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合瓦施工方案

屋面合瓦施工方案

屋面瓦作施工方案
本工程屋面瓦乃至脊饰、勾滴、瓦当等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规格,专门由供应商找窑厂依样做模、焙烧定制。

屋面在施工时应密切注意设计标高,在各步架间进行屋面举折统筹处理,切忌倒拢现象。

屋面盖瓦应注意瓦垅间平直,安檐口勾滴时应注意整个檐口的平直,这些传统操作工序在实施时皆应随时进行自检,以利及时纠正,以避免工序重复,从而影响了施工工期和质量。

地面墁砖可以在拟定了具体的规格尺寸以后,大批在窑厂进行初加工磨制成半成品购入,这样可以减省现场制作工序,即此亦可减缓工期对本工程的压力。

1屋面瓦施工工艺:
1.2定瓦口尺寸
由于底瓦瓦垄的第一块瓦花边瓦是放在木制构件“瓦口”上的,因此木瓦口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瓦垄的稀密程度,所以在瓦之前首先要核算出木瓦口的宽度尺寸。

瓦屋面瓦口尺寸应根据“走水当”(合瓦垄的间距)的大小和板瓦垄之间的距离综合考虑,一般可按走水当不大于1/2板瓦宽这个原则确定出瓦口尺寸。

1.3分中号垄排瓦当
对瓦垄进行平面定位。

先后顺序为分中、排瓦当、钉瓦口、号垄。

1.3.1分中:确定坐中底瓦垄位置:在檐头找出整个房屋的
横向中点并作出标记,这个中点就是屋顶中间一趟底瓦的中点。

找出“坐中底瓦”的中以后要看一下是否与以钉好的椽子空当中对齐了,如未对齐,应予以调整;确定边垄底瓦位置:先确定披水砖檐的位置,披水砖的出檐尺寸宜为砖本身宽的一半,从砖檐里口往里返两个瓦口,这两个瓦口就是两垄边垄底瓦的位置;
1.3.2排瓦当:在已确定的中间一趟底瓦和两端瓦口之间赶排瓦口;
1.3.3钉瓦口:瓦口位置确定后,将瓦口钉在连檐上。

钉瓦口时应注意退雀台,即应比连檐退进一些。

瓦口钉好后,每垄底瓦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1.3.4号垄:将各垄盖瓦的中点平移到屋脊扎肩灰背上,并作出标记。

1.4边垄
“分中号垄排瓦当”已对瓦垄作了平面上的定位,边垄则是对瓦垄进行高度上的定位。

1.4.1在每坡两端已确定的边垄位置栓线、铺灰,各两趟底瓦和一趟盖瓦。

边垄底瓦底皮应与砖博缝上皮同高。

边垄所用的线主要是作为直顺的标准。

盖边垄的目的是为了给大面盖瓦时确定一个高度标准,边垄的形态决定着整个瓦面的形态,因此,盖边垄时要派经验丰富的人站在房下观察指点,以便随时调整。

1.4.2在屋面两端分别盖出的两条边垄应注意相互保持平行,囊要一致,否则,会对整个屋面造成不良影响。

1.4.3在盖边垄的同时要下好披水檐,做好梢垄
1.5栓上下齐头线和腰线
上下齐头先和腰线是在屋面上、中、下三个位置上所栓的三道横线,用于控制整个瓦面的高低。

脊部和檐头的两条统称上下齐头线,脊上的叫齐头线,檐头的叫檐口线,中间位置上叫腰线。

栓这三道线要以两端边垄盖瓦的最高点“熊背”为高度标准,线要紧绷,盖瓦时不得碰线,瓦垄不得顶线。

如果屋大坡长,可以栓2-3道楞线。

1.6冲垄
在大面积盖瓦开始之前,先盖上几垄瓦作为屋面分段盖瓦的高低标准。

实际上,盖边垄也可以看成是在屋面的两端冲垄。

以楞线和上下齐头线给出的囊度和高低标准在屋面的中间将三趟底瓦和二趟盖瓦盖好。

如果盖瓦的人员较多,或屋面面积较大时,可以再分若干段冲垄,这些瓦垄都必须以栓好的上下齐头线和腰线未标准。

冲好垄后要将上下齐头线和腰线用砖灰压在盖瓦垄上,这样分段施工时就不会因有人碰线而影响到其他段的操作。

1.7盖檐头瓦
1.7.1盖檐头瓦要栓两道线,一道线栓在底瓦花边瓦的瓦唇下棱,每垄底瓦花边瓦的高低和出檐均以此线为标准。

底瓦花边瓦的出檐尺寸最多不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一般在6cm-8cm之间。

第二道线即冲垄之前栓好的“檐口线”。

将线挂在盖瓦花边瓦瓦唇的上棱。

每垄盖瓦花边瓦的高低均以此线为标准。

盖瓦花
边瓦的出檐可与底瓦花边瓦出檐相同,也可稍微多出一些,但不宜退进。

先期盖边垄时就应按这个出檐尺寸操作。

1.7.2在檐头上铺灰,将底瓦花边瓦放在瓦口上,出檐及高低均以檐口线为标准。

然后将两块普通板瓦(底瓦)续放在花边瓦之后。

由于檐头的坡度较缓,因此底瓦灰一般应较薄,瓦德搭接密度也应较稀,盖檐头瓦是既要满足檐头坡缓的特点,但同时又要避免檐头瓦放置过于平缓,以致出现“倒喝水”。

檐头底瓦的勾瓦脸及背瓦翅等工序的操作与垄瓦瓦垄的方法相同。

1.7.3在两块底瓦花边瓦之间用麻刀灰扎缝,坐灰扣放已粘好瓦头的花边瓦。

将瓦头的两个下端立在其两侧的底瓦花边瓦上,并立在木瓦德前面(但不靠紧)。

应注意不要压在木瓦口的上面。

出檐及高低均以檐口线为准。

1.8盖底瓦
1.8.1开线:栓盖底瓦的过程叫“开线”。

先在齐头线、楞线和檐口线上各栓一根短钢丝,叫做“吊鱼”。

“吊鱼”的长度要根据线到边垄底瓦翅的距离确定,然后“开线”,瓦刀线的上端按脊上“号”好的垄位放置。

下端按排好的瓦当位置先放花边瓦,瓦刀线贴近花边瓦的瓦翅。

绳的下端栓一块瓦,吊在檐头房檐下,盖瓦所用的“瓦刀线”一般用三股绳。

将齐头线、楞线和檐口线上的“吊鱼”移到瓦刀线的上方,然后调整瓦刀线的高度,使其能碰到“吊鱼”的底棱,碰到“吊鱼”后,瓦刀线的囊就与边垄的囊相同了。

1.8.2盖瓦:栓好瓦刀线后,铺灰浆盖底瓦。

底瓦灰的厚度一般控制在40mm左右。

底瓦要窄头向下,从下往上依次排放,底瓦的搭接密度应能做到“三搭头”,即每三块瓦中,第一块与第三块能做到首尾搭头。

檐头和脊的部位则应“稀盖檐头密盖脊”,即檐头瓦可按“压五露五”搭接,靠近脊部可按“压七露三”搭接。

底瓦灰浆应饱满,瓦要摆正,不应偏歪。

底瓦垄的高低和直顺程度都应以瓦刀线为准。

每块底瓦的宽头的上楞都要贴近瓦刀线。

盖底瓦时还应注意“喝风”与“不合蔓”的问题。

“不合蔓”是指瓦德弧度不一致造成合缝不严,“喝风”是指合缝不严,即包括瓦德不合蔓,也包括其他原因造成的合缝不严。

操作中应随时注意避免由于摆放不当而造成的喝风,对于明显不合蔓的瓦,应尽量选换。

1.8.3背瓦翅:摆放好底瓦以后,要将底瓦两侧的灰浆顺瓦翅用瓦刀抹齐,不足的地方要用灰浆补齐。

要边抹边拍打,以使瓦下灰浆饱满。

1.8.4扎缝:“背”完瓦翅后,要在底瓦垄之间的缝隙处塞入大麻刀灰,通过用瓦刀反复扎,使灰浆塞严塞实。

“扎缝灰”应高出底瓦垄,并应能盖住两边底瓦垄的瓦翅。

1.8.5勾瓦脸:底瓦垄盖好后宜用素灰勾抹瓦德搭接处,称勾瓦脸。

勾瓦脸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从瓦德搭接处回流,因此应认真做好。

具体做法为:先用清水冲垄,湿润底瓦垄,然后用双爪抹子或小扎子将较稀的素灰向瓦搭接缝内抠抹,用刷子蘸少量
水勒刷,入场反复操作,直至做到瓦头下充满灰但瓦头外却没有灰的程度。

1.9盖盖瓦:按楞线到边垄盖瓦瓦翅的距离调整好“吊鱼”的长短,然后以吊鱼为高低标准“开线”。

盖好檐头盖瓦花边瓦,瓦刀线的下端以盖瓦花边瓦为准,上端以盖瓦老桩子瓦为准。

与盖底瓦时相反,盖盖瓦的瓦刀线要栓在右侧,这实际是要求栓在盖瓦的里手“里侧”,这样也是为了便于操作。

如必须从左往右盖瓦时,瓦刀线就要随之栓在左边。

盖盖瓦的泥应比底瓦的泥灰稍硬。

盖瓦与底瓦相反,要凸面朝上,搭头朝下。

瓦德搭接密度也应做到“三搭头”。

盖瓦不要紧挨底瓦,应留有适当的距离(称睁眼),合瓦“睁眼”一般不少于40mm。

盖瓦垄的高度、直顺都要以瓦刀线为准,如遇瓦德宽度有差异时,要掌握“大瓦跟线、小瓦跟中”的原则,避免出现一侧齐另一侧不齐的情况。

操作中不但要以瓦刀线为准,还要进场用杆尺检查直顺程度,如发现不直顺,要用杆尺归拢调直,方法是将杆尺靠在瓦垄旁,通过用脚踹杆尺等方法使瓦垄归正。

盖至脊部时,应将瓦切实插入盖瓦老桩子内。

盖瓦盖完后在每块瓦德搭接处用素灰勾瓦脸,并用水刷子蘸水勒刷。

房大坡陡的屋面可采用在瓦内家脊筋的方法来防止瓦面滑坡,具体方法是将细麻绳埋在盖瓦泥灰中,两坡的麻绳要连在一起,从脊上开始至少要延伸到中腰节。

“脊筋”除可以加在盖瓦泥灰中,还可加在扎缝灰下面。

在盖瓦的过程中,尤其是盖盖瓦的过程中,宜设专人在房下
观察,以便随时指出问题随时调整。

底瓦和盖瓦每盖完以垄后,要及时清理瓦垄。

1.10夹垄:操作时要用瓦刀把灰塞严拍实,上口与瓦翅外棱抹平,瓦翅要“背眼”、“背实”,否则容易开裂、翘边。

还应注意下脚要直顺,并与上口垂直。

开始时,夹垄灰下脚另可略大但不要亏灰,因扎活时要用瓦刀向内拍打,大了可通过拍打使其立直,下脚小了则需要补灰才能找直。

盖瓦的瓦翅上棱处要通过反复“打水搓子”和用瓦刀“背瓦翅子”来达到这样的效果:瓦翅棱角坚挺、直顺,且盖瓦的瓦翅上棱没有灰覆盖。

瓦翅的上棱上如有灰日久易开裂,从而可能导致雨水渗入。

夹垄要经反复赶扎,直至扎实,每次赶扎前应刷青浆。

赶扎时,要注意将夹垄灰与底瓦交接处的蛐蛐窝补严,将多余的灰去掉,在赶扎时还要适时在瓦翅处“打水搓子”,这对于除掉盖在瓦翅以上的灰和防止灰的翘边是很有好处的。

瓦的下脚与底瓦交接处也应边赶扎边“打水搓子”。

最后反复用瓦刀赶扎(每次赶扎前都要先刷青浆),直至扎实扎光。

1.11清垄:盖瓦完成后要将瓦垄内的灰浆统一清扫一遍,然后用清水将瓦垄冲净。

清垄时应注意不要踩坏瓦面,如发现有损坏的瓦或掉了灰的瓦应及时更换修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