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2)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①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少数 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伤口疼痛所掩 盖。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动作以 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② 肺栓塞观察和护理措施: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 生在术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血,动脉血气分 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 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大剂量抗凝或溶栓治疗。术 后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3)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① 术前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髋部肌肉萎缩。 ② 术后正确搬运病人。 ③ 术后避免过度内收屈髋,穿矫正鞋保持外展中立位。 ④ 重视康复训练指导:嘱咐病人不可过早负重,术后6周内屈髋不超过90°, 并避免屈曲内旋动作等内容。
(三)家庭用品的准备 • 楼梯扶手 • 带扶手坐椅 • 坐椅垫 • 脚凳 •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
(四)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端坐屈髋<90° •6周内不要开车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平卧屈髋屈膝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72cm) •禁髋外旋 •禁从高处跳下
谢
谢!
人工髋关节的外形
适应症: 1.骨性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创伤性关节炎; 4.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5.某些髋关节骨折;
禁忌症: 1.有严重心、肝、肺、 肾病和糖尿病不能承 受手术者。 2.髋关节化脓性感染, 有活动性感染存在及 合并窦道者。 3.青少年、儿童不作 此术,或80岁以上者 要慎重考虑。
屈伸踝关节
转动踝关节
伸屈髋膝
2.术后第4-7天 •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目的 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 • 伸髋、膝 • 臂部收缩 • 髋外展 • 股四头肌收缩 • 直腿抬高 • 髋后伸
伸髋、膝
臀 部 收 缩
髋 外 展
髋后伸
四、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根据身体恢复状况分阶段进行 (一)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1.术后第1-3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 ,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 方法(术后第1-3天) • 屈伸踝关节5-10次/h,每一动作持续3秒 • 转动踝关节3-4次/d,每次重复5遍 • 健侧伸屈髋膝一组/2h、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
二、术前准备
病人要了解一般情况 ⑴伤病的预后 ⑶可能出现的问题 ⑵手术的方法及预后 ⑷康复的时间
术前健康教育及准备 训练病人深呼吸、咳嗽、 床边训练排二便
病人要树立康复
信心
恒心
小心
手术方法
三、术后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的
监测
术后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预 防及护理
疼痛护理
引流管护理
体位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变化,注意有无心肺功能异常、休克、失血及髋关节 脱位等症状,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疼痛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机体的创伤较大,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 疼痛,并可持续72小时甚至更长。有效解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 心里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 3.体位护理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既可固定关节,又能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同时 也便于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10~30度、屈曲10~ 15度中立位,术后患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 度屈曲和伸直;患肢穿“丁”字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 防止患肢外旋;双腿间放一楔型软枕,防患肢内收。 同时忌双腿交叉和盘腿的动作,以防人工假体脱位。 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 关节内收、内旋。
4.伤口负压引流管护理 伤口置负压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人工关节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 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护理时应注意:①保持引流管的 负压状态和引流通畅。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50~ 250 ml/d,色淡红,若引流液≥300 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③ 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④24h引 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5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局部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预防感 染的关键是加强手术前后各个环节的护理。 ①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饮酒、类风湿、应用过量激 素、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感染。术前协助病人积极治疗慢性病 。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 ② 合理使用抗生素。 ③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④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术后体温持续 升高,尤其是术后3天后疼痛加剧,应考虑为急性感染。 ⑤ 术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人工假体感染的机会,如肺部感染、泌 尿系感染等,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 移动身体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 步行器站立
• 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 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
术后第21天以后 • 第三周扶双腋杖 • 第六周扶单腋杖 • 第九周弃拐行走
(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 时间:术后第14-21天 非骨水泥全髋置换适当延长时间 方法: • 双拐前移1足距离 ↓ •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 •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
2.继续站立抬腿及后伸练习 • 方法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髋屈膝)及向后抬起 3.上下楼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可以练习 • 方法: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 迈下台阶,最后健侧迈下台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Biblioteka 鞍山市第四院骨科 张芳
本章节知识结构
概念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正常髋关节:是球窝关节,股骨头嵌入骨盆的关节窝内(髋臼)
一、概念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是指由
伤病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
碍而采用人工设计的假体 替代材料植入体内以改善 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 外科介入的方法。
直腿抬高 股四头肌收缩
3.术后第8-14天
•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的。 • • • • • • 方 法(术后第8-14天)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下坐练习 屈髋<90度,高椅子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