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学习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四、现代学习论的发展
(一)信息加工论(加涅) 学习的过程:信息储存、认知过程、元认知 学习的阶段(8个):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 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 段、反馈阶段。 (二)建构学习论(皮亚杰、布鲁纳) 1、几种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 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2、在课堂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教学 对话。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1、学生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意义学习与机械 学习 实现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1)学生有意义学 习的倾向;(2)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3)学 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3、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的分类(材料): 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 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 (一)含义 广义:引起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 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加涅) 1、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 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2、学习内容: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 范学习
二、关于联结学习的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1)泛化:对相同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例:学生学字词初期常出错,对生字掌握不准,是刺激 泛化的表现。 (2)辨别 (3)消退 (二)操作条件作用 1、桑代克的主要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1)斯金纳认为个体行为分: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2)强化:正强化—给好刺激;负强化—去厌恶刺激。 强化—加强行为;惩罚—抑制行为。
(三)联结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补) 1、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喜欢的) 作为低频活动(不喜欢的)的强化物。如, 完成了作业可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 2、消除不良行为 3顿悟学习 (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 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同化、顺应) 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需要获得、转化 和评价三个阶段。
合作学习的形式:拼图式教学 相互提问 脚本化合作(成对学习) 合作学习的意义: (1)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利于学生建构 新的、更深的理解; (2)小组互动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 从而质疑,寻求新解释,导致新的平衡; (3)有促于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完整 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