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讲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讲解

装配式建筑
施工全过程讲解
LOGO - [请输入公司名称]
装配式建筑
施工全过程讲解
编制:________
校对:________
审批:________
2018年元月
目录
前言 (2)
1、装配式建筑是什么 (2)
2、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在于 (3)
3、如何生产 (4)
钢筋绑扎 (5)
钢筋绑扎的时候需预留孔洞 (5)
进行钢筋绑扎的时候需将吊钩预埋其中 (6)
混凝土浇筑,流水线作业 (6)
脱模 (6)
脱模后成品装配式板 (7)
成品装配式构件装车上路运往现场 (7)
4、施工流程 (7)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现场施工流程 (8)
5、装配式构件的吊装 (8)
装配式柱吊装 (8)
装配式叠合梁吊装 (9)
装配式叠合板吊装 (9)
框架结构大梁的预拼装和剪力墙住宅的展示区 (9)
吊装完毕,绑扎好现浇层的钢筋,准备浇筑现浇层混凝土 (10)
主次梁连接边节点——主梁预留槽口 (10)
主次梁连接中节点——主梁预留后浇段 (11)
主次梁连接节点——主梁设置牛腿 (11)
墙、板、楼梯等各种装配式构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 (12)
6、成本管理 (12)
虹商效果 (13)
25%的总面积实施装配式建筑 (13)
海湾住宅 (13)
松江中山街道 (14)
7、成本控制是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的把控重点 (14)
8、装配式构件具体拆分 (14)
9、拆分设计的配合 (15)
BIM模拟板钢筋和接缝 (16)
BIM模拟连接节点 (16)
前言
那么,装配式建筑是什么?装配式建筑是如何生产的?现场又是怎样施工的?成本造价如何?要想知道答案就一起来看看吧~
1、装配式建筑是什么
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中,我们可以把梁、板、柱、墙等事先做好的构件想象成一块块乐高积木,在施工现场只需把它们拼合在一起。

和搭乐高一样,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组装不只是“搭”,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以保障拼装房的安全性。

所以,这种产业化、工业化的建筑在欧美及日本等国际及地区已经广泛被采用。

2、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在于
●1.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

●2.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效率即回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3.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质。

室内精装修工厂化以后,可实现“在家收快递”,即拆即装,又快又好。

●4.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

提高楼盘上市速度,减缓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

行业普及以后,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时有效地抑制房价。

●5.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就可以,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6.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从此告别工地“灰朦朦”。

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都能减少一半以上。

3、如何生产
以装配式建筑板为例,生产工序为:钢模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脱模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的时候需预留孔洞
进行钢筋绑扎的时候需将吊钩预埋其中混凝土浇筑,流水线作业
脱模
脱模后成品装配式板
装配式构件制作完成,暂时在工厂分类堆放,就可准备运往施工现场了。

成品装配式构件装车上路运往现场
4、施工流程
以预制框架结构为例,一层施工完毕后,先吊装上一层柱子,接着上主梁、次梁、楼板。

预制构件吊装全部结束后,就开始绑扎连接部位钢筋,最后进行节点和梁板现浇层的浇筑。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现场施工流程
5、装配式构件的吊装
为了确保吊装顺利进行,装配式构件运到现场后,需要合理安排堆放场地,方便吊装。

就像搬家一样,通常都会安排好物品搬运顺序,来合理减少工作量。

装配式柱吊装
装配式叠合梁吊装
装配式叠合板吊装
对于吊装难度较大的部位,还可以在现场进行预拼装或建造装配式展示区,起到示范作用。

框架结构大梁的预拼装和剪力墙住宅的展示区
吊装完毕,绑扎好现浇层的钢筋,准备浇筑现浇层混凝土
为了增加装配式构件和现浇层之间的连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装配式构件表面都留有键槽或进行毛糙处理。

装配式构件之间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目前楼板通常采用7+8的形式(70mm厚预制楼板+80mm厚现浇层)。

以主次梁连接节点为例,展示装配式构件之间连接种处理方式的多样性:
主次梁连接边节点——主梁预留槽口
主次梁连接中节点——主梁预留后浇段
主次梁连接节点——主梁设置牛腿
为了确保工人不会搞错,减少施工错误,加快工程进度,每个构件其实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它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ID号,方便对号入座。

墙、板、楼梯等各种装配式构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
6、成本管理
现在是不是对装配式建筑已经拨开云雾见日出了。

不过这些对于开发商还不够,成本控制和设计管理是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的画龙点睛之处。

敲黑板,划重点:装配式建筑有2个重要指标,装配面积占比和预制率。

装配率=实施装配面积÷地上总计容面积。

预制率=装配式构件总体积÷总的混凝土体积。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在装配式建筑上走在国家前列,并且在逐步提高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要求。

预制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初步统计,预制率每增加10%,成本增量在150元左右,目前上海新建建筑的预制率不小于40%的情况下,成本可想而知。

以绿地二部虹口商业、海湾住宅和松江中山街道项目为例,看下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
虹商效果
25%的总面积实施装配式建筑
海湾住宅
地上计容住宅面积为77994m2;合同要求25%面积采用装配式:77994×0.25=19498m2;3栋高层采用装配式建筑。

松江中山街道
50%总住宅面积实施装配式建筑,1#、2#、3#、8#、9#、11#为6栋装配式楼。

7、成本控制是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的把控重点
☞首先,装配式范围要尽量避免选择在首开区。

针对出让合同中关于装配面积的要求,可以通过分期开发,来平衡项目周期。

由于预制构件要提前和工厂配合,且这些工厂的产能有限,对首期开发的时间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

☞其次,需要对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选择预制构件重复率高的单体,一般构件重复率建议要大于100件,重复越多越划算。

8、装配式构件具体拆分
●1.预制构件尺寸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2.外立面的外围护构件尽量单开间拆分。

●3.预制剪力墙接缝位置选择结构受力较小处。

●4.长度较大的构件拆分时可考虑对称居中拆开。

●5.考虑现场脱模/堆放/运输/吊装的影响,要求单构件重量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6吨,高度不宜跨越层高,长度不宜超过6米。

9、拆分设计的配合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房屋对设计、建造对各专业的配合度要求更高,需要各专业尽早参与配合:
●1.建筑专业
要考虑对外立面风格、保温形式、降板区域、楼梯面层做法,预埋窗框、瓷砖、石材反打等方面的影响。

●2.设备专业
涉及到预制构件的预留洞、预埋管,图纸细化工作量非常大。

●3.内装专业
涉及机电点位提资,介入时间需大大提前。

●4.施工方
需要总包、吊装单位、构件生产厂家都要提前介入。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进行BIM模拟,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

BIM模拟板钢筋和接缝
BIM模拟连接节点
装配式建筑对很多现有的建筑做法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外墙保温做法和石材立面做法的影响最为明显,下面两张表清楚地对比了各种做法的优缺点、成本和施工因素、适用性等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