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服文化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
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
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穿在身上的文化——浅谈汉服复兴上个学期学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首先,我要说,这门课真的很棒!在学习传统服饰制度之前,我对中国的古典服饰一点都不了解,看电视的时候就有一种“看热闹”的感觉,但现在,虽然说不上“看门道”但也有点韵味了!说到时下较热的一个话题——汉服复兴,下面就来“卖弄”一下我的小小看法。
我觉得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何为汉服。
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已经传承了4000多年,足以证明它的魅力所在!“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
只是在明末清初时满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文明被人为的给中断了,从而使汉服中断了300多年!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
所以,它始终是我国的传统服装,是为中华民族瑰宝,而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
在明朝和唐朝,韩国人和日本人从我们汉服这里继承后直接变成了韩服和和服,他们对韩服和和服一直是当作珍宝保护着。
可是我们呢?汉服是韩服和和服的母亲,那种儒雅浑然天成的气质,衣裾渺渺广袖飘飘,可是,广袖飘飘今在何方?衣裾渺渺而又终成绝响。
如今的中国人有几人识汉服?正如位汉服拥趸感叹“我们懂得了民主自由,却常常忘却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很多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我们看着樱花节身穿和服出行的少女少年,为着那传统与现代交织出的浪漫而陶醉,甚至中国也有不少人效仿。
难到在我们在传统的七夕节,女子身穿汉服出游,进行类似灯谜传统节日的活动不比日本来的浪漫吗?汉服能突出身体美的一面,穿上汉服后你会自然而然地注意自己的举止,人不知而不愠,是为君子也;女子,则显淑女风范。
因此,在复兴汉服这一观点上我是持赞赏支持的态度!具体解释如下:第一,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
汉服精神,是华夏的“根”和“体”,汉服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
“汉服并不是指汉代或唐代的服装,而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体的服装,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就是一个融合过程。
”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马久成博士认为。
第二,用汉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感。
我们恢复汉族文化,但也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我们不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个自由包容的社会中,对很多人而言,汉服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但起码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多一种选择。
第三,弘扬华夏礼仪。
我们被尊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华夏文化的礼仪就是尊重别人,尤其是提倡“自正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王道”精神,而不是“霸道”主张。
而在你穿上汉服的那一刻,你会自然而然的树立起君子与淑女的形象,男性更显挺拔与潇洒;女性更显清秀与雅致。
第四,纠正一些错误看法。
一来复兴不是复古,我们只是沿着华夏文化的传1 / 8.统,回归华夏正道;二来.汉服不是古装;三来,汉服复兴不是“汉服热”那么简单,离开历史谈传统服饰是荒诞的。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越来越流行去拍身着汉服的艺术照了。
这就间接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复兴汉服是当今的一股主流!更有数据表示,在很少人了解汉服的情况下,“复兴汉服”仍然得到很高的支持率。
从各个网站的调查来看,截止到4月18日中午12点,QQ腾讯中支持率达83.44%,网易新闻中支持率为79.0%,搜狐中支持率为64.9%,网易奥运中支持率为63.0%。
这些数字象征着我们已经迈开了一大步!至于复兴汉服,我想:1. 我们可以在过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像端午、清明、女儿节,七夕、中秋、重阳节时,身着汉服举行各种各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礼仪活动,让大家在这种氛围中感染着,渐渐地认识到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丰富而又有内涵。
原来汉服才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并喜欢上汉服。
例如:2006年5月16日,武汉1000名18岁的学生,身着传统服装,以肃穆的古礼举行成人仪式。
2. 另外,我觉得最好的试点、推广的地方就是学校。
校园的文化气息最为浓厚,最为集中,而且学生接受能力也强,我们可以先试着推广改装的“汉服”,把它作为一种校服或学位服,让它先在校园里流行起来,再向外扩散。
而这种“校服”或学位服可以由学生来设计,“自导自演”这样更能提高大家对汉服的积极性!3. 再者,鉴于有很多身着汉服的人,曾今被误解过是在拍戏、作秀啊之类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打破这种他人的这种第一反应,因此我们可以挑人流量大的地方,如超市、火车站。
你想如果你看见一个身着汉服的人提着购物篮在超市买东西,你会以为她在拍戏吗?4. 还有就是,融入环境,达到人景合一,产生最自然的美。
如选取古香古色的环境,慢慢散步,让他人体会到汉服的美与魅力所在!5. 国家可以“资助”每人的第一套汉服!规定什么场合要穿!虽然汉服的价格不贵从50元到1000元不等,但这样才更显得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
另外设立专门的学习机构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礼仪,让人们把穿汉服视为一种荣耀。
6. 在推广汉服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与其一起搭配的小零件。
也可以现在饰品上先宣传,例如:伞、发簪、手链之类的!先“攻击”人们的视觉7. 要有创意,洪亮认为“民族服饰必须有生命力!比如说交领短衫如果搭配牛仔裤,看上去会很时尚。
”最后我想说: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复兴汉服,任重而道远!一、汉服作为华夏民族礼服的意义:民族服饰与一般的服饰不同,它不仅仅是一件御寒裹体的衣服,不仅仅是追求美丽的装饰,华夏服饰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华夏服饰的复兴,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各国文化象征而存在的民族服饰,已不单单是一件能够蔽体保暖的外套,更加承担了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因此,国服的确立有利于我们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华夏文化的风采,当然有利于华夏文化的复兴。
2 / 8.二、汉服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款式: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
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因为是一个体系,可以演绎出多种款式,所以,足以满足大家的个人爱好。
这是其他服饰所无法比拟的。
三、汉服作为汉族代表性服饰的意义:华夏民族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华夏民族的服饰是由各民族的服饰共同构成的大体系。
但是,毋庸质疑,在56个民族之中,汉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字来看,汉族在大陆占9 2%,在台湾占98%,在香港占95%,在澳门占97%;即使是在世界上,汉族也是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遍布世界各地。
因此,在56民族中,汉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
四、民族代表性服饰与个人服饰的关系:复兴汉服不是复古而是回归华夏服饰的正道,这是华夏民族的集体性选择问题,是汉族的集体性选择问题。
所以,当一个人代表的是华夏民族的时候,应该身穿华夏礼服;代表56民族之一的某个民族的时候,应该身穿本民族的代表性服饰。
但是,任何人在平时都可以自己选择所喜欢的服饰类型。
五、汉服不能称为“古装”:当我们把华夏文化称为古代文化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心中已经宣告了华夏文化的终结,宣告他已经退出生活舞台;当我们把汉服称为古装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心中已经给汉服画了一个句号,甚至已经将汉服当成了僵尸。
华夏民族因为有华夏文化和华夏服饰礼仪而独具个性风采,华夏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所以,汉服在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中是一条重要纽带。
六、汉服与唐装、旗袍、马褂应该是什么关系?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并不是真正唐朝的服装,而是借唐朝的名义而结合清朝服饰而“创新”出来的仿古服饰。
女性的旗袍、男性的长衫和马褂,都是满族的民族服饰及其延续,而非汉族的民族服饰,也不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上一直传承的服饰。
旗袍、长衫、马褂作为满族的服饰,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就像满族同胞不会穿藏族、蒙古族或者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作为汉族也没有理由去穿满族的服饰。
七、深衣、汉服是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不适应?3 / 8.汉服不能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
深衣是我们民族的礼服,而不是工作服装,又在慨叹汉服不适合我们有些人在赞叹汉服之美的同时,有几百种款式,但是,这里存在因此而对复兴汉服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条件,其实,似乎汉服就必须是宽袖长裙;着三个认识误区:首先是把汉服与礼服等同起来了,其三是低估了我们其次是把汉服的样式简单化了,却不知汉服可以有多种样式;我们今天制作汉服今天复兴汉服的变通与创造。
我们的祖先的智商不比我们低,也不是墨守成规。
八、汉服与韩服、和服是什么关系?,意思就是指从和服主要模仿汉服中的深衣,至今日本仍将和服称“吴服”比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吴地传来的衣服。
袖子也是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比汉服更宽大;和服的线条都是直线形的,如:方方直直的,汉服不仅袖子是圆形,整个线条,尤其是衣服的摆,还有袄,裳都是上窄下宽线条;总之确切地说,是和服起源于汉服,但后期的发展,已经明显但也有变它所模仿的是汉服中的襦裙,不是汉服了。
韩服与日本和服有所不同,化,即朝鲜服装的裙子束得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九、汉服与天气炎热的问题。
月,天气炎热,如果要推广“交领右衽,宽衣大8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正值当时,如果能穿西服,就没有理由不能穿汉服;除?袖”的汉服,如何适应气候非当时连西服也不穿。
华夏民族数千年都可以穿汉服过夏天,我们当然也可以。
且走动汉服以宽大而遮蔽避暑,短袖衫与汉服的理念不同:短袖衫以裸露避暑,汉服可以选择面料透气性吸汗;起来汉服习习生风。
汉服中衣以纯棉面料做成,强的。
宽大的深衣、汉服遮蔽日光直接照射,所以,比裸露着还应该更凉爽,且就像衣服并非那么紧得贴在身上,中衣与汉服外衣之间空隙较大,不伤害皮肤;沙特阿拉伯浩瀚的以阿拉伯长袍为例,盛夏,暖壶胆中的中空一样起降温作用。
可当地居民穿着宽大的阿拉伯长袍在热浪灼人50摄氏度,沙漠地带温度高达40至沙特阿拉伯的服装设计研究专家认为,的沙漠上行走却显得气定神闲,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