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网络课堂管理系统学生姓名:熊林春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学号: 200815038 所在系别:信息科学与工程指导老师:鞠杰完成时间: 2011-12-19----2011-12-30目录1绪论 (3)1.1概述 (3)1.2研究背景与意义 (3)1.3网络课堂管理系统 (3)1.3.1系统简介 (3)1.3.2系统功能 (3)1.3.3系统运行特点 (4)1.4论文结构 (4)2研究内容 (4)3研究方法 (5)3.1定性分析 (5)3.2调查研究 (5)3.3信息提取 (6)4网络课堂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6)4.1学生对网上学习的态度 (6)4.2主动性分析 (9)4.2.1阶段性的学习过程 (9)4.2.2开放性的学习机制 (9)4.2.3竞争性的学习场景 (9)4.3合理性分析 (10)4.3.1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10)4.3.2交互式的教学平台 (10)4.3.3考核方式的公平性 (10)4.4互进式教学 (11)4.4.1 教学工作的高效性 (11)4.4.2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12)结束语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2)1绪论1.1 概述实现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21世纪学校管理的新突破。
这种管理具有以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实现了校园资源的共享。
它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念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作为主导,教师不仅要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主体,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望、强烈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以及旺盛的青春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不断升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
一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取有效信息,提供对策依据,辅助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和情况调整试题和试卷难度,修正试题类型和组卷机制,进一步完善系统。
为以后在其他课程的实施应用与推广做准备。
1.3 网络课堂管理系统1.3.1系统简介网络课堂管理系统的提出基于教学互进的开放式学习模式,主要用于教学,课堂与作业管理和学生主动性学习,是一类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学习过程。
该系统属于网络教学的一种,网络教学可以在很多场合运行,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或是宿舍,只要有网络环境,学生都可以随时进行网上答题、练习与学习,其平台也将惠及全校学生。
1.3.2系统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共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网上点名、系统管理、通用试题库、成绩管理、教学互动。
每一个模块又分很多小模块。
系统有如下几个功能:1.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试题库,提供试题录入,修改等功能。
2.教师可通过简单的设置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可在线完成练习,系统提供自动批阅。
3.为师生建立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问的互动平台。
4.教师、辅导员等需要在线查看学生的成绩统计。
5.提供教师网上点名功能,教师可通过Internet直接对学生进行考评,督导也可在网上查看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情况。
1.3.3系统运行特点网络课堂管理系统是通过网上点名将考勤情况实时上报,有便于督导及时掌握各班的考勤和学习状况,并能保证对学生的评估。
通过通用试题库子系统让计算机随机的从题库中分配学生的平时作业,学生直接在网上递交,由批改系统给出作业结果,并且记录和统计学生的平时训练。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题库这种教学资源,进行富有成效的形成性测验,可以帮助师生把注意力从名次、得分集中到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上来,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错误所在,关心学生素质的提高,促使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1.4 论文结构本论文分为以下几块内容:第一章,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教学互进系统介绍及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分别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在研究的过程中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分析教学互进系统的实施效果。
分别从学生态度、主动性、合理性、互进式教学的角度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的效用进行多方位分析。
2研究内容本论文立足于网络课堂管理系统,利用已有的数据统计结果,对学生和教师使用该系统后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得到的启示和效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从学生层面:1.“以学带练”多样化网络教学场景,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2.基于过程的学习机制,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进步;3.开放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二、从教师层面:1.网上试题的自动批改,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2.教学计划和进度的提前公开,促进师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3.及时正确的作业练习成绩统计,提供教师教学质量反馈和体现学生真实学习水平;3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已有的数据统计结果,通过基础数据和统计图表,比对和分析数据产生变化的趋势,归纳总结趋势所反映的客观现象;其次,通过与学生和教师的直接交流,记录他们对该系统带来的积极效应的看法和意见,系统地进行总结;同时,研究系统本身的功能结构,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分析该功能设置的科学性和对学习和教学活动带来的帮助;以上过程,涉及的研究方法具体有定性分析、调查研究和信息提取。
这些方法,是在一定量已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的,具有一般的论证意义。
3.1 定性分析定性即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内在规律。
定性分析常被用于对事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它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某种教育现象、教育对象,首先就要认识这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特征,以便把它与其他的对象区别开来。
所以,定性分析是一种最根本、最重要的分析研究过程。
定性分析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研究的结果本身就是定性的描述材料,没有数量化或者数量化水平较低;另一种是建立在严格的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
从科学认识的过程看,任何研究或分析一般都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然后再去研究它们的量的规定,在量的分析的基础上,再作最后的定性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但本论文中,尽量减小了定量分析的比例。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
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
3.2 调查研究调查是人们深入现状进行考察,以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
它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科学方法。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典型调查法等。
本论文中使用到的方法有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典型调查法。
3.3 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一种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而解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指发现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是在材料与问题的结合点上,提炼有效信息的思维过程。
本文的研究所利用的信息提取方法即从各项数据统计结果中,提取各变化趋势所代表的相关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所反映的状态和现象,使数据与图表结果有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4网络课堂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4.1 学生对网上学习的态度网络课堂管理系统的练习过程完全在网上在线完成,首先这一形式普遍能被学生接受。
根据调查发现,网上答题、评价的过程对学生仍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方式,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网络课堂和在线系统进行学习,相比纸质作业和人工批改的形式,学生更乐意接受这种由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而营造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9]。
其次,学生因为教学互进过程的评价模式以每个学习过程的成绩累积在每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可以是班级)中的名次为其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根据过程学习的数量、质量和时效性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表现真实的学习水平,都表示支持和赞许。
现在,随着教学互进系统试题库的不断完善,试题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期终试卷的试题来源已基本选自学生平时练习的习题,学生可以不必顾虑发挥失常给自己的总体成绩带来影响,也不必担心期终试题的难度无法预料。
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爱学习,享受学习。
以下,是信息051和计算机052两个班级的基础数据和图表分析,通过已有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信息051统计表(见表4-1)表4-1 信息051班统计表计算机052统计表(见表4-2)表4-2 计052班统计表的题目,这使学生的做题热情有着前所未有的高涨。
同时通过本系统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平时成绩和班级排名,自尊心促使他们做题的目标已经不再是通过,从数据库中的记录我们发现大量的学生在得到80分仍然在不停的生成练习,部分学生在得到90以后还在追求更高的目标。
以下是学生登陆情况图(图4-1)和个人最高成绩统计图(图4-2):图4-1 学生登录情况统计图图4-2 学生单元最高成绩统计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学生的登陆次数和单元最高成绩呈上升状态,学习积极性明显逐渐提高。
4.2 主动性分析4.2.1阶段性的学习过程网络课堂管理系统的试题库中包含各门课程的章节练习,其中通过通用试题库子系统让计算机随机的从题库中抽取试题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学生直接在网上答题并递交,由批改系统给出作业结果,记录和统计学生的平时成绩。
4.2.2开放性的学习机制学生每日的练习目标由教师每次课后设定,由于练习的整个过程完全在网上在线完成,这相对于学生来说,灵活度和便捷性大大增加,学生可以在规定地时间段内登录网络课堂管理系统的在线试题库完成当日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