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1放大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 开发计算机程序B. 观察植物的花C. 修理精密仪器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A. 凸度B. 材料C. 面积3.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1号大B. 2号大C. 3号大D. 一样大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A. 相同B. 大C. 小5.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A. 比实际的鱼小B. 比实际的鱼大C. 没有变化6.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B.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C. 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 较清晰的图像B. 许多点状物质C. 许多条状物质8.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9.()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格罗斯泰特B. 牛顿C. 培根10.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B.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C. 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11.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 C.二、判断题12.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14.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15.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16.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7.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18.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三、填空题19.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________琢磨而成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________ 设计制造的。

20.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1.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2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3.在使用放大镜时,既可以________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________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甲);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________,移动________,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如图乙)。

24.借助________观察到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画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四、综合题25.科学探究题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纸、筷子、一杯清水、一张报纸。

实验过程:①把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子上,用筷子在上面滴一个水滴(直径约5 mm)。

②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滴看报纸上的字。

实验结果:________原理:________26.放大镜怎么样使用?27.说一说从侧面观赏圆形鱼缸内的鱼时,看到的鱼为什么比实际的鱼大。

答案解析部分一、<b>选择题</b>1.【答案】A【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放大镜的帮助。

【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

2.【答案】A【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3.【答案】D【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和放大镜的直径无关。

本题放大凸度是一样的,所以放大倍数也一样。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4.【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放大的越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相反,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物体放大的越小,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看到范围的关系。

5.【答案】B【解析】【解答】圆形的鱼缸是凸的,里面装了水,它具有放大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6.【答案】A【解析】【解答】肉眼只能看到昆虫等大小般的物体,无法看到更多的东西,而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让人们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在同样的环境下,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更多。

【分析】肉眼最多只能观察到虫子左右大小的物体,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

7.【答案】B【解析】【解答】用放大镜去观察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的屏幕,会看到很多点状的物质,是物体的三基色造成的散装光束。

【分析】放大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清的很多微小物质。

8.【答案】C【解析】【解答】A.平面镜不具有放大作用,不符合题意。

B.凹透镜不具有放大作用,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巨涌放大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其放大的倍数与其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9.【答案】C【解析】【解答】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历史。

10.【答案】B【解析】【解答】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和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都是凸而且透明的,具有放大的功能。

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虽然透明但是不凸,没有放大功能。

【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11.【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二、<b>判断题</b>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人类看清世界的物体主要是依赖眼睛,但是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有限,一般只能看到以厘米为单位的微小物体,最好的也只有几毫米大小左右,如果想看到原子、分子之类更加细小的物体,需要借助于显微镜的帮助。

【分析】人们用肉眼只能看到昆虫大小般的物体,借助于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或者微生物。

1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透明水晶的特点是中间厚,两边较薄,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用来放大物体进行观察。

【分析】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制成。

最早使用的透镜是透明水晶制作而成。

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具有凸透镜的结构,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1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放大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属于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

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17.【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是放大镜的凸度,与放大镜本身的大小无关。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

1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近视镜不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近视镜属于凹透镜,具有分散光线的作用。

三、<b>填空题</b>19.【答案】水晶;培根【解析】【解答】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历史。

20.【答案】凸;放大【解析】【解答】放大镜属于凸透镜,能够放大所看到的物体,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能够看到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分析】凸透镜对物体有放大功能,两个凸透镜叠加在一起可以制成简易的显微镜。

21.【答案】厚;薄【解析】【解答】放大镜是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特点。

22.【答案】透明;厚;薄【解析】【解答】放大镜(凸透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镜片比较厚,两边周围镜片相对而言较薄,这样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都可以被当作放大镜来进行使用。

【分析】重点掌握放大镜(凸透镜)的物体形态,这是考察的常考点。

23.【答案】观察对象;距离;物体;人眼;眼前;物体【解析】【解答】在使用放大镜时,可以通过移动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来寻找最合适的观察点,即物体最清晰的位置。

【分析】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可以放大物体,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到物体精细的结构。

24.【答案】放大镜;红;绿;蓝【解析】【解答】电视机显示屏的画面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

【分析】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黄、品红(或者叫洋红、紫)、青。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四、<b>综合题</b>25.【答案】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是放大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解析】【解答】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放大镜,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结构和作用。

26.【答案】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解析】【解答】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7.【答案】解:圆形鱼缸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的特点,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所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

【解析】【解答】圆形鱼缸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的特点,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所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

【分析】圆形鱼缸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特点,属于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

(1)身体很小、能飞会动的小虫子都可以被称为昆虫。

( )(2)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 )(3)在放大镜下观察苍蝇的眼睛,我们发现苍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