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要点一、名词解释婚姻成立:又称结婚,是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发生,即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登记婚制:一种单一的法律婚制度,指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到国家制定的机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予准登记的,婚姻即告成立。
结婚登记: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获准结婚,婚姻即告成立的法律制度。
婚约: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预先约定。
订立婚约的行为,称为订婚或定婚。
是男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婚姻无效:是指因不具备法定结婚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的男女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制度。
婚姻撤销:是指违反结婚的某些法定要件的婚姻,其效力是不确定的,是可以依法撤销的婚姻。
婚姻效力:男女因结婚而产生的法律约束力或法律后果。
它随婚姻关系的确立而发生,并随婚姻关系的消灭而终止。
广义的婚姻效力和狭义的婚姻效力狭义效力又可分为直接效力(配偶间)间接效力(第三人)事实婚姻:简称事实婚,是法律婚或要式婚的对称,按照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事实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同居中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夫妻财产制:亦称婚姻财产制,是用以规范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制度,其内容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夫妻对外的财产责任,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与清算,及夫妻财产制的设立、变更、废止。
其确立有法定和约定两种途径,so,分为法定夫妻财产制:普通法定财产制与非常法定财产制(当然、宣告)个人特有财产制:法律直接规定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归所得者个人所有,并排斥其配偶共有。
夫妻契约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依法选择某种夫妻财产制为现实财产制,并排斥法定夫妻财产制。
效力高于法定,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共同财产制:夫妻全部或部分财产合并为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特有财产除外的夫妻财产制。
▲登记离婚:又称行政程序离婚,指夫妻双方一致同意离婚,并就与离婚有关问题全面达成协议时,婚姻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符合条件即批准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
诉讼离婚:▲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夫妻一方过错导致离婚时,无过错的一方有权要求过错的一方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父母子女关系:即亲子关系,是指因生育、收养、事实扶养而形成的最近的直系血亲关系。
照护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管教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认领:是指非婚生子女的生父自愿承认或者被法院强制其承认为该子女之父并领为自己的子女的行为。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代位继承转继承二、简答题1、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1、男女双方有结婚合意a.当事人有婚姻行为能力b.结婚意思表示真实(虚假、不自由、错误)c.表示同意结婚的意思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达到法定婚龄男22,女202、结婚禁止的条件~1、禁止重婚~2、禁止结婚的血亲关系a.直系血亲b.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caus自然规律作用、伦理观念~3、禁止结婚的疾病a.正处于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患者及痴呆症患者b性病患者未经治愈的c.正处于发病期的法定传染病3、婚姻无效的内容司法解释二,234567条~1.caus重婚、禁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2、确认婚姻无效的程序:宣告无效制度~3.、请求权人的范围和行使请求权的期限书101~4、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4、婚姻的一般效力~1、夫妻姓名权~2、同居的权利与义务~3、忠实义务~4、婚姻住所商定权~5、日常家事代理权:日常家事代理权是指夫妻一方因日常家庭事务在与第三人进行民事交往时所为法律行为,视为夫妻共同的意思表示,配偶他方承担连带责任。
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6、扶养的权利与义务:夫妻间相互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7、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8、配偶继承权(法定第一顺序)5、现代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一)促进夫妻平等(二)贯彻婚姻共同生活的本质目的(三)承认家事劳动的价值,注重对夫妻中弱势一方的保护(四)兼顾交易的安全▲6、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基本结构~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双轨制,有约定时从约定,无约定时适用法定财产制。
~以婚后所得共同制为法定财产制,增设个人特有财产制。
是半封闭型立法模式。
一、婚后所得共同制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所得和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财产,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特有财产除外的夫妻财产制度。
~1、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a.工资奖金b.生产经营收益c.知识产权收益d.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归一方所有的除外e.其他~2、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平等的占有、使用、管理、收益、处分权。
义务:不得妨碍···~3、支出和用途排除一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违法犯罪行为的财产责任~4、终止一方死亡,离婚,双方商定改行约定财产制二、个人特有财产制是指专属于配偶一方个人所有并排斥夫妻共有的财产。
~1、范围:a.一方婚前财产(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c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e.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属于个人财产。
f.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2、特有财产的法律责任特有财产所负债务,应由特有财产负责清偿三、约定夫妻财产制夫妻以契约方式商定婚前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清偿、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与清算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
~1、我国约定财产制的特点:选择性(三种),优先性(先于法定财产制)~2、夫妻财产约定的成立a.当事人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夫妻财产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3、夫妻财产制约定的时间及效力时间:我国婚法不做限制效力:对内、对外(对第三人的公示性)~4、一般共同财产制夫妻婚前和婚后全部财产均归夫妻共同共有的夫妻财产制度。
范围:婚前、婚后一方或双方的财产,婚前一方的债权、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权权利:5权平等义务:平等,如实纳入共同财产、对债务平等连带清偿责任终止限定共同财产制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共有范围以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的财产制度。
义务:对外债务(看第三人是否知道夫妻约定)分别财产制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全部归各自所有,并各自行使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夫妻财产制度。
▲7、夫妻的债权和债务一、债权~1、夫妻共同债权:共享~2、夫妻个人债权:个人独享利益,个人财产组成部分二、债务~1、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或双方基于婚姻共同生活需要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负担的债务~2、夫妻个人债务:夫妻一方因无关婚姻家庭共同生活或者依法约定为个人所负担所形成的债务。
8、离婚与婚姻无效、可撤销婚姻的区别~1、性质不同。
离婚是对合法婚姻的解除,无效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则具有对违法婚姻制裁的性质。
~2、原因不同。
离婚原因是夫妻感情破裂。
无效原因是男女双方或一方违反了结婚的实质要件中的公益要件,不具有婚姻效力。
撤销违背私益要件。
~3、发生原因的时间不同。
离婚原因发生在结婚之后。
无效及可撤销原因发生在结婚之前。
~4、请求权人不同。
离婚只能由夫妻双方或一方请求。
无效由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有关单位均有权请求。
撤销由受胁迫方提出。
5、请求的期限不同。
离婚只能在双方生存期间请求。
无效既可以在双方生存期间,也可在一方死亡之后请求。
撤销在婚姻登记后一年内提出。
~6、适用程序不同。
离婚适用行政登记程序,又适用诉讼程序。
无效适用诉讼程序。
撤销两者都适用。
~7、法律效力不同。
离婚自离婚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婚姻关系终止。
无效及可撤销婚姻自始无效,有溯及力。
9、我国现行离婚法的指导原则~1、保障离婚自由,保障当事人协议离婚的自由权和诉讼离婚的起诉权,抗辩权、胜诉权。
~2、反对轻率离婚10、登记离婚~1、def~2、inf~3、条件:主体(关系、能力)、合意、离婚的法律后果(子女、财产、其他)~4、程序:申请、审核、决定~5、效力▲诉讼离婚~1、def~2、法定程序(一)起诉与受理(二)调解1.诉讼中的调解机关2.调解的性质3.调解结果:(1)调解和好——不再办理,案件终止。
(2)调解离婚——离婚调解书与离婚判决书和离婚证具同等效力。
(3)调解无效——判决。
(三)审理和判决:一审判决次日起15日内向二审法院上诉,过期不上诉,生效。
(四)对调解和好、撤诉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起诉离婚的限制~3、法定离婚理由与判决离婚标准: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感情破裂的理解与判断:1.def2.判断标准: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感情现状、有无和好可能~4、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5、特别:丈夫离婚起诉权、军人配偶离婚权▲11、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1、夫妻身份关系解除配偶身份消灭、抚养权利义务终止、配偶继承人资格丧失、双方获得再婚的权利、夫妻忠实义务终止、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终止、姻亲关系消灭。
~2、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或法定原则:夫妻平等、注意具体财产状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类型:房屋@P191~3、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4、离婚时的补偿请求权: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5、离婚时的帮助请求权:离婚时生活困难的一方向另一方请求帮助的权利。
~6、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一)def(二)构成要件@1、夫妻一方有重大过错行为(5重婚、同居、暴力、虐待、遗弃)@2、夫妻一方有过错,心理状态(故意和过失)@3、存在损害事实@4、一方过错与另一方所受损害存在因果联系(三)行使范围@1、主体范围(无过错一方)@2、适用于离婚程序中,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3、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受损程度、过错程度、具体侵权情节)(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12、婚生子女的否认1、否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