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411000机电工程专业技术——1H411010机械传动与技术测量——1H411020流体力学特性和热功转换关系——1H411030机电工程材料的分类和性能——1H411040电路与电气设备——1H411050自动控制系统类型、组成和自动控制方式——1H411060工程测量的要求方法1H411010机械传动与技术测量1H411011掌握传动系统的特点一、摩擦轮传动(新增)摩擦轮传动是由两个相互压紧的圆柱摩擦轮组成,当正常工作时,主动轮可借助摩擦力的作用带动从动轮回转,并使传动基本上保持固定的传动比。
1.摩擦轮传动的优点(1)制造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很小;(2)过载时发生打滑,故能防止机器中重要零件损坏;(3)能无级地改变传动比。
2.摩擦轮传动的缺点(1)效率较低;(2)当传递同样大的功率时,轮廓尺寸和作用在轴与轴承上的载荷都比齿轮传动大;(3)由于上述两项原因,所以不宜传递很大的功率;(4)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5)干摩擦时磨损快、寿命低;(6)必须采用压紧装置等。
二、齿轮传动:刚性传动——用于空间任意两轴间的传动,目的是改变运动速度和形式。
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扣主题)1.优点(1)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2)传动比准确、稳定,效率高;(3)工作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4)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2.缺点(1)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2)不适用于两轴远距离之间的传动。
三、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1.优点(1)传动比大;(2)结构尺寸紧凑。
2.缺点(1)轴向力大,易发热,效率低;(2)只能单向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模数、压力角、蜗轮分度圆、蜗杆分度圆、导程、蜗轮齿数、蜗杆头数、传动比等。
四、带传动:挠性(带)传动结构和原理——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组成。
带与轮之间依靠摩擦力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动力。
带传动的特点1.优点(1)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之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但可防止损坏其他部件;(4)成本低廉。
2.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张紧装置;(3)由于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效率较低。
五、链传动:柔性传动/平行轴1.链传动与带传动相比的主要特点(1)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2)所需张紧力较小,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较小;(3)结构紧凑;(4)能在温度较高、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
2.链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的主要特点(1)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2)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3)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
六、轮系:多齿轮啮合的刚性传动/传动比大轮系的主要特点(1)适用于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2)可作为变速器实现变速传动;(3)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4)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七、液压传动:柔性传动/能量传递、转换和控制的传动形式。
(一)液压传动的组成和作用组成——动力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辅助装置;工作介质。
注意:液压缸是执行装置;液压马达既是动力装置又是执行装置;控制装置主要是液压传动的三要素:压力、流量、流速。
(二)液压传动的特点1.优点(1)易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2)速度、扭矩、功率均可无级调节,能迅速换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动作快速。
(3)元件自润滑性好,能实现系统的过载保护与保压,使用寿命长,元件易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2.缺点(1)速比不如机械传动准确,传动效率较低;(2)对介质的质量、过滤、冷却、密封要求较高;(3)对元件的制造精度、安装、调试和维护要求较高。
八、气压传动气压传动的特点气压传动与机械、电气、液压传动相比较,具有下列优缺点:1.优点(1)工作介质是空气,来源方便;使用后直接排至大气,泄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空气黏度小,流动压力损失小,适用于远距离输送和集中供气系统简单;(3)压缩空气在管路中流速快,可直接利用气压信号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4)易于实现快速的直线运动、摆动和高速转动;(5)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2.缺点(1)空气可压缩性大,载荷变化时,传递运动不够平稳、均匀;(2)工作压力不能过高,传动效率低,不易获得很大的力或力矩;(3)有较大的排气噪声。
1H411012掌握传动件的特点机械设备中——轴、键、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最常见的传动件,用于支持、固定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一、轴(一)轴的分类和特点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传动轴和心轴。
(1)转轴: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如齿轮减速器中的主、从动转轴。
(2)传动轴:只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如汽车的传动轴。
(3)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如自行车的前轴。
2.按轴线的形状不同,轴可分为直轴、曲轴和挠性钢丝轴。
(1)直轴的轴线是一条直线,输入和输出的都是旋转运动;(2)曲轴的轴线不是一条直线,将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常用于往复式机械设备中;如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轴和燃油发动机的主轴。
(3)挠性钢丝轴可以把转矩和旋转运动灵活地传到任何位置,常用于振捣设备中。
(二)轴的材料::碳素钢和合金钢;——对于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常采用碳素结构钢;——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轴,常采用合金钢。
二、键——键的作用、结构、作用面作用:固定和传递扭矩:轴和轴上零件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扭矩;平键、半圆键、楔(xie)向键、切向键;导向作用轴:上零件的轴向移动,既导向键。
如减速器中齿轮与轴的联结。
各类键的特点:1.平键平键的两侧是工作面。
其定心性能好,装拆方便。
2.半圆键半圆键也是以两侧为工作面,有良好的定心性能,定性性好于平键。
只适用于轻载联结。
3.楔键楔键的上下面是工作面,键的上表面有l:100的斜度,轮毂键槽的底面也有1:100的斜度;工作时主要靠摩擦力传递扭矩,并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力。
其缺点是会迫使轴和轮毂产生偏心,仅适用于对定心精度要求不高、载荷平稳和低速的联结。
4.花键它适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载荷大和经常滑移的联结,如变速器中,滑动齿轮与轴的联结。
三、联轴器与离合器联轴器和离合器主要用于轴与轴或轴与其他旋转零件之间的联结,使其一起回转并传递转矩和运动。
(一)联轴器的分类和特点——联结和补偿变形作用(1)刚性联轴器应用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应用可移动式刚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
(2)弹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有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的能力。
(二)离合器的分类——随时将主、从动轴结合或分离。
1H411013掌握轴承的特性轴承的功用是为支承轴及轴上零件,承受其载荷,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轴与支承的摩擦和磨损。
一、轴承的类型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两大类。
二、轴承的特性(一)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滑动轴承没有滚动体1.滑动轴承按照承受的载荷分为:向心滑动轴承,或称为径向滑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滑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
2.滑动轴承适用于低速、高精度、重载、有冲击和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3.向心滑动轴承——常用的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有:轴承合金(巴氏合金)、青铜、特殊性能的轴承材料。
(二)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性——滚动轴承有滚动体1.滚动轴承通常按其承受载荷的方向和滚动体的形状分类(1)按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推力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
(2)按滚动体的形状,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
滚子又分为圆柱滚子、圆锥滚子、球面滚子和滚针。
2.滚动轴承的特性优点: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摩擦阻力小、启动灵敏、效率高、润滑简便和易于更换等优点。
缺点:抗冲击能力较差、高速时出现噪声、工作寿命不如液体润滑的滑动轴承。
3.了解两类滚动轴承:向心球轴承(10000):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可调心;圆锥滚子轴承(30000):能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内外圈可分离,拆装方便,成对使用;可调心;三、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方式(一)轴承的润滑方式轴承润滑的目的在于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同时还起到冷却、减振、防锈等作用。
轴承的润滑对轴承能否正常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必须正确选用润滑方式。
轴承的润滑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油杯润滑、油环润滑和油泵循环供油润滑。
(二)轴承密封的方式轴承密封方式主要有:密封胶、填料密封、油封、密封圈(O、V、U、Y形)、机械密封、防尘节流密封和防尘迷宫密封等。
1H411014熟悉技术测量与公差配合注意——设计尺寸、测量尺寸(实际加工尺寸)、极限尺寸——形状、位置相对关系/形位误差——零件与零件、零件与部件的装配相对关系/公差与配合/两种公差,三种配合—技术测量(一)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任何一个测量过程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计量单位,构成测量过程四个要素;——测量对象:几何量,如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等;测量方法:直接与间接测量:——用钢卷尺测量距离、电流表测量电流、压力表测量管道压力、用材料拉伸实验机测量材料的强度等为直接测量;用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检验材料的硬度检验材料的强度、用锤击基础检查建筑基础强度、标高法测量建筑高度;标准量具、极限量规,用这种工具不能测出被测量工件的具体尺寸,但可确定被测量工件是否合格;以上为间接测量接触与非接触测量:——热电偶测温、压力表、流量表测量管理介质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为接触测量;而远红外测温为非接触测量;工程中应用的光学或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为非接触测量。
(二)尺寸传递检定:尺寸的每一次传递,都是将高一级计量标准器的量值与具有同量值的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相比较,以确定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的实际量值,此过程称为检定。
——测量仪表或仪器的检定原理,校验原理。
(三)常用计量仪器的选择计量器具的选择主要决定: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1)技术指标是指测量范围和测量误差。
(2)经济指标是指价格和测量环境要求。
(四)主要形状误差、位置误差(1)主要形状误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等。
(2) 主要位置误差有: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等。
二、公差与配合——允许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公差”。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1.基本尺寸—是在零件设计时,根据使用要求,通过刚度、强度计算或结构等方面的考虑,并按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圆整所给定的尺寸。
是计算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的起始尺寸,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相同。
2.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所以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
同时由于形状误差等影响,零件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是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