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丝绸之路教学案

2 丝绸之路教学案

2 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读记“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学习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点拨想结合加以突破。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反复品析、交流、讨论。


学习方法:自读自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学前准备:搜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步骤
一课时
一、资料展示,图片感知
1、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

2、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加深印象,为学习课文作准备。

二、初读感悟
三、合作探究
根据自己初读课文的收获,研讨一下下面的几个问题:
1、丝绸之路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3、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或一段)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因为。

”的句式进行回答。


四、拓展延伸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对丝绸之路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完成下列实
践题。

1、用彩笔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2、在班上办一个“丝绸之路”小专栏,让大家搜集的相关知识可以做到资源共享。

五、学习小结
1、将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抄在摘抄本上。

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学完课文后的体会。

六、学习反思:
课时作业
一、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如生天高气()崇山()岭
丰富多()美轮美()不()其()
二、我会填写与西部有关的诗句。

1、大漠沙如雪,。

(《马诗》李贺)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王昌龄)
3、,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
三、我会缩写句子。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2、一对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进行。

3、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资料链接:张骞与丝绸之路
在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上,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带着满载丝绸的骆驼商队,正缓
缓西行。

这是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丰功伟绩的纪念和歌颂。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人物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

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
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

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
又是羡慕。

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利的象征。

中国的丝织品是怎样到了欧
洲的?这要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

(汉代西域指令今日河西走廊以西的天山南北及巴尔喀什湖地区)
张骞(前?--前114年),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

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
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
通。

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的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
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