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内外部沟通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公司与内外部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内外部信息沟通的控制。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公司内外行政信息的沟通。

3.2品管部负责内外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处理)、仪器校验机构信息的沟通.
3.3技术部负责对内外技术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沟通.
3.4销售负责对顾客信息的沟通.
3.5车间负责对供、销部门、技术部信息的承接与反馈。

3.6车间负责,同时与设备制造厂商保持信息沟通。

3.7供应部负责对供应商信息的沟通.
4.工作程序;
4.1沟通方式;
公司内外部沟通方式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会议、简报、调
查表、宣传栏、电话、上网、登报、及拜访等。

4.2沟通的内容:
4.2.1 内外行政信息;
4.2.2 内外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处理)、仪器校验机构信息;
内外技术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要求);
4.2.3
4.2.4 顾客、供应商信息;
4.2.5 设备制造厂商保持信息及部门间信息;
4.3 沟通的频次:
4.3.1 内外行政信息沟通:
4.3.1.1公司管理干部办公例会每周2 次.
4.3.1.2每年年底办公室调查各部门员工培训需求一次.
4.3.1.3保持与当地政府机关的经常联系,及时发布政府的通
知及相关决议精神、公司的公告等。

4.3.2内外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处理)、仪器校验机构信息的沟通:
4.3.2.1对内外质量信息的沟通应有及时性.按< 检验和实验

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执行.
4.3.2.2仪器校验机构信息的沟通,按《测量和监控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4.3.3内外技术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沟通:
4.3.3.1内外技术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的沟通应及时,按<工程变更控制程序>执行.
4.3.4顾客、供应商信息的沟通;
4.3.4.1顾客、供应商信息的沟通应及时,按<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顾客要求管理程序>\<顾客财产管制程序>\<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执行.
4.3.5设备制造厂商保持信息及部门间信息沟通;
4.3.
5.1与设备制造厂商信息沟通按<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4.3.
5.2部门间信息沟通按<生产控制程序>\<制程控制程序>执行.
4.4 沟通的实施:
4.4.1内外行政信息沟通
公司每周进行管理干部例行会议,由管理者代表组织,针对公司现有状况
进行讨论, 提出改善办法.
每年年底办公室调查各部门员工培训需求一次,结合公司培训需求,汇总成<年度培训计划>呈管理代表审批.
保持与当地政府机关的经常联系,及时发布政府的通知及相关决议精神、公司的公告.积极参加政府机关号召的活动,并将精神传达到公司员工;严格执行公司决定,做好解释与善后工作.
4.4.2内外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处理)、仪器校验机构信息的沟
通实施按本文件4.3.2.1~4.3.2.2 执行.
内外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投诉的处理)沟通实施流程如下:
A 异常报告时机:
A. 1 当发现制造过程有质量状况异常时,权责人员均应立即通知品管
部人员。

A. 2 品管部人员应随即检验,并确认质量异常状况,确认发生异
常时,应填写“零件返修通知单”或“废品通知单”,送车间
处理;反之则继续生产。

A. 3 不论顾客是以任何方式提出抱怨及反应问题时,由销售人员依
其所反应内容性质填写“信息反馈联系单”交品管部门处理。

A.4 当顾客在检验或使用本公司所交产品,发现质量问题需退货时,通知本
公司销售部;或当本公司各单位,于接获顾客退货信息时,应立即
转告销售部,销售部填写“信息反馈联系单”交品管部门处理。

A.5 销售接获顾客退货信息时,应立即主动与顾客联系产品退回事宜,以及是
否影响顾客生产、交期等事项。

A.6 统计技术超过管制界线时,须由统计单位提出异常处理。

A.7 进料检验不合格时,将不良情况注明于“外协零件送检单” 交由供应
部处理。

B异常纠正措施:
B. 1 对已制成产品及制造中半成品,由车间人员会
同品管部人员执行全检,良品可继续使用,不良品
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B. 2 由品管部人员迅速研究判定异常现象与原因,
并交由责任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得请技术
部门及相关单位协助)。

B. 3 纠正措施实施后初期制品,必要时应会同技术
部人员,依据首件检验规范进行确认检验,合格后
方可继续生产(不合格时得请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对策)。

品管部人员另须于“ 零部件检验原始记录”上填写
确认结果。

B.4 如为严重影响质量异常,且无法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时,应由品管部主管决定停止生产, 至获得解决
方案时,方可再行生产。

B.5 品管部人员针对异常处理,有责任调查可能原因,并
尽可能进行数据分析,以确认责任单位及异常之原因。

B.6 责任单位应针对异常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实施,车间、技术部门亦有责
任协助对策订定及改善执行。

C.预防与效果确认
C. 1 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应利用培训、统计、会议、品管手法,由责
任单位记入相应记录表单上,经品管部主管审核,责任部门执行
改善,品管部予以追踪确认,并除该件外再抽查其他有无异常情
况。

C. 2 确认完成异常处理,品管部应记录于相应记录表单上,并经管理
代表核示该对策之有效性。

D.标准化:
D. 1 若因异常改善而须
修订制程作业标准或相关文件,但修订正式文件尚未发行前,所有有关制程作业标准修订,得依ECN 发行。

D. 2 正式制程作业标准修订,应于改善对策确认有效后,一个月内由原
制订单位修订制程作业标准, 经核准后依[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
规定,正式发行。

D.3 修订后之旧版标准,应由信息中心收回销毁。

E 各类记录表单上须列序号以管制,由信息中心保存。

F.有关D与E情况,必要时得在管理评审会议中由管理代表提出报告说明。

4.4.3内外技术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要求)沟通的实施办
法:依据本文
件4.3.3.1 执行.
4.4.4顾客、供应商信息沟通的实施,依据本文件4.3.4.1 执行.
4.4.5设备制造厂商保持信息及部门间信息沟通的实施,依据本文件
4.3.
5.1~4.3.5.2 执行.
4.5沟通的管理:凡沟通的信息必须准时传达到位,因沟通延误影响工作,追究沟通
者的责任.
4.6沟通后产生信息的处理: 所有沟通后产生的信息必须
得到限期处理.4.5 及4.6 要求列入内审时部门的必审项,并
于管理评审会议上提报审查.
4.7记录保存:
质量记录由各部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
5.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

6.质量记录:
6.1零部件检验原始记录D-05-05-03-01-01
6.2外协零件送检单D-05-05-03-02-01
6.3信息反馈联系单D-05-05-03-03-01
6.4零件返修通知单D-05-05-03-04-01
6.5废品通知单D-05-05-03-05-01
信息反馈联系单
文件编号:B-05-05-03-01 类另U :
D-05-05-03-03-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