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目录第一章煤炭行业发展环境 (3)第一节宏观经济 (3)第二节世界能源情况 (4)第三节相关行业情况 (4)第二章煤炭行业政策环境 (10)第一节政策动态 (10)第二节煤炭安全 (10)第三章煤炭行业运行情况 (13)第一节煤炭生产 (13)第二节煤炭销售 (14)第三节煤炭运输 (15)第四节煤炭库存情况 (18)第五节煤炭出口情况 (20)第四章煤炭市场趋势 (22)第一章煤炭行业发展环境第一节宏观经济2005年1月,全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主要煤炭消费行业相关产品产量的大幅度上升。
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44亿元,同比增长20.9%,如果扣除去年1月春节放假因素的影响,按日均水平计算,增长8.9%。
2005年初,中国经济顺利完成了了第三次宏观调控,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对今年实现经济“软着陆”都表示出充分的信心,认为一方面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另一方面投资调控总体上仍继续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这将保证中国经济实现平稳着陆。
2005年,我国将采取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土地和信贷仍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的两道闸门。
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央行仍然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地实行适时适度放松或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措施。
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使实施了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宣告隐退,赤字财政将向收支平衡的财政过渡。
通过“双稳健”政策的实行和对土地及信贷的控制,2005年预计GDP增速将保持在8%至8.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8%左右,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
但由于2004年动用了行政手段通过土地和信贷控制投资,2005年弱化行政手段后,投资偏快的趋势还可能出现。
同时,能源也仍然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煤炭在2004年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有限。
第二节世界能源情况美国能源信息署在2004年4月的《国际能源展望》中,对世界能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2025年的24年期间,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增长率可能约为1.8%,其中中国在2001~2025年期间总能源消费平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5%,远高于全球平均值;预测石油及天然气仍是未来25年增长最快的能源。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煤炭价格继2004年劲升至纪录高位后,2005年还将继续走高。
在全球能源价格的影响下,中国2005年煤炭市场价格可能继续处于高位状态运行。
第三节相关行业情况一.电力行业1月份,全国发电量完成19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3%;其中火电完成1650.5千瓦时,同比增长27.8%。
电力直供电网煤炭消耗4030.2万吨,比上月略有下降,下降1.02%;同比增加680.9万吨,增长20.33%,增幅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
2005年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电力供应仍然较为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27日表示,今年中国电力供应偏紧状况仍难根本缓解,最大电力缺口估计在2500万千瓦左右;华东仍然是今年最缺电的地区,缺口预计为1200万千瓦;华中地区在缺水季节电力缺口也会比较大。
他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煤电油运仍将处于总体偏紧状态。
尽管2004年新增发电机组(4930万千瓦)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但受煤炭资源、交通运输和输变电能力制约,电力供应偏紧状况仍难以根本缓解。
入冬以来,全国电力供应再度趋紧。
去年12月份全国拉闸限电的省份由11月的16个上升到20个。
部分电厂供煤不足,存煤下降较快。
去年12月末,直供电厂存煤仅有1099万吨,比上月末减少112万吨。
朱宏任表示,国家将采取措施,缓解电力紧矛盾。
充分运用价格杠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提前做好电力迎峰度夏的各项准备,稳定电煤的供应渠道,积极推动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和余缺调剂等。
2.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2005年我国将清理违规电站项目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今年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各地违反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未经批准大规模建设的电站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据了解,对于违规在建电站项目,特别是未完成土地征用、环境评价、银行贷款评审手续,取用地下水作为发电用水,煤炭、运输不落实的项目。
国家要求电网企业不得为其接入系统;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不得为其提供贷款;国土管理部门不予审批用地,已批准的要收回土地使用权;交通运输部门不予安排运力或铁路接轨;设备制造企业不予供应设备。
与此同时,对未经国家批准或核准、未经充分论证、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电站项目,要立即停止建设,进行认真清理。
对已经投入运行的违规电站项目,要区别情况,认真清理,严肃处理。
在这些项目中,对违反产业政策、不具备环保和用水等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停止运行并做好善后工作。
此外,对符合建设运行条件或整改后符合建设运行条件、经论证可保留的项目,要采取有区别的价格政策,将价差收入上交国家财政。
3.电价审批权将逐步赋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力监管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为了加强电力监管,规电力监管行为,完善电力监管制度,制定《电力监管条例》是十分必要的。
会议决定,《电力监管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关于《电价形成机制与电价监管》课题研究的最终报告认为:将电价审批权应逐步赋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主要理由有:使中国电价审批机构的安排与国际惯例一致。
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电力监管机构拥有电价批准和制定权;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供其所需要的最重要工具,使其监管规则和程序得到顺利执行;促进电价制定程序的透明度和可说明性;为潜在的投资者提供熟悉的、可接受的监管程序,使其对市场风险有明确的认知;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处于电力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平衡的位置,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机会,使其以合理的价格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
4、电力价格将进行调整煤电联动方案已经出台,2005年初可能调整火电价格。
据数家上市发电企业的消息人士透露,、、等地的省政府已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递交了提价方案,提价幅度最高将达10%。
预计政府将在未来2个月之允许发电企业上调电力价格。
业人士称,预计政府将在未来2个月之允许发电企业上调电力价格,以弥补煤炭价格上涨造成的发电成本增加。
二.钢铁行业1月份,冶金行业生铁产量完成2343.4万吨,同比增长28.8%;粗钢产量完成2509.5万吨,增长24.3%。
冶金重点钢厂煤炭消耗570.44万吨,比上月下降2.86%;同比增长4.13%。
焦炭产品产量1698.5万吨,增长35.7%。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受到2004年4月份以来的宏观调控的影响,使钢铁行业利润增势明显减缓,目前已基本回归合理区间。
钢铁行业2005年保持利润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
据业人士预计,2005年全国工业利润将继续增长,但与2003-2004年40%左右的增幅相比,会有明显回落,全年增幅约在20%左右。
2005年国钢材价格将由前两年的需求拉动型上涨为主向成本推进型上涨为主转变,钢材价格将继续稳中有升。
2005年钢铁行业利润增幅将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但增幅将明显低于2004年60%以上的水平。
三.建材行业1月份,建材行业水泥产量完成5461.1万吨,增长20.5%;平板玻璃完成2503.4万重量箱,增长8.6%。
在建材行业中值得关注的是,水泥等行业将成为今年环保总局重点查处对象。
2005年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在京通报并停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13个省市的30个开工项目,其中27个是开工的电力工程。
环保总局并对被通报的违规工程处以最高20万元的处罚。
据环境监察局善荣副局长透露,除电站以外,今年环保总局还将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一窝蜂”的大小违反环评项目等重点行业作为重点查处对象。
另外,环保总局将和6个有关部门,特别是监察部联合,除了加大违规电站、环评不合格单位的整治力度外,还把严查排污企业以及没有审批就上马建设的企业设为一个专项,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四.化工行业1月份,化学肥料产量329.6万吨,增长12.4%。
在化工行业中值得关注的是,煤炭在化工行业应用前景看好,发达国家近年来加快了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步伐,使煤炭的应用前景变得亮丽起来。
国最大的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和国最先进、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20万吨/年ABS装置在化学工业区动工兴建。
1月5日,正邦集团和比兰德投资管理公司投资50亿元在兴建大型煤化工项目在举行签约仪式。
第二章煤炭行业政策环境第一节政策动态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表示,2005年将要公布的能源规划总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总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效率接近上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能源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供应服务体系,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工业宏观调控体系、法规体系、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和企业体系,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要建13大煤炭基地,大力开发水电,建12大水电基地。
西气东输已经完成,今后还要建设原油、天然气管道。
第二节煤炭安全自2004年10月以来,短短的四个月,连续发生三起矿难,五百余条矿工的生命永远消失。
2004年10月20日,省煤业集团公司大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一百四十八人死亡,三十二人受伤。
2004年11月28日,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事后宣布,“11·28”事故是我国自1960年龙山庙煤矿死亡187人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之后,44年来我国煤炭行业最大的一起安全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沉痛。
2月14日15时3分,矿业集团公司家湾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事故,到2月16日止,遇难者人数达203人,尚有12人下落不明,另有22人受伤,已送往医院救治。
从现有资料看,这是国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矿难,损失超过不久前的家山矿难,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再次占据了政府和公众的视线。
来自新华社的统计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28起,平均50天一起。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煤矿的管理者忽视了安全的需要。
但实际上,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安全敌人,而应该成为安全的保障。
中国煤炭企业为安全所付出的代价太低,是造成重大事故频仍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