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课程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摘要 (3)1引言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2)3建筑概况 (3)3.1建筑物概况 (3)3.2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3)3.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6)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选择 (6)4.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确定 (6)4.3火灾探测器的确定及布置 (7)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 (8)4.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套设备 (10)4.5.1手动报警按钮 (10)4.5.2火灾事故广播 (10)4.5.3消防专用电话设置 (11)4.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用模块 (11)4.6消防联动系统 (12)4.7供电与接地 (12)5主要设备清单 (14)6总结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火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本文对沈阳市某酒店进行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首先介绍了建筑概况,划分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进行了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划分了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然后选择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确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型号,通过计算与校验,合理的布置了火灾探测器,确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进行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配套设备的选择,然后介绍了消防联动系统,确定了系统供电与接地装置,最后绘制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平面图。

关键词:探测器;探测区域;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1引言消防科学,是专门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综合性学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消防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借助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应用科学,是现代消防自动化工程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高层建筑在80年代初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长,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特点,火灾的隐患较大,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重大损失。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火规范,从而促进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研究和推广使用。

高层建筑建设规模大,装修标准高,人员密集,各种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因而存在着火灾隐患,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设计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但选择何种控制系统,使该系统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及时预报早期火灾,并控制相应的联动设备,在预防火灾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探测、鉴别、判定火灾并启动通信系统自动对外报警,联动控制配电、广播音响、应急诱导疏散、电梯和自动消防设施,智能显示最佳疏导、营救方案,自动关闭不必要的电力系统、照明系统和办公系统,根据火灾发展状况分配供水系统、启动防排烟设施,以及实现火警信息联网通信等功能。

火灾报警系统是确保现代高层建筑免除或减轻火灾危害的极其重要的安全措施。

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高层建筑整个消防系统的一部分,具体地说,是消防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和系统集成中心。

高层建筑对火灾的控制的要求会进一步促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有效的消防技术手段,也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际上是“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的简称,它是依据主动防火对策,以被检测的各类建筑物、油库等为警戒对象,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设备连锁联动控制。

所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了火灾探测及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和消防疏导指示系统。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长年累月地监测被警戒的现场或对象,当监测场所或对象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监测到火灾产生的烟雾、高温、火焰及火灾特有的气体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经过与正常状态阈值或参数模型分析比较,给出火灾报警信号,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声光报警显示装置显示出来,通知消防人员发生了火灾。

同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警报装置,告诫现场人员投人灭火操作或从火灾现场疏散;启动断电控制装置、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消防电话等减灾装置,防止火灾蔓延、控制火势和求助消防部门支援;启动消火栓、水喷淋、水幕及气体灭火系统及装置,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一旦火灾被扑灭,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又回到正常监控状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0年英国人发明了第一只用来探测火灾信息的装置——对温度敏感的感温探测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敏感探测器只是局部地被应用,仅作为一种报警元件。

而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标志的火灾探测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源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到了20世纪50年代进行研究开发。

20世纪后期,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元件日趋小型化、集成化、功能模块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出现了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火灾报警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它的发展目前可分为三个阶段:(1)多线制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这是第一代产品,目前国内极少数厂家生产外,它基本上已处于被淘汰状态。

(2)总线制可寻址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这是第二代产品,尤其二总线制开关量式探测报警系统目前正被大量使用。

(3)模拟量传输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这是第三代产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技术,跨入具有先进水平的模拟量式智能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新阶段,它的系统的误报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大幅度地提高了报警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建筑概况3.1建筑物概况沈阳市某酒店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地上部分33层。

一层面积1574.1m2,四~三十三层每层面积968m2。

最大建筑高度98m,每层高度3m。

本建筑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三层为商业营业厅,其余层为住宅。

3.2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表3.1 建筑分类本设计建筑为高层住宅建筑,其高度超过50m、使用性质为综合性民用住宅,由上图可知本建筑为一类建筑。

再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3.1.1条的规定,可知本建筑为一级保护对象。

3.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5.1.1的规定。

一类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500m2。

,依据以上规定进行防火分区划分,划分结果列于表3.2中。

表3.2 防火分区划分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1.1条的规定,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依据以上规定本建筑一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2.1条的规定,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间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

4.2.3条的规定,封闭楼梯间、走道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依据以上规定划分本建筑一层的探测区,划分结果列于表3.3中。

表3.3 探测区域划分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形式选择本建筑为一级保护对象,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3.1.1条的规定,选择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常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两个以上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报警装置及电源等组成。

集中报警控制器用于接受各区域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或故障报警信号,具有巡检各区域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工作状态的功能,一般应用在较大规模的高层建筑中。

集中火灾报警系统的系统组成如图3.1所示。

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集 中报 警控 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区 域报 警控 制器区 域报 警控 制器火 灾报 警装 置图4.1火灾集中报警系统框图4.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确定本建筑每四层选择一个区域报警控制器,型号为JB-QB-MN/40,安装高度为1.4m。

整个建筑选择一个集中报警控制器,型号为JB-QBL-2100A,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

4.3火灾探测器的确定及布置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9.2.2条的规定,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室宜选择感烟探测器,所以选择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作为本系统的探测器,型号JTY-GD-F311。

采用查图法布置探测器,方法如下:根据布置场所面积、高度查附表1,确定出保护面积A 和保护半径R ,根据保护面积A 和保护半径R 查附图1确定布置间距a 和b ,应用公式3.1计算探测器数量,根据布置场所反算布置间距a 和b ,校验布置间距,要求2b a r 22+=<R 。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AK SN ⋅=(3.1) 式中:N 为探测器数量(只),N 应为整数;S 为该探测区域面积(m 2);A 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 2);K 为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宜取0.9~1.0。

商铺1的探测器布置: 探测区域地面面积和高度:S=113.m 2, H=3m≤6m屋顶为平顶,θ角为零,查附表1,得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分别为A=60m 2, R=5.8m计算保护直径DD=2R=11.6m查附图1,选取D 5线(A=60m 2),探测器数量为98.16095.0113=⨯=⋅=A K S N (个), 取N=2(个)根据布置场所反算布置间距a 和bm a 9218==,m 3.713.7b == 校验布置间距m 79.527.392b a r 2222=+=+=<R=5.8m 最小设计感烟报警器数为2个。

同理,其他探测区的布置见表4.2。

表4.2 探测器布置简表其中检验不合格者以及保护面积偏大的探测区域,应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所规定的相关内容,结合建筑物内梁的高度、位置以及建筑物的特殊形状适当增加报警器的布置。

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及控制方案根据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间连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多线制和总线制系统结构。

多线制系统结构形势与早期的火灾探测器设计、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报警器的联接等有关。

一般要求每个火灾探测器采用两条或更多条导线与火灾报警器相联接,以确保从每个火灾探测点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被接收器接收。

总线制系统结构形式如图3.2所示,它是在多线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微电子器件、数字脉冲电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用于火灾制动报警系统,它改变了以往多线制结构系统的直流巡检和硬线对应连接方式,代之以数字脉冲信号巡检和信息压缩传输,采用大量编码、译码电路和微处理机实现火灾探测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协议通信和系统监测控制,大大减少了系统线制,带来了工程布线灵活性,并形成了支状和环状两种工程布线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