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专题:通假字其实很简单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通假字其实很简单课件


方法总结
如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 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 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 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方法总结
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中的文言文的时候,要注重积累出现的典型的 通假现象。
方法点拨
第三,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 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迭韵)。
方法点拨
如:“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陵苏武传》) “亡”通“无”。
方法点拨
第四,通假字是在本有其字的条件下,借别字代替本字,不能视为 表义,与表义无直接关系,因为其意已由本字代表。
通假字其实很简单
考点聚焦
什么是通 假字?
考点聚焦
所谓“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 本字。 被代替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方法点拨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
通假字的三种情况
同音通假
双声通假 (两个字声母相同)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谢谢
方法总结
通假字的能力要求: 1. 积累中学课本出现的典型的通假现象; 2. 能结合语境判断出通假情况; 3. 能结合语境准确翻译出通假现象的意思。
方法总结
通假字在试题中往往结合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来考查。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 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 花明又一村”之感。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
方法点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方法点拨
例如:1.“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 “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
2.“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
例题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 例题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授) 例题3:终老不复取(娶) 例题4:毋内诸侯。(纳) 例题1:秦王还柱而走(环) 例题2:此小大之辩也(辨) 例题3:偭规矩而改错(措) 例题1: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捧) 例题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旨) 例题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非)
方法点拨
我们如何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 文意?
方法点拨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 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方法点拨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其中“惠”通“慧”。“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
惠”,慧是“智慧”。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方法点拨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意思是寡助到了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他。这个句子中的“畔”就是 “叛”的通假字。
方法点拨
第五,从形体上看。通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形体上发生替代 现象,本字的形体被通假的字所更换。
方法点拨
例如:“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例中“女”是借字,“汝”是本字,本字“汝”被通假后,为“女”形体所 取代。
典型例题
1. 下列句中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 赵王田猎耳
通“畋”,打猎
B.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同“座”,座位
C. 俾倪故久立
通“睥睨”,怒题
2.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君子生非异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叠韵通假 (两个字韵母相同)
例子 我以等待了千年, 为何良人不回来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举酒属客
解析 “以”通“已”,已经
“亡”通“无” “属”通“嘱”,嘱托
考点聚焦
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 为“×通×”(或“×同×”)。 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 该字为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语的 正确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重要任务。
方法点拨
第六,通假字的本字既可以用它的本义,又可以用它的引申义,还可以用它 的假借义。
方法点拨
例如:《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另外,“鳏”指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说文解字》说:“鱼也”。
方法点拨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辨析:
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