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的简化

汉字的简化

汉字的简化,也如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具有双面性,其中好处有三点:1、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书写简化可以省略了好多繁琐的笔画,节省了书写的时间。

2、汉字简化后,更具有时代美感。

3、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即使简化了,也并没有损伤汉字的此项功能。

更何况,许多汉字的无论是读音,还是外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即我们常说的形近字)。

例如:“叟”,读“ sou”,与此字有关的汉字除了“瘦”字读“ shou”之外,其余全读"sou" 音,便于识记。

当然,不妥之处在于:1、汉字中有好多形声字,一旦汉字简化后,字义就容易令人费解。

如:“江”字本身是形声字,但是,如果按照偏旁部首去断定该字的读音以及造字方式的话,就很难知道该字是形声字。

2、汉字的繁体字,同样也具有古典美。

我国的汉字和国画是不分家的,看到一个美丽的繁体字,其实,本身就是一副完美的国画。

令人心生敬意。

如“丽”是“丽”的繁体字,我们能说这个字不美吗?3、汉字中有好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如“日”“月”“旦”“采”,看到这个字,就知道该字是什么意思了。

望文生义,即是这个道理。

有关汉字简化的诸多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简化汉字是对文化的极大之破坏。

1、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

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

2、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

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所谓大势所趋,追究其根源,仍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