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20200408132156)

2020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20200408132156)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瑕玼辨证家谕户晓兴高彩烈B.繁锁奢靡专心至志冥玩不化C.缱蜷逻缉一愁莫展惩一儆百D.拮拘追朔一笔勾消千锤百练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那个年代,农民虽然胼手胝足....地劳作,却不免饥寒交迫。

B.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派克总是那样谦逊,与人为善,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其间,酝酿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六届“中原杯”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中学师生为主。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鹰在天空飞翔着,唱出了短促而悠长的歌声,我凝望着鹰,想从它如同信号的歌声中听出个珍贵的消息来。

D.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共130篇,52万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我国三千年的历史。

B.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

C.鲁迅有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我们学过的《阿Q正传》《药》选自《呐喊》集,《祝福》选自《彷徨》集。

D.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奥地利人,其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9分,每小题3分)玛雅文明衰落之谜①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

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

在此后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地震、瘟疫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分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

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

②2001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

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干旱。

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

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

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

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

③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获得的水资源有限。

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是九年、三年和六年。

这三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

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英才对水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

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加上公元810年、860年的大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的一击。

④在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被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

玛雅人已经酿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土壤侵蚀等),使得过度繁衍的人口极易受到气候和干旱的威胁,气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雅文化衰落的唯一因素。

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或许更为复杂。

5.从原文看,下列说法不属于干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观点的有力证据的一项是()A.科学家发现,一些非常严重的干旱每隔若干年就会降临玛雅人生活的地区,并引发玛雅文明的衰退。

B.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他们的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使他们越来越依赖水资源,这使玛雅人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C.玛雅文明在进入了鼎盛时期后,农业的高度发达和人口的严重膨胀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D.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三次最严重的旱灾发生的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生态危机,也有人认为是人为因素,还有人从自然灾害对玛雅人的侵害入手进行假说。

B.里查德森·吉尔最早提出了大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但是,这一假说直到2001年霍德尔等人找到了直接证据后,才得到了确认。

C.在玛雅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气候的变化对其一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促使玛雅文明一步步地走向衰落,并有可能导致了它在公元10世纪的崩溃。

D.玛雅文明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有关其衰落的各种说法均属假说,但科学家们并不否认包括干旱在内的气候变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000多年历史。

B.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

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着玛雅文明的兴盛。

D.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

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②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

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会稽颇称多士。

延至,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

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

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

掾吏白请召之。

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

都尉洒扫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

”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

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

愿得先死备录。

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③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

诏征为九真太守。

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

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

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④拜武威太守,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

延收绀系子,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

延即发兵破之。

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

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

延至,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

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

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

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为以河内太守。

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传》)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省诸卒省:裁减B.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宦:做官C.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籴:买卖粮食D.皆以年齿相匹匹:匹配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B.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C.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D.光武引见,赐马杂缯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延礼贤下士,宽厚待人,郡中有才能的人都乐意为他所用。

龙丘苌隐居不仕,任延以仁义之举感动了他,使他主动请命。

B.任延治政有方,善化边俗。

任九真太守期间,他教民田作,教民婚嫁之礼,使百姓由贫困走向富裕,由野蛮走向文明。

C.任延处事果断,赏罚分明。

田绀父子为乱,他发兵破之;外族骚扰,他遣良卒驽马把守要害之地,保证了治内的社会安定。

D.任延功绩卓著,但也曾两度贬官,一次是在九真太守任上,因为患病耽搁了征诣洛阳的行期;一次是做武威太守时擅自诛杀羌人被贬。

参考答案1.D(A.玼—疵、谕—喻、彩—采B.锁—琐、至—致、玩—顽C.蜷—绻、缉—辑、愁—筹D.拘—据、朔—溯、消—销、练—炼)2.D(A.胼手胝足:手脚都长了茧子。

B.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成分复杂。

C.穷形尽相:形容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D.漱石枕流:喻隐居生活。

)3.D(A 句式杂糅,这个句子可以说成“参赛者大多是中学师生”,也可以写为“参赛者以中学师生为主”。

B句搭配不当。

C句“短促而悠长”不合逻辑。

)4.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5.C(“农业的高度发达”不确切。

原文说的是玛雅人主要种植玉米的农业生产和较大规模的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很大,面临干旱时就会显得很脆弱。

)6.B(“得到了确认”在文中没有依据)7.C(A.第二段“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中所说的7000年,应是迄今为止的统计时间。

B.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在公元9世纪。

D.推断错误,干旱并不是玛雅文明衰落的唯一原因。

)8.C(“籴”应为动词“买进粮食”之意)9.D(“引见”现代汉语是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这里是邀请相见之意。

)10.C(“驽马”指劣马,跑不快的马,与文意不符。

)[译文]任延字长孙, 是南阳郡宛县人。

更始元年, 因为任延是大司马的属官, 被任命为会稽都尉。

当时天下刚刚太平, 道路还没有畅通, 到江南避乱的人都还没有回中原, 会稽郡堪称士人荟萃之处。

任延一到会稽郡, 就聘请品行高洁的人如董子仪、严子陵等, 用对老师和朋友的礼节恭敬地接待他们。

下属官吏中生活贫穷的, 他就用自己的俸禄支助他们。

又精简了郡中的士卒, 让他们去耕种公家的田地, 来周济极端贫困户。

建武初年, 任延上书希望告老还乡, 他回到了朝廷。

朝廷任命他出任九真太守。

九真郡的民俗以打猎为业, 不知道用牛耕种, 百姓向交趾郡人买粮食, 往往搞得很困顿。

任延就命当地人铸造耕田农具, 教他们开垦荒地。

当地的田地一年一年地开拓, 百姓们富足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