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通三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通三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通三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建昌营煤业有限责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煤矿生产系统现状概况台备用。

为。

作面主、辅运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回风。

7102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副井→井底车场→280主运大巷→160运输石门→6-0采区运输上山→7102运输顺槽→7102综采工作面→7102回风顺槽→7102采区回风上山→6-0总回→175总回→二水平总回风上山→风井底→地面。

2)掘进工作面通风矿井布置2个综掘工作面,即7001回风巷掘进,7001运输巷掘进,为压入式通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具备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

风筒采用Ф485mm抗静电、阻燃风筒。

掘进工作面采用FBD№5.6/2×11kW 型局部通风机供风,局部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距离大于10m,运行正常,综掘工作面风量满足需要。

3. 通风设施井下有风门、调节风门、风墙、等通风构筑物。

回风立井井口设有防爆门1道。

二、瓦斯综合防治系统7-1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1) 矿井建有完善的粉尘防治系统。

地面建有高位消防洒水水池,容水量2×300m3,供水方式采用静压供水,水池通过管路输送井下,并送达各喷雾洒水地点。

(2) 各运输巷、回风巷、采掘工作面按规定设有灭尘管路、三通阀门;皮带机巷和工作面所有转载点均设有喷雾洒水装置。

(3) 对接触粉尘地点的从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

(4) 建立粉尘检测制度,配备CCGZ-1000型测尘仪,定期对井下作业地点粉尘进行测检、分析。

四、防灭火系统该矿煤层属Ⅱ类易自燃煤层,采取以黄泥灌浆为主,喷洒凝胶、注氮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矿井制定有专门防灭火设计和防灭火措施。

(1) 井下各皮带机运输巷装设消防管路,每隔50m设有支管和阀门,各运输机头配备砂箱和2个灭火器。

1. 专家评议法组织技术专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及各个生产系统和环节,以及生产设备、设施、装置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同时搜集与该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类似企业的安全事故统计,进行类比推断,从而提出本矿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按轻重缓急排序。

2. 类比分析法通过相同或类似生产矿井或建设项目的实际自然条件、灾害治理措施、技术参数及其有效性、事故发生情况、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等的全面调查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比对分析,以分析、判断、评估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危害性。

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5) 车辆伤害;6)物体打击;7)火灾;8) 机械伤害;9) 触电;10) 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1) 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12)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13) 放炮伤害;14) 火药爆炸;15) 容器爆炸;(4)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容易造成瓦斯超限,低瓦斯矿井的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煤巷掘进工作面高度重视。

(5) 通风阻力大,通风压差随之加大,使漏风量加大。

对于有自然发火倾向的煤层,容易引起自然发火。

不易自燃煤层也可能引起自燃。

(6) 造成瓦斯爆炸。

长期、经常性的瓦斯积聚,给瓦斯爆炸提供了条件,一旦产生火源,将引起爆炸。

(7) 对采煤工作面产量,掘进工作面进尺和其它工作产生限制作用。

2. 通风设备故障引起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 通风设备一旦发生故障,风流短路,通风巷道风阻增大、风量降低或无风、微风、循环风,都可造成瓦斯积聚,一旦有火源存在,将引起瓦斯爆炸或燃烧。

(2) 矿井一旦发生灾变(瓦斯爆炸、燃烧、内外因火灾等),反风设施不全,质量不好,不能按要求实施全矿井或区域性反风,将扩大灾害范围,且不利于救灾。

(6) 由于缺氧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7) 已采区和盲巷未及时进行封闭,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浓度大,引起缺氧,人员误入可能造成中毒或窒息死亡。

(8) 与老空区贯通,造成老空区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侵入本矿井造成危害。

(9)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传感器设置不当或失效,矿井瓦斯检查制度不严,空班漏检,未能检测出瓦斯浓度超限情况,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事故发生。

2. 矿井瓦斯危害主要有瓦斯窒息、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等1) 瓦斯爆炸危险瓦斯与空气混合成适当的浓度时(即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在5~16%之间,氧气大于12%时),一旦遇到明火便会引起燃烧爆炸。

瓦斯爆炸后将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高温和强大冲击波,摧毁巷道设备,造成人员伤亡,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引起煤尘爆炸事故,给生产矿井带来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瓦斯窒息危险分(1)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达到一定的浓度且富有在空气中。

(2) 有引起爆炸的热源存在,一般为610℃~1050℃。

(3) 氧气浓度不低于18%。

生产过程中,若防尘、降尘措施、设施不完善,使上述地点煤尘超限,将可能发生煤尘爆炸,导致重大伤亡事故。

(1) 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不完善。

(2) 矿井的防尘设施不完善。

(3) 矿井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不完善。

(4) 职工个体防护意识不强,工作当中不配戴个人防尘或防毒劳动保护用品。

(5) 未及时清理积尘、风速不合理。

3. 煤尘爆炸的破坏与伤害高温灼烧效应。

煤尘爆炸时,主要是碳的剧烈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产生高达2500℃本矿井主要运输设备为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无轨胶轮车,井下机电设备较多,电缆较多,可能引发外因火灾因素多。

外因火灾一旦发生,由于其发生突然,发展速度快,不但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可能引起井下瓦斯与煤尘爆炸,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1. 矿井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火灾事故(1) 如果采空区丢煤多,且存在漏风;煤柱尺寸小受到压力破坏产生裂隙,时间较长时可能引起煤炭氧化生热,导致煤炭自燃。

(2) 通风系统不合理,矿井漏风严重。

(3) 矿井主要运输大巷、辅助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和回采工作面顺槽巷道等布置在容易自燃的煤层中,支护型式不妥造成煤炭氧化而自燃。

(4) 矿井未采取综合预防煤炭自燃的措施或措施未落实。

(5) 矿井开采的煤炭属易燃物质,如果控制发火源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不当,可能发生矿井火灾事故。

2. 矿井火灾危害(1) 矿井火灾产生大量有毒和有害气体,易造成风流逆转,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矿井火灾不仅能烧毁大量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而且造成火区下煤炭大面积呆滞,使矿井服务年限缩短,正常生产秩序遭到破坏,采掘接替紧张。

(3) 扑灭火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人身安全时刻受到威胁,且灾后生产恢复仍需付出很大代价。

(4) 地面火灾若发生在进风口上风侧,有毒有害气体会灌入井下,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中毒窒息危害辨识与分析《煤矿安全规程》明确的指出煤矿井下主要有害气体有:①一氧化碳CO;②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③二氧化硫SO2;④硫化氢H2S;⑤氨NH3。

五种有害气体中除一氧化碳扩大。

(6) 自救器及检测仪器配备不足,安全检测不严格。

(7) 采掘技术管理不力,尤其是支护、密闭施工质量低劣,导致冒顶事故引发自然发火隐患或一氧化碳从采空区外溢。

(8) 爆破后没等炮烟散尽,而在炮烟浓度较大或长时间在含有炮烟的空气中作业。

(9) 炸药爆炸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10) 矿井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11) 井下电缆及胶皮类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12) 废弃巷道封闭不严、缺少警示标志,误入其中。

(13) 局部通风机风量不足或风筒距离掘进工作面太远。

(14) 未对井下各点通风情况进行定期监测,风质、风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六、职业危害及其它危害辨识与分析煤矿井下噪声主要来自各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气、漏气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

井下的主要噪声源是局部扇风机和采掘工作面的设备(采煤机、综掘机、喷浆机、破碎机、风钻、掘锚机等)机械动力噪声为主。

由于受巷道条件的制约,噪声扩散较困难,对职工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而且污染环境,人受噪声的影响,会导致工伤事故增多。

噪声值超过国家规定的声级标准,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如下危害:(1) 损害听觉:短时间暴露在噪声下,引起听觉疲劳,产生暂时性的听力减退;暴露时间长,引起永久性耳聋。

(2) 引起多种疾病:当暴露在噪声性耳聋的声级以下时,往往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3) 影响语言交谈与思考:在噪声的环境下,语言清晰度低,交谈与思考受影响。

(4) 对人体的功能影响:由于神经系统相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降低,视力清晰稳定性缩小。

振动危害可导致操作人员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

国家已将振动病列为职业病。

5. 地震危害地震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地震突然发生时可能造成供电线路断线、变压器跳闸等危险;井下则有可能造成采掘工作面冒顶、片帮,采空区塌落,甚至井筒位移,对工人生命和财产造成伤害和损失。

6.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主要指从架空线杆、带式输送机头高架平台、煤楼、栈桥等处的坠落。

由于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巷道照明不足等原因,有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

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因素:(1) 高处作业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

(2) 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

(3) 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

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根据相关事故统计和分析,结合本矿实际状况,采用对照分析法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该煤矿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水灾、冒顶片帮、火灾、爆破伤害和炸药爆炸、车辆伤害、触电、物体打击、中毒窒息、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粉尘、噪声和振动等。

危险有害因素导事故及发生部位分布状况见表2-3-1。

表2-3-1 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及发生部位分布表第四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一、煤矿重大危险源辩识依据煤矿重大危险源在内涵及外延上与其它工业领域的重大危险源存在很大不同,很难由某种危险物质或能量的一个临界量来判定。

煤矿生产环节多、条件复杂多变,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化学危险性(如瓦斯、一氧化碳、爆破物品、油脂等)、机械危险性(各种机械设备及存在场所)、电器危险性(电器设备及存在场所)、地质危险性(各种危险地质情况)。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精神,所有煤矿(井工开采)属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

针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诸多因素,重点对自然因素下影响煤矿安全的重大危险源(以下煤矿重大危险源提法专指此类)进行检测、辩识评估、建档备案并实施重点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