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感染八项检测及临床意义
为什么必须进行术前感染八项检测?
术前感染八项检测是一组术前必查项目,其检测范围涵盖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均是高危性感染疾病。
根据WHO的媒体通报,中国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当中每10名慢性感染者就有3人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乙肝在中国每年导致超过33万例癌症相关死亡。
相比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起病隐匿,70-80%患者无明显症状,而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在我国,丙肝的平均感染率为3.2%,相当于每30个中国人中便有1人感染,必须警惕。
另外,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从世界范围看,我国虽是低流行区,但近年来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类似的,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近几年来我国的梅毒感染人数也一直保持直线上升,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数为410074例,到2013年已增加到444952例。
由于上述感染疾病的危害性,术前感染八项检测常用于实施侵入性医疗操作前,以便及时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在后续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交叉感染、传播,以及可能进一步引发的医疗纠纷。
同时,医务工作者也是上述疾病的职业感染高危人群,进行感染检测能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损伤,进而有效避免职业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利用术前感染八项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是有效防范高危传染病在院内交叉感染和传播,并且防范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必要措施,亦是医疗操作规范的要求。
术前感染八项检测分别是什么?
术前感染八项由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检测、艾滋抗体检测及梅毒抗体检测组成,其细分项目如下:
我院开展术前感染八项的技术优势
目前我院检验科开展的术前感染八项检测均使用目前最具优势的化学发光法,以显著提高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具体对比说明如下:
术前感染八项检测的适用范围
感染八项是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特别是手术)前的必查项目,另外,在有可能产生医源性暴露的医疗操作(例如透析、口腔诊疗、分娩、输血、有创检测等)实施前也必须进行感染八项检测。
总的来说,术前感染八项检测是能有效防范高危传染病在院内交叉感染和传播,并且防范
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必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