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研讨会发言稿

中考生物研讨会发言稿

中考生物研讨会发言稿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下生物考试的大背景,语数外思品历史、物理化学由河北省组织命题考试,生物是独立考查科目,手里仅有的资料就是(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这不是我们作为生物老师的劣势,而是我们的优势。

下来我从轮廓上分析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考查的内容是一级主题10个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生活。

二级主题22个。

从教育科学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是在考查内容上无增减。

在考试形式上应以“有效培育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高考改革对接工作。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一、题型题型比较稳定,今年的题型还是两大类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个,每题一分共15分。

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共15空每空一分共15分。

题型还是以文字描述题为主,同时结合实物图、数据图、抽象概括类图形。

希望各位老师能从整体的高度审视这份中考卷,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把这张卷的布局贯彻给学生,让学生进入考场考试的时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做到有底气有自信的面对中考卷。

二、考点和分值变化态系统 生物圈是 18 色植物 中的人 出人的食物来 日一 级 二级主题17 年 分16 年值分 值15 年分 值科学探 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1 2 1 1/2 2 生物体 的结构 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 23 111、6 23 14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生 物 与 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组成生环境4193183人类与其他生物的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 生生 物 圈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 中 的 绿 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 的重大作用源与环 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 量供给生 物 圈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人体通过神经系统 和内分泌系统调节 817 17 19 19 19191 12 1 1 117 171418 1 4 1416 5 5517/11154 1 1151人是生物圈中的一 员动物的运 动 和 运动和行为 行为生 物 的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发育 和 遗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61116114 51016 114919144/5/13/9/109/11生 物 的 生物的多样性 多样性51536/7/8/12 4生物起源和生物进生 物 技 化常生活中的生物 术 技术和现代生物技7 14 1 1 8 1 12/13 213 142 1选择健康度过青春健康生 期 12 1 活传染病和免疫1514 1 10 1 综合2/52从题型看15-17年试卷涉及知识点全面,知识点覆盖率17年86.36%、16年86.36%、15年86.36%。

下面我重点强调两方面:一个是分值上升的知识点,希望各位同仁引起重视,1、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全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分值变化:3分→3分→4分2、生物的多样性分值变化:4分→3分→5分第二点是分值较大的知识点.1、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人来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18题(15年)→19题(16年)→18题(17年)3分3分4分2、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要考查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题(15年)→17题(16年)→17题(17年)1分4分3分3、生物圈中的人11题15题17题(15年)→18题(16年)→19题(17年)5分4分4分4、生物的生殖、发育和变异9题19题(15年)→10题16题(16年)→11题16题(17年)5分5分5分5、生物的多样性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起源和生物进化6、7、8、12、13题→8、9、11、15题→4、5、7、9、10、13题5分4分6分这五个知识点总分值高达20分,所占分值比例为67%:其中1、2、3、4均以填空题形式出现,生物的多样性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这就要求我们各位老师一轮复习全面练,二轮复习重点练,对于必考知识点,高分知识点反复练。

最后以历年中考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中考题的题型、分值、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

30分虽然不多,但是也能决定学生的升学命运,本着对学生前途负责的精神,我们美味生物老师要深挖每节课的效率提前备好课,结合本校学生特色,找出最好的战略战术,争取中考的最后胜利。

第二部分了解一下目前国家大的教育方向和政策一个是中考改革,一个是核心素养一、中考改革中考改革势在必行,确定的是2019年河北省不再统一组织中考,将中考工作的组织下放到各市。

当然在目前公布出来的是体育分值加大,不再培养体育特长生。

关于其它科目改革细节以即将发布的改革细节为准。

不再揣测,细节发布之后再解读。

望各位同仁做好心理过渡。

二、核心素养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并将制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纳入新课程标准中。

所以身为中学生物教师应深人研究生物学核心素养与中学生物课程及教学的关系,关注其内涵及其维度,理解理论的精髓,落实教学改革与实践,回归教育本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需求应具有的必备能力和品格。

没有理论走不远,只有理论走不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反映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长期、逐渐的积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核心素养的要求整合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落实到情感与价值取向的引导中。

中学生物学课程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态度、建立参与社会事务的责任感等方面。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

这一目标指向为高中生物课程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开拓了广阔的教学实践空间。

教材文本、探究实验、现实生活、自然环境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而生动的载体。

教师用好这些教学素材,生物课堂就会成为滋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生物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下面重点讲一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走向1、如今提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教学以学科为载体全面“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突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目标。

2、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为主转成以学生全面自主学习为主,主要考虑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以教师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通过课堂教学来发展学生的, ““核心素养”。

如今强调尊重每位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声音,一个进度,一种 方法,一个要求。

而是考虑并尊重每位学生的爱好和程度及“学科素 养”的发展。

3、原先只是按大纲、教材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

如今要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鼓励学生责疑问难、独立思考。

要求教师在课堂情景中围绕多元教学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即时生成超 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挑战。

4、原先教师通过教学“指引和示范” 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如今进一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主动养成。

面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教学不仅仅再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学习策略的 指引,合作学习的组织,探究性学习 参与指导,创新的启迪, 生成 性课堂资源”感知、扑捉、应用、提高、升华等等。

5、原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积极思维;如今已深入到设置典型情景,提倡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

教学情景创设的设计,合作小组的组合字,探究性学习的深入,问题解决的参与、知道、引领等方面,无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而言无异于----重构和再生。

6、原来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师生合作方式,学生仍是配角。

如今要求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发展性核心素养。

7、原先只是由教师即时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评价反馈调节。

如今由学生作自我评价和调控,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等作出综合评价。

8、原先提及挂图、模型、演示或多媒体运用;如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不仅广泛应用,还提出了“合适”与“必须”的更高要求。

9、原先教学效果评价仅仅关注当堂反应、当堂检查和直觉印象;如今关注学生“潜能发挥”是否有利于提高“后续学习水准”-----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

素养是人们基本生活之需,而核心素养则是优质生活之需。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形成的解决问题,学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的素养和能力。

养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思想,是学生在生物课程中获得的终身收益的学习成果。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有效的教学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