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科学方法特征:(1)系统性(2)历史性(3)控制性(4)实验性(5)验证性:研究结果公开发表,接受同行的批评验证。
第二章科学研究程序Q1 :你可以学经济吗?五项条件: 1 论事客观 2(价值中立) 3 逻辑天生 4观察力强 5 品味独到社会科学研究开展的基本程序:1问题定义 2 假设形成 3 变量关系 4 方法选择 5 资料收集 6 资料分析 7 结果验证8 理论提升1问题定义: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和最为艰难的事情A 为题类别(两类) 1 科学性问题 2 形而上问题b 问题陈述的准则 1 问题应该要表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 问题应该以清楚的陈述方式出现 3 问题和问题陈述必须具备实验检定的可能性c 问题发现及来源:经验事实,理论推理,文献探讨d 选择研究问题的准则: 1 个人兴趣,研究能力 2 尽量缩小题目范围 3 通过有关文献研究界定选题价值 4 有关的理论建构支持市政检验的可能性 5 推测研究结果价值2形成假设: a 研究假设 b 研究假设的判断准则 1 关于变量之间的关系 2 事物之间的变量关系具有可检定性 Q2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越是想得到『事物拥有的可能性程度』『心理期盼程度』Q3 温水煮青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假设青蛙热水跳出青蛙温水加热死亡实验证明: 1 此假设错误 2 找不到控制的临界点3变量关系A 量概念的界定 1 数值可以变量化2something that varies or prone to varation3 变数是一个赋予数值的符号4属性在逻辑上的归类5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范畴,不同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B 变量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 在社会研究中,理论也可以说是由变量语言构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变量及其不同属性之间所存在的某种逻辑和关系2四种主要变量: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起的影响作用,一般可以将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外生变量四种 case 在恋爱中一见钟情能够使婚姻更牢固——恋爱方式——婚姻时间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中介变量:存在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因素外生变量:除了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外其它可以影响因素的因素3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形式A 条件式陈述如果 A 则 B -教育越高收入越高B 差异式陈述-如果 a 不同则 b 也不同C 函数式陈述(高水平)4变量关系假设Case 多上市公司高管主动辞职套现最高金额接近亿元4 方法选择 a 选择推理方式: 1 归纳法 2 演绎法B 选择研究目的:1探索性研究(同性恋问题,吸毒问题)(初步了解获得印象和从感性认识,为深入研究作引导)2描述性研究(我国当前社会阶层分布情况)(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问题总体特征和分布状况描述的研究)3解释性研究:(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现象研究)(一种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上,分析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和变化规律的研究C 因果关系研究由结果-原因-结果设计(降低利率对银行存款的影响)5资料收集:A 文献资料:现存的,以文字数字,图片,符号以及其它形式存在的资料两类文献:1 原始文献:由亲身经历某事或行为的人所写的资料 2 二手文献,利用别人的原始文献编写或产生的新的文献资料学术文章的判定: 1 在现有成果外,取得新的成果 2 对现有成果提出疑问,指出存在的问题发现或纠正现有成果中的鉴定 3 对现有成果进行鉴定评价综述总结文献资料研究的特点:1优点:对存在的资料不会产生影响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研究者个体即可进行节省费用,可以重复进行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对象的研究 2 缺点:文献的质量准则难以保证有的文献因为隐私保密和收藏等原因无法获得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问题6A 文献资料的分析:文献回顾:是指对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归纳后所给的全面性的总结文献回顾一般要实现的目标(批“百家讲坛”)目的:1 熟悉和了解围绕某个问题已有的学术研究过程和代表性任务及文献2掌握对某个问题已经开展的研究成果3熟悉对某问题已有的研究及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4构建能够支持所分析问题的观点理论和实证资料B 定量资料:指那些可以通过可信的计量工具用以分析问题的数据和可以通过量化转换方式转换为数据的文献资料类型『统计数据』『转化数据』1资料审核: a 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审核剔除乱填空白和缺答地废卷(针对调查问卷) b 保持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2资料编码:编码就是给每一个问题及与其相关的答案赋予相应的数字或符号作为它的代码3数据录入:根据研究项目范围和检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库或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得出结果4结果分析:C 定性资料分析:指通过实地调查和参与方式,对调查对象具体特点进行文字记载后所获得的资料研究者对其实地记录中某些现象发生的频率进行统计总结的方法,用类似于百分比数字来作为支持自己研究的一种证据研究者通过描述其观察过程的细节,描述某种现象特点产生和归纳的证据研究者通过选择典型案例的方式作为支持其分析结论的证据7 结果检验:1证明检验:根据资料逻辑推理或统计结果证明研究假设成立2证明检验:根据资料逻辑推理或统计结果证明研究假设不成立8 理论提升:在证明的结果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理论在证明的结果上寻找新的理论解释,进一步深化研究问题。
在归纳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理论。
第三章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以一定理论或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证实事物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之间的关系。
问题――相关联系――推理1 规范研究:以一定的理论价值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证物证实事务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之间的关系。
规范研究回答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规范研究通过逻辑推理形成价值判断,规范的基础是价值研究1 价值分析目的:确认某人目标是否值得争取争取的手段是否能够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是“良好”2评价分析:是对能不能这么做和这么做效果如何CASE:国家不应该提倡国内旅游逻辑推理理论推理3理论是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定义与命题所组成他们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系统观用于解释预测社会现象。
CASE (河中石兽)理论解释: 1 结构的简洁性 2 解释的精确性 3 适用的普遍性基本模式 :发现问题-寻求理论-设计研究模式-确定假设-系统论证行为——动机——需求“需求层次” 朝圣者“自我价值的实现”4研究范式(模型):“范式”:概念原理框架方法手段选择评估A 范式的价值: 1 范式对于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 2 范式是科学界对世界的看法B范式是研究者开展研究的基本途径C研究范式对于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可以引用范式理论5体系错误是指用一个分析单位作研究却用另一个分析单位结论导致的错误简约错误是指在解释现象时考虑的分析单位和因素过分的简约CASE:中国民主发展模式。
CASE “深深圳大学你究竟被随抛弃了?”抛弃论”假设• 1深圳大学发展的结果与深大建设的愿景之间的变量关系(背离)愿景1 :教育改革的标杆结果三分之一效果。
2培养建设人才三分之二大众化教育学科建设三级跳完整的一般大学教育体系•愿景1 :发展问题的推论教育改革标杆目标效果实现的原因分析(八十年代)教育改革标杆目标效果背离的原因分析(九十年代)1对教育规律的基本回归内容:学分制不包分配专业设置市场导向顺利实施原因:内部:符合深圳市场经济发展突破的主流趋势。
群众改革愿望;改革者个人魅力。
2对教育规律的深度回归内容:学术自由办学独立管理民主学科国际外部原因:改革开放经济导向和政治问题的回避惯例政府市民深大“各自责任的东西”不能全部推到深大头上内部:对教育规律深度把握的难度群体改革意愿地弱化效应改革与改良的利益博弈改革与守成的博弈第四章定量研究研究路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如何研究“物质存在”问题笛卡尔《谈谈方法》考证方法:前人权威讲过的(不一定);怀疑方法: 1 非真假设(客观角度推理讨论) 2 问题分类(抓要素) 3 秩序思维 4 证据齐全 5 无疑的推理怀疑的止点:无疑的事实、庞德《纯粹理性批判》如何形成知识感性(直觉材料)知性(运用概念,范畴进行,判断推理,总结因果关系得出规律)理性(在原理支持下的知识体系)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
一:实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实验研究是指试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事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效果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价实证与规范之间的区别(两大类研究方法)(方法不同,根本区别)分析: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结论客观性(假设)定量资料统计分析验证假设经验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一:疋量研究:一般米用计量分析或统计分析方法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因果联系。
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统计抽样技术计量分析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容易出错”1实证与理论的脱节2对变量的选择缺乏理论基础3问卷的设计不合理问卷的发放过程不随机 4未获得对于变量的准确度量5未使用正确方法PS:里克特量表Excellent /oldweb/bykj/yjff/sub-con t/chapter 5/classses/3-6.htm五定性研究:VS定量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观察社会现象通过亲身参与与收集资料,提供关于社会现象的更丰富的理解。
CASE: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乡龙岗小学和新华小学贫困儿童调查情况1地理位置:2人口情况;3交通4经济状况5教育(2 )访谈到的贫困儿童情况(可观实施的描述不要文学描述)主题——转化成若干分析单位:客观实际情况照片——主题定性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记录,照片,文件)描述类:过程类:行为类:一:无结构访谈:研究者与访谈对象围绕一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流主观分析,归纳结论要点: 1确定谈话主题 2 准备相关的内容提示 3 了解访谈对象的背景资料 4 提问和引导控制谈话内容 5 价值中立 6 与谈话对象的情景融合(同悲同喜) 7 适宜的记录方式(录音:先争得对方同意) 8 及时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