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第二期)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应用(第二期)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分布规律 递减 从低纬向高纬____
海陆热力性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 高 海 低 、冬 质的差异 季陆低海高 地形 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 低 温___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高 ,寒流经过的海区 气温___ 低
洋流
[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 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五、等温线考点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气温 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特殊地区气温分布的特征,并能够找 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1.等温线的读数
(1)弯曲的判读规律: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 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 值低,凸低值高”。(高高低低法则)
24℃
【解析】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 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表明受 到海洋的影响。
【参考答案】B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1) 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 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 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 (月)陆(向)北(弯曲)。 (2) 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 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3) 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 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
A
(1)纬度低 (( 1)纬度低 2)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2)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A处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布处,说明气温 高形成的原因。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分布规律 从低纬向高纬____ 递减
海陆热力性 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 高 海 低 、冬 质的差异 季陆低海高 地形 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 低 温___ 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 高 ,寒流经过的海区 气温___ 低
等温线图判读和应用
一、气温
(1)陆地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差 出现时间 值 日出
出现时间
日 变 化 年 变 化 14
变化差异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
日 较小 约 时 前后 较 ____, 差 沿海地区日较差____ 1 北半球7月 北半球 7 月 年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 较 南半球1月 南半球 月 差 沿海地区年较差小
B
C 25℃、26℃ D 23℃、 26℃ ⑵ M处地形为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盆地 C
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北半球
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南半球
【例】下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北
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其影响因素
(2)闭合的判断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中甲处 数值大于26℃,小于28℃。(30℃等温线在图示区域没有画出 来,但根据气温的纬度分布,向南应大于28℃)
【例】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地的气 温为 ℃,E地的气温约为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温线图,完成:
N
⑴图中N处的等温线数值可能是: A 23℃、 24℃ B 24℃、 25℃
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 海洋),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 别是 D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 处为海洋),回答1—2题。 2.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B A.0℃ B.-5℃ C.2℃ D.-8℃
综 合 练 习
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 答 1.该图表示月份是 B A 7月 B l月 C 10月 D 5月 2.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 要原因是 B A 海陆分布和降水 B 海陆分布和地形 C 地形和大气环流 D 暖流和地形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 20℃等温线, 回答3一5题。 3.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4.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面状况 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与纬度方向基本一致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
度不同 地形、地势
脉走向平行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
城市热岛效应(高温)
【例5】右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 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8℃ 26℃
B
A
D
6.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C A.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冬季 D.南半球 夏季 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在10℃以下 B.P处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350
8.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K表示1月份某局部地区 20 º C 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 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K曲线西半段走向是 (K1 还是K2)曲线,说明理由..
5、等温线的平直与曲折
—地表状态
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 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6.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 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1) 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 夏季大。 (2)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 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 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陆地表面形态复杂, 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4)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 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4、等温线局部小范围闭合
(1)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0℃ 2℃
中心气温较低—山地
中心气温较高—盆地
18℃ 10℃
(2)城市热岛效应:
25℃
22℃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规律: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判断图中各点数 值: A点:只能等于4 或 8; B点:8<B<12 或0<B<4;
C点:4<C<8
乙 K1
60
40
2
○P 甲 ○ K2 Q
Kº 20º C等温线西半段由于受山地和寒流的影响, 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2分)
9、2月的水温与8 月的水温相比较, 水温梯度最大的是 ( 2月 )月,请 简述你的判断依据 及主要的形成原因。
2月代表冬季水温的变化情况。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我国近海地区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白昼 长度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变短;而冬季风对北方近海海 域的影响又远大于对南部海域的影响,这又加剧了南 北的温差(或:8月代表夏季水温的变化情况。夏季, 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近海海域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 增加而递减,而白昼长度却随纬度的升高而变长,这 样减少了水温的南北温差)
等温线特征 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 气温比同纬度 低,等温线向 同纬度 低纬凸出 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 高,等温线向 高纬凸出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同一纬度,气 海陆分布(海洋面 温差别小 高原、山地的 气温较低,平 地形(地势高低) 积广阔)
原的气温较高
寒流经过气温 降低;暖流经 过气温升高 洋流
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观察全球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具有怎样的特点?南北半球存在怎 样的差异?
1.气温的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 因素
等温线特征 全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 球 平行
气温分布规律
无论7月还是1月, 气温都是从低纬 太阳辐射( 纬度因素) 向两极递减 海陆分布、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等温线较曲折。1月 在同一纬度上,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北 冬季大陆比海洋 南 ( 低纬 ) 凸出;海洋 半 冷,夏季大陆比 上则向北 ( 高纬 ) 凸出, 球 海洋热 7月正好相反
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 说明了什么?
季 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 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 遍高温、南北温差 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 不大 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 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夏 青藏高原和天山、 季 大小兴安岭等山地 地势高 气温偏低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 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太阳辐射强
洋流
[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 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三、等温线图 —在地图上,把温度相同的地点连接 起来的线 等温线不相交; 特点 同线等温; 相邻的等温线相差的数值相同或为零。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