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末选修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⑤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________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2.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的质谱法。
其方法是让极少量(10 -9 g左右)的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
如C 2 H 6 离子化后可得到C 2 H 6 +、C 2 H 5 +、C 2 H 4 +、……然后测定其质荷比β。
设H +的质荷比为1,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A.CH 3 OH B.C 3 H 8 C.CH 4 D.C 2 H 43. 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装置是4. 某羧酸的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 6 H 12 O 2 ,实验表明A和NaOH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结构简式有A.2种 B.3种 C.4 种 D.6种5. 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 4 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 F 8 ),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 .相同压强下,沸点:C 3 F 8 <C 3 H 8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6. 尼群地平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它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8 H 20 N 2 O 6B.该物质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水解反应7.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烷(乙炔):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B .乙酸乙酯(乙醇):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加热C .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D .乙醇(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8. 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掉邮票背面的黏合剂。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9.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X可能小于Y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m X10.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于斯莫利等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富勒烯(C 60 )开辟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含碳量极高的链式炔烃──棒碳,它是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的新物质,其分子中只含有交替连接的单键和叁键。
对于C 60 与棒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60 与棒碳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棒碳不能使溴水褪色C.C 60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棒碳与乙炔互为同系物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 3 COOH +CO<a href="/">→ 2CH 3 COO -+CO 2 ↑+H 2 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 6 H 5 O -+CO 2 +H 2 O → 2C 6 H 5 OH+CO<a href="/">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 3 COOH+Cu(OH) 2 → Cu 2+ +2CH 3 COO-+2H 2 O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CH 3 CHO+2[Ag(NH 3 ) 2 ] + +2OH - CH 3 COO - +NH 4 + +2Ag↓+3NH 3 +H 2 O12.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
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 EGC与4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3. 某有机样品3.1 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 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乙二醇 B.乙醇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14.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CH 4 、SiH 4 、GeH 4 、SnH 4 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C.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5. Cl 2 、SO 2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生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
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 2 、SO 2 ,漂白效果会更好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 2 还是通入Cl 2 引起的C.“无色化合物”分子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D.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二、推断题16.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17. 元素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 Z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 W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三、实验题18.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 _________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_ 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 2 ,最好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四、推断题19. 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
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试写出:(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查尔酮类化合物G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 mol A充分燃烧可生成72g水。
②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 2 CO 3 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中氢。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G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5)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种,其中2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五、填空题21. 铁及其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应用广泛,例如有机合成中,常用铁和盐酸将硝基(-NO 2 )还原为氨基(-NH 2 );在苯的溴代反应中用溴化铁作催化剂。
(1)Fe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H、N、O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与NO 2 +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氨基(-NH 2 )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