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自读课本第一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四面楚歌→歌舞升平→平心静气→气喘如牛→牛郎织女→女中丈夫(与上册重)成语释义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歌舞升平唱歌跳舞,庆祝太平。
多形容太平盛世,有时也指粉饰太平。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牛郎织女神话中的人物。
现多用“牛郎织女”比喻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
女中丈夫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成语小练习一、选成语填空。
⒈他急匆匆地跑进来,( )地说:“这件事太令人气愤了!”⒉遇事不要急躁,应该( )地商量解决。
⒊她做事雷厉风行,真是( )。
⒋姑姑一人在家带着孩子,姑父常年在北京,他们过着( )般的生活。
⒌就算你的个人能力再强,就算你的组织能力再好,但是在这()的环境中,也会感到一阵寒意。
⒍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时,上流社会仍然是(),国民党内部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因此,蒋介石感叹道:“我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被国民党自己打败的。
”二、选择:下列划线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难道不会心平气和地说话吗?为什么非要这么气呼呼的?B、牛朗织女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C、下雨了,他急匆匆把晒在外面的粮食收进来,累得气喘如牛。
D、他现在感到四面楚歌,没有人能帮得了他。
二下自读课本第二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夫唱妇随→随波逐流→流离失所→所向披靡→靡靡之音→音容笑貌成语释义夫唱妇随比喻夫妻互相配合,行动一致。
也指夫妻和睦。
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靡靡之音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
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成语小练习一、成语运用:选词填空⒈奶奶已经去世多年了,但她的()时常回旋在我的记忆里。
⒉无情的战争使人们()、家破人亡。
⒊爸爸妈妈(),幸福一生。
⒋身材魁梧的将军打起仗来()。
⒌平时为人做事不要(),要有自己的原则。
⒍我们提倡唱健康向上的歌曲,杜绝()。
二、选择: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人应该有个性,不应该所向披靡。
B、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她的音容笑貌。
C、一发洪水,这里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D、他们真是一对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
二下自读课本第三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音容笑貌→貌合神离→离群索居→居安思危→危言耸听→听而不闻成语释义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
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貌合神离貌:外表;神:内心。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离群索居索:孤单。
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单的生活。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听而不闻闻:听。
听了跟没听到一样。
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成语小练习一、成语运用:选词填空1.他们两个看上去心心相印,可实际上()。
⒉今天早晨,我看到小云,连忙热情地打招呼,遗憾的是他居然视而不见,()!⒊启蒙老师的(),还不时地在我记忆中浮现。
⒋正因为他一直以来都(),这次才能度过这个难关。
⒌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很难做到()。
⒍他说的有点()了,其实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
二、选择:选出成语运用不当的句子。
()A. 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绝不是危言耸听。
B. 小明说话向来不考虑别人,喜欢居安思危,令人很不舒服。
C.他对外面的吵闹声听而不闻,专心学习,真让人佩服。
D.爷爷虽然不在了,可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二下自读课本第四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胆小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非曲直→直言不讳成语释义胆小如豆极言胆子小。
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华而不实华:花,开花。
实:果实。
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是非曲直事情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指对事理的评断。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成语小练习一、成语运用:选词填空⒈如果同学做错事情,我们应当()地指出来,不让他再犯。
⒉谁不知道你(),天一黑连门都不敢出。
⒊作为一个记者,应当秉持()的原则,对发出的每一则新闻负责。
⒋你们正值(),朝气蓬勃,正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候。
⒌做事情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夸夸其谈。
⒍虽然(),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二、选择:下列划线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看上去力大如牛的他竟然胆小如豆,连蚂蚁都害怕。
B. 我对他说:“你别再绕弯子了,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吧。
”C.你别光说些花而不实的话,赶快行动吧!D. 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做违背良心的事。
二下自读课本第五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讳莫如深→深仇大恨→恨之入骨→骨瘦形销→销声匿影→影影绰绰成语释义讳莫如深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
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泛指把事情的真相紧紧隐瞒。
深仇大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恨之入骨之:指所恨对象。
恨到骨头里去。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骨瘦形销形容瘦削到极点。
销声匿影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成语小练习一、成语运用:选词填空⒈天刚亮,( )地可以看见墙外的槐树梢儿。
⒉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了。
⒊战士们对出卖同志的叛徒( ),纷纷要求去除掉他。
⒋病来如山倒。
原本健壮的爷爷如今( ),让我们看了非常心痛。
⒌看你的表情,就象你和他有什么( )似的。
⒍对于那个问题,他始终是( ),叫人不可理解。
二、选择: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微风过时,湖面上的月亮影影绰绰地跳动。
B.过了预约时间,他还迟迟不到,害得大家深仇大恨。
C.那个男人真的无耻到了极点,无人不对他恨之入骨。
D.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的人,他们面呈菜色,骨瘦形销,疲惫不堪。
二下自读课本第六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绰绰有余→余桃啖君→君子之交淡如水→水到渠成→成千上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成语释义绰绰有余绰绰:宽宽裕裕的。
形容十分宽裕。
余桃啖君啖:吃。
《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军。
……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后用以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交往,平淡如水,不为名利,不尚虚华。
如,也作“若”。
水到渠成水流所到,自然成渠。
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成千上万成,达到。
上,达到、够。
达到千万数。
形容数量非常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俱:皆。
备:齐备。
欠:缺少。
赤壁大战之前,周瑜拟用火攻打败曹操。
但曹军驻长江北岸,时值隆冬,多西北风,故周瑜的计划难以实现。
后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为完成某一计划做了种种准备,但还差最后的关键条件。
成语小练习一、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1.如果你按我说的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事情自然( )。
⒉( )的人涌进体育场观看这场足球比赛。
⒊他一向以为( ),所以很少接受朋友的吃请。
⒋我们现在是( ),只要时间一到,节目马上就开演了。
⒌这间会议室容纳一百多人开会( )。
⒍他是个( )的人,手下的员工都对他惧怕三分。
二、将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绰绰有余寥寥无几水到渠成入不敷出成千上万功败垂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二下自读课本第七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风花雪月→月黑风高→高枕无忧→忧国忧民→民不聊生→生龙活虎→虎虎生风成语释义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
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月黑风高:高:大。
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
比喻险恶的环境。
高枕无忧:垫高了枕头睡觉,无所忧虑。
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民不聊生:人民没办法生活。
生龙活虎: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虎虎生风:有虎啸风起的气势,口语,来自虎啸生风。
成语小练习1.诗人杜甫一生(),也因此写下了很多关心百姓疾苦的诗篇。
2.三十多个战士,(),一拥而上,背的背,扛的扛,挑的挑,抬的抬,很快就把粮仓装满了。
3.爸爸说:“别以为期末考了三百分就可以()了,还得继续努力,不然别人一定会超越你的。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兵荒马乱,()。
5.每天早晨7点,体育场北门都会准时出现一支()的老年轮滑队。
他们虽已白发飘飘,却个个挺拔硬朗,英姿勃发。
6.遇到()的晚上,飞沙走石,没法出去抢劫,土匪头子就开始咬牙切齿地骂人了。
7.“()”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
大理的上关(地名,下关亦同)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下关则是一个山口,清风徐来,舒爽惬意,人称“下关风”;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洱海风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称“洱海月”。
二下自读课本第八单元成语天地成语一条龙风门水口→口若悬河→河山之德→德輶(yóu)如羽→羽毛未丰→丰衣足食→食古不化→化及豚鱼成语释义风门水口指要冲,关键地点。
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河山之德形容女子德容之美。
德輶如羽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羽毛未丰比喻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成长壮大。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比喻一味守旧,不知变通。
化及豚鱼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成语小练习⒈话匣一打开,他( ),讲起了当年的战斗生活。
⒉这个( )的年轻人,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⒊这位妇人具有( ),使人一看顿生敬重之心。
⒋这里正是( ),怎能轻易把人都撤走?⒌清政府的官吏大多是因循守旧、( )的顽固派。
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都过上了( )的幸福生活。
7.国学教育如雨后春笋,( ),令人受益匪浅。
8.作为一名好领导。
仅仅做到( )是不够的,更要有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