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

2.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3.根据内容执行;
4.安委会、安保部、安环科、杜邦安全推行小组;
5.通过安全标准化评审,获得“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殊荣;
6.已通过OSMS18001体系审核、安全评价;今后每3年进行一次;
7.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外来人员教育,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等;
8.安环员日常检查、安全专项检查、安委会检查等;
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对应当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事项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告知投诉人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者诉讼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
1.学习相关内容,签订劳动合同,制定规章制度,接受上级检查;
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3.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建设项目实施;
1.通过审批后进行建设
符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第七条
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
1.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持其有效性;
2.学习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
3.办理其他国家规定的行政许可;
1.1.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内容执行;
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
第二章 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劳动过程的防护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1.根据国家标准建立劳动防护管理制度;
2.查作业现场。
1.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穿戴及监督检查;
2.作业现场安全辨识检查,不断改善。
符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工伤保险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3.3.证件齐全
符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并配合劳动保障监察。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9. 公司级应急预案、车间(部室)级演练预案、车间季度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预演,安环科跟踪;
10.安全作业手册
11.根据销售收入每月提报;
12.工作现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卫检测监测、员工职业档案等;
13.及时重新修订
符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自2002年4月30日起施行)
1.缴纳工伤保险
1.按化工税率规定缴纳
符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5.安全标准化评价、审核;
6.安全影响评价;
7.安全教育培训
8.经常性进行隐患排查,并建立了良好的整体跟踪程序;
9.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建立各级应急预案;
10.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1. 安全投入预算;
12. 建立职业卫生控制程序及员工档案;
13.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
1.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及时给予更新备案;
1.根据实际工资缴纳“五险一金”;
2.按照《考勤管理制度》和《请假与加班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其他化学品。
第7、12、15、17、19—22、24—26、30、33、34、37、41、44、45、66—74条
1.危化品登记、许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建立专职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表(法规类)
序号
法律法规名称
评价依据条款
对应活动及内容
现状符合性评价
符合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四条、第七条、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三条、第五十条~第五十四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