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晶体教案

分子晶体教案



第三章第2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分子晶体
霍城县江苏中学:张林莹
第三章第2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1课时分子晶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分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
(2)了解分子晶体的特征,初步学会分子晶体类型的判断及分子晶体的性质比较;
(3)了解CO2分子的晶体结构模型。

2、过程与方法:
把分子晶体从组成、作用、性质的等角度展开讨论,对比,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冰、干冰的物理性质的相关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教学重点:分子晶体的概念;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氢键对冰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新课讲授:
【引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
我们的语文书上有很多描绘冰的诗句,那我们的化学上也有“三
块冰”,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块冰的奥秘来认识分子晶体
思考:加热冰、碘、会有什么现象?
讲解:加热冰会融化、加热碘会升华,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冰和碘的共性是熔沸点低,构成他们的微粒是分子,而构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像这样的一些物质被称为分子晶体。

【板书】第三章第2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1课时分子晶体
一、分子晶体的相关概念
概念: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或者说,只含分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其中包含了:1、构成微粒:分子
2、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1)分子内:共价键
(2)分子间: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而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了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3、分子晶体物理性质的共性:熔、沸点低,易升华、硬度小、通常晶体不导电、固态、融态不导电,有些在水溶液中可导电。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晶体是不是分子晶体?
【板书】判断方法
(1)看构成晶体的微粒种类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看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或硬度)。

【议一议】以下晶体中哪些属于分子晶体?
NH3、H2SO4、C60、Cl2、C(金刚石)、SO2、SiO2、乙醇、冰醋酸
【讲解】判断标准----只含分子
【问】以上属于分子晶体的物质属于哪些类别?
【板书】常见的分子晶体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H2O,NH3,CH4,HX
(2)部分非金属单质:X2,P4,C60 ,稀有气体(金刚石、Si等不是)(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CO2,SO2,NO2,(常见除SiO2)
(4)几乎所有的酸:H2SO4,HNO3,H3PO4
(5)绝大多数有机物:乙醇,冰醋酸
【活学活用】
1.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NH3、H2、C10H8
B.PCl3、CO2、H2SO4
C.SO2、SiO2、P2O5
l4、Na2S、H2O2
【问】如果给出几个分子晶体,如何判断这几个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相对高低?
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点,用于判断分子晶体熔沸点的相对大小: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卤族元素的氢化物
2.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例:
一氧化碳和氮气
3.同分异构体之间,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例:正戊烷和新戊

4.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判定。

S > L > g;例:水和氟化氢【活学活用】
下列物质,按沸点降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F、HCl、HBr、HI
B.F2、Cl2、Br2、I2
C.H2O、H2S、H2Se、H2Te
D.CI4、CBr4、CCl4、CF4
【解析】A、C中HF和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反常;
对结构相似的物质,B中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D中沸点依次降低。

展示图片:北极,引入第一块“冰”—由水构成的“冰”
阅读教材P65-66,思考问题
1、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有几个紧邻的分子?他们是什么样的空间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排列?
2、为何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为何水在4℃以下,热缩冷胀,在4℃以上热胀冷缩?
【讲解】冰的晶体结构,1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水分子,为什么是4个,而不是5个、6个,因为水分子之间是以氢键相连的,而氢键具有饱和性,为什么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增大了呢?因为氢键具有方向性,导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有很大的空隙,体积会增大。

像这样的分子之间具有氢键,且每个分子周围有4个相同分子的排列方式,我们称为分子的非密堆积。

【问】为何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为何水在4℃以下,热缩冷胀,在4℃以上热胀冷缩?
学生回答。

展示干冰图片,引入第二块“冰”—“干冰”
从干冰晶胞中,大家可以看得出来,C-O键属于分子内的共价键,而CO2与CO2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那么:
(1) 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O2分子
(2)每个CO2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O2有12个
像这种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我们称为分子密堆积。

我们书上也有两种分子密堆积的分子晶体,O2和C60
【过渡】
从这两种分子晶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板书】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1)密堆积——只有范德华力
这类晶体每个分子周围一般有12个紧邻的分子,如:C60、干冰、I2、O2。

(2)非密堆积——除范德华力,还有分子间氢键
氢键具有方向性,使晶体中的空间利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

如:
HF 、NH3、冰
(3)分子晶体中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展示可燃冰图片,引出第三块“冰”—“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理想可燃冰化学式8 CH4·46 H2O,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进而形成笼状多面体,把天然气分子包裹在里面形成可燃冰。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石英
B、硫磺
C、干冰
D、食盐
2、(多选)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距离
D、分子间的氢键
3、下列分子晶体:①HCl ②HBr ③HI ④CO ⑤N2⑥H2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⑤④⑥
C.③②①④⑤⑥
D.⑥⑤④③②①
4.如图为甲烷晶体的晶胞,根据图形回答:
(1)每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甲烷分子。

(2)此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的原因是:
【作业】如果你是分子晶体,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冰”作为切入点创设三个教学主题情景,从生活出发认识晶体,从晶体的角度学习化学。

使学生牢固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氢键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第一块冰第二块冰分析分子的排列方式;非密堆积和密堆积两种,第三块冰拓展学生的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