+65 正确温度应为535℃6. 何谓变送器零点调整、零点迁移和量程调整,试举一例说明之。
7. 热电偶配接温度变送器测温时,为什么除了要确定测量温度的范围外,还需确定分度号?若电动Ⅱ型温度变送器量程为0~150℃,当介质为90℃时,该变送器的输出为多少mA ?若采用电动Ⅲ型温度变送器,量程和介质温度同上,则变送器的输出又为多少mA ? (设ΔI ∝Δθ)解:1)每一个分度号与一个热电偶一一对应。
2)0-1500-90×(10-0)+0=6mA(电动Ⅱ型0~10mA)3)0-1500-90×(20-4)+4=(电动Ⅲ型4~20mA) 8. 某一标尺为0~5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过校验,其刻度标尺各点的测量结果值为:被校表读数(℃) 0 100 200 300 400 500 标准表读数(℃) 0103 198 303 406 4951)求出仪表最大绝对误差值;2)确定仪表的允许误差及精度等级;3)仪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重新校验时,仪表最大绝对误差为±8℃,问该仪表是否还符合出厂时的精度等级? 解:1)△max =406-400=6℃2)δmax =%100×)-(±-0标尺下限标尺上限X X =%100×0-500)400-406(±=±%因此精度等级为3)δmax =%100×)-(±-0标尺下限标尺上限X X =%100×0-5008±=±%>±%∴不符合出厂时的精度等级 10. 现欲测往复泵出口压力(约),工艺要求± Mpa ,就地指示。
可供选择的弹簧管压力表的精度为:, , , 级,量程为0~, 0~, 0~ Mpa 。
试选择压力表的精度和量程。
解:往复泵出口压力波动较大 mpa 8.1=23×2.1 选量程为0~。
同时 >×31 δmax %2=%100×0-5.205.0±≤∴精度选级11. 热电偶与电子电位差计配套测温应注意什么问题?热电阻与电子自动平衡电桥配套测温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①参比端温度补偿②补偿导线正负不能反接③分度号与电子电位差计分度号一致④热电偶参比端要与补偿电阻感受相同温度2)①采用三线制接法,消除环境温度造成导线电阻变化对测量的影响②两者分度号一致12. 热电偶与数字式显示仪表测温线路如图所示。
这种接法是否正确?为什么?θ1θ2现场控制室数显仪表答:不对。
普通铜导线换成补偿导线。
14. 用差压变送器与孔板配套测量过热蒸汽流量,仪表按P ’=3MPa (表压),θ’=400℃的工作状态标定。
现过热蒸汽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
若P=,θ=380℃,则当仪表示值为6000kg/h 时,实际流量为多少?(设ρ∝P/T ,P :绝对压力,T :绝对温度)解:04742.1=)15.273+400/()101325+300000()15.273+380/()101325+3200000(=T /P T /P =ρρC c c c =qm q m =C qm ×q v ’=×6000=h15. 常用的流量计有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特点?16. 常用的压力、液位检测元件有哪些?17. 用差压变送器测量如图所示敞口储槽液位。
已知被测介质密度ρ=900kg/m 3,液位高度量程为0~1m ,静液柱高度Ho=。
1)应该采用正迁移还是负迁移?迁移量是多少? 2)确定变送器量程及应调整的量程范围。
3)当储槽液位h 是时,变送器(气动)的输出为多少?h通大气H 0+-18. 什么是控制阀理想流量特性?控制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几种? 答:控制阀的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得到的流量特性。
线性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
19. 为什么气动执行器在工业现场用得最多?电气阀门定位器又有何作用?答:安全防爆。
电气转换,阀门定位(改善阀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流量特性,用于分程控制,用于阀门的反向动作)。
20. 说明P 、PI 、PD 、PID 控制规律的特点以及这几种控制规律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答: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21. 说明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的改变对过渡过程有何影响。
答:比例度越大越稳定,越小越震荡;积分时间越大越稳定,越小越震荡,微分时间过大过小都会剧烈震荡。
22. 某比例调节器输入信号为4~20mA, 输出信号为1~5V , 当比例度δ为60%时,输入变化6 mA 所引起的输出变化量是多少?解:minmax minmax z -z u -u u Δe =δ4-201-5u Δ6=%60v 5.2=u Δ23. 某控制系统采用PI 控制规律,若整定参数过渡过程的曲线如下图。
试判定应如何改变参数δ或Ti ,并简述理由。
t yyttδ↑或Ti ↑ δ↓或Ti ↓ δ↓或Ti ↓24. 已知某夹套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反应大量放热。
要求控制温度为50℃,在供气中断时保证冷却。
1)选择合适的检测元件及变送器;2)选择调节阀的气开、气关特性并说明理由; 3)确定调节器正、反作用并说明理由。
TTTC冷却水答:1)铜电阻,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2)气关3)正作用 T ↑→e ↑→u ↑→q ↑→Q ↑ 正作用25. 数字式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各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什么叫组态?26.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有何主要特点?如何选用PLC ?27. 简述DCS 、FCS 系统特点。
28. 为保证精馏塔提馏段重组分产品质量,拟采用以再沸器热蒸汽流量为副变量、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为主变量的串级控制方案,工艺要求在供气中断时切断热源,试: 1)确定调节阀气开、气关特性; 2)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3)画出控制系统方块图;4)简单说明流量副回路的主要作用。
TTTC提馏段再沸器FTFC 蒸汽B答:1)气开2)主:反;副:反3)4)克服蒸汽流量波动 29. 生产聚乙烯醇时,要求聚醋酸乙烯与氢氧化钠以一定比例混合。
现采用单闭环控制系统,主动量(Q1)是聚醋酸乙烯,从动量(Q2)是氢氧化钠。
正常生产时, Q1=7M 3/h, Q2=h,且Q1m=10M 3/h, Q2m=h 。
若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测量流量,试确定用开方器和不用开方器时,仪表设置的比值系数K 各为多少?当用开方器时,电动III 型调节器FC 设定值约为多少?解:用开方器19.1=10/73.0/25.0=Q /Q Q /Q =K max 21max 22不用开方器42.1=19.1=)10/73.0/25.0(=)Q /Q Q /Q (=K 222max 21max 22 m A 3.17=4+)4-20(×3.025.0=4+)4-20(×m ax 2Q 2Q =y2=r2 30. 下图为某加热炉控制系统,原料油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
1)这是什么控制系统?它对什么扰动的克服能力最强?为什么?2)若要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可对系统如何改进?画出控制流程图并简述理由。
TT TC FTFY原料油加热炉燃料+答:1)前馈加反馈控制系统;原料油流量 2)串级控制系统,出料加温检、温控 31. 均匀控制系统与简单控制系统有何区别?答:结构相同,控制目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控制规律选择和参数整定上。
32. 分程控制系统一般是如何实施的?应用在什么场合?答:一个控制器的输出同时送往多个执行器,各执行器的工作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