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卷A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卷A

A一、单选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C.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B. 运动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方式(B )B. 实践5.“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哲学内在根据是( A )A. 矛盾的特殊性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B)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B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 C )C.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C.实践的观点10.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D.生产方式1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A.社会基本矛盾12.马克思主义表述的人的本质是( B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5.剩余价值来源于( B )A. 不等价交换B. 工人的剩余劳动16.资本主义工资是( A )A.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劳动者的报酬D.工人出卖劳动的所得17.垄断的形成是( B )A. 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B.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C. 生产输出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C)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大土地所有者19.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C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C.提出了新经济政策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20.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的本质是( B)A.发展生产力,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 D.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计20分)1.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A.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主要体现为(ABCD)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BCD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B.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BCD)A.长堤溃蚁穴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水滴石穿 D.君子慎其微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AB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6.下列属于构成劳动力价值的 ( ABC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所支出的费用C.维持劳动者家庭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7.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D)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B.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C.垄断剩余价值的生产 D.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AD )A. 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B. 集中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C.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D. 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和艰巨的,原因在于(ABCD)A. 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B.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C. 受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艰苦过程10.社会主义民主是( ABCD )A.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C.绝大多数人的民主D.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计10分)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对)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3. 错误的意识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其内容是主观的。

(错)4.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包含个性。

(错)5. 抽象与具体思维方法是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之一。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对 )6.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人们对同一事物获得不同深度认识的两个真理。

(错)7.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对)8.可变资本就是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9. 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错)10.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对)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请完成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知识结构图:①(联系的观点)辩证法的总特征②(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唯物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③(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系列的基本范畴和辩证思维方法2.请完成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真理发展规律的知识结构图:①(理性认识)(相对)真理······②(实践)检验实践认识③(实践)认识实践······感性认识谬误3. 请完成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结构图:①(观念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决服政治上层建筑定务③(经济制度)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经济体制生产力4.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在1980年,大多数鞋厂1个人在1小时生产3双鞋;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到2000年,大多数鞋厂1个人在1小时生产6双鞋,不考虑市场和货币等变化因素,请问:鞋的价格是由鞋的①(价值)决定,鞋的价值量是由生产鞋的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80年生产的1双鞋的价格应该是2000年生产的③(2)双鞋的价格。

5.某企业主投资300万元建厂投资生产,其中雇佣了10人,总年薪100万元,其它的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经过1年的生产经营,获得了100万元的利润,如果资本年周转为1次,不考虑市场和货币等变化因素,请问:该企业的可变资本是①(100)元;资本有机构成是②(2:1)(填最数的简约比);剩余价值率是③(0%)(填百分比)。

五、材料分析题:(共计35分)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2)为什么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 P18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计算机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迅速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垄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了维护和巩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要作局部的调整和变革,客观上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基础设施,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服务。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使资本主义社会经常为经济的剧烈波动乃至经济危机困扰。

危机的发展和加深,靠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根本难以就应付,这就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借助政府的各种反危机措施,来对付危机,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通过制度垄断价格获得垄断高额利润,收入分配和财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化,而这势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进而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

为了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为了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也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进行私人垄断资本所不可能承担的调节利益再分配的活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2) 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