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构筑快乐高效开放式课堂给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翅膀(山东省青州市王坟教管办邮政编码:262502)王庆学摘要: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必要途径,提高青少年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素养,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理念,而落实这一理念的主渠道在课堂。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从2004年开始探索出了农村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策略:构筑快乐高效开放式课堂,给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翅膀。

从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快乐学习,让科技创新活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科技创新腾飞翅膀正文一、勇于探索、打破常规、奋力创新,构建起“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的快乐高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大胆创新、做中学,学中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理念,我们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创构出了“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的快乐高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三个惟一,即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惟一中心地位,让学生占领课堂;改变教本是惟一教材,学生不再以学会教材为目的,而是以教材为媒体来进行学习;改变教室是惟一课堂,立足于把整个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科技创新活动的乐园。

开放式的课堂给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创造的需要,从而让学生走进科技创新的世界,使科技创新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学,成为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启迪,快乐与快乐的传递。

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各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在科技创新的追梦中自信一生。

二、巧妙整合、寓学于乐、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情感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新课改背景下的“自主探究+互助学习”快乐高效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巧妙的将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各学科教学整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把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点点滴滴,都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大胆思考、敢于创新,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热爱科技活动的兴趣。

因此,我们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创情、激情、融情,使每个学生饶有趣味地参与活动,在愉悦的气氛中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心理品质得到更好的发挥,取得活动高效益。

例如:在三年级,我们开展了“面积是多少”的创新活动,材料只有简单的4个相等的长方形和两个不相等的正方形图片。

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中初步学会运用包含和排除的思想计算一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好动、好奇心理,将本节活动拓展为用手中的材料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并要说出图形的名称和它的面积是多少,看谁拼的种类多、算得快,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有的3人一组,有的4人一组,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拼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机器人”、“机器猫”、“机关枪”和喜爱的小动物“长颈鹿”、“大山羊”、“小花狗”,还有什么“滑梯”、“小房子”等形状各异的图形,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在积极动脑,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正确的算出图形的面积。

这样的活动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至活动结束学生还恋恋不舍的想利用手中的学具极力再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活动效果见下表一:“面积是多少”创新活动创构图案件数统计表表一项创构玩具图案目件合其计数机器人机器猫机关枪长颈鹿大山羊小花猫滑梯小房子它组别总计 82 12 6 8 12 8 9 8 12 7腾飞22 4 1 2 4 2 2 1 3 3 组小荷20 2 2 3 3 2 3 2 2 1 组超越21 3 2 1 2 2 2 3 4 2 组智慧19 3 1 2 3 2 2 2 3 1 组从上表看出:学生创构的图案五彩缤纷,创新性强,效果好。

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的多,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初步的几何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

学生无限的潜在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这对一名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无比巨大的,而“爱学、乐学、主动学,爱思、多思、会思、互帮互学”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同时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拓展思维,培养了科学创新情感。

三、广开空间、营造氛围、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为主要活动目标,所以科技创新活动不受时间、地点、教材限制,真正为学生创造力的开发、科学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的天地,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和谐的气氛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敢于创新。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良好的学风,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技能的重要条件。

开放式的课堂将科技创新活动整合到新课的学习中,既是快乐的文化课,又是高效的艺术课。

例如:四、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我们就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各种创新活动,从中挖掘他们内在的自主潜能。

例如:去年春天我们组织了这样的活动:“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课题为“谁是优秀小法官”。

这项活动以班为单位举行,一开始就引起了全体同学的极大兴致。

实验组长出示了案例:“教室里只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做值日,做完值日,同学们回来后,发现窗台上一瓶墨水被洒在白墙上,我问他们四人是谁弄洒的,甲说:…是乙干的?,乙说:…是丁干的?,丁说:…乙说谎?,丙说:…反正不是我干的?。

若只有一个同学说了实话,那么这个同学是谁,墨水是谁弄洒的,”同学们纷纷发言,争的面红耳赤,可又不知到底谁的判断正确,这时我给予诱导:“怎样运用假设法进行逻辑推理”,同学们心里就有理有据了。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说:“这样的活动真带劲,以后我们要多创设这样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创新,使他们对创新学习充满了很大激情与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笔算乘除法后,我们设计了《数学门诊部》这一活动,让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同学带着问题来“就诊”,学会质疑、问难,让计算准确、迅速的同学当“大夫”,分析“病因”,提出“治疗方案”,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大夫”更新治疗方法,探索创造性的“治疗方案”。

这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好的学习经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同学们,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学,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催人向上的良好学风。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竭尽所能激活学生兴趣,盘活学生兴奋点,让学生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让整个探究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滋生和延续,实现科学品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例如我们在教学《大气压》一课时,根据教材上的图示和说明(杯子倒立实验),组织学生做了一次装满杯水倒立实验、半杯水倒立实验和空杯子倒立实验,以求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力的存在。

学生照着课本上的操作程序进行,课堂上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没有引起学生多大的情绪波动,更缺乏兴奋与激情,课堂气氛波澜不惊。

我们看到这种教学方法提不起同学们的科学兴趣,便又采用了另一种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打乱了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看谁的方法最巧妙~这一教学行动的转变,对学生恰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立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催生了学生潜在的斗志和热情,结果,有的学生把教材中的三次实验依次倒过来做;有的小组用三个杯子和三块硬纸板分别做这个实验;有的用大口杯子做这个实验,有的用小口杯子做实验,有的用吸盘挂钩做实验……实验效果见如下表二: 大气压实验原始记录表二材料实验过程现象猜想三都装满水先分别盖上纸板,再倒立三个装满水的杯倒立,纸板都贴得很紧,掉不下去杯外大气压的作用个全空先分别盖上纸板,再倒立三个杯上的纸板全掉下来杯内大气压的作用杯大半杯水先盖上纸板,再倒立纸板掉下来杯内有大气压口装满水先盖上纸板,再倒立纸板掉不下来杯外大气压的作用杯小5/6 杯水先盖上纸板,再倒立纸板掉下来杯内有大气压口2/5杯水先盖上纸板,再倒立纸板掉下来杯内有大气压杯结论只有将杯内倒满水,倒立后,纸板才掉不下来,这是因为杯内水占满了空间,杯外周围大气压力的作用。

整个实验活动生机盎然,充满情趣。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小学生生性顽皮、好动,始终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构建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励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倾情投入,使科技创新活动焕发生命活力和求知的欲望。

组织活动时,我们改变了单调乏味、机械僵化的活动形式,使科技创新活动妙趣横生、充满活力,让学生置身于探究领域,思维活跃,心理亢奋,情绪激昂,并能大胆质疑,开拓创新。

创造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既要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又要运用灵感和直觉思维,还要依靠想象这样的心理活动。

依据这一理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对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年级我们在组织“看谁拼的像”这一活动时,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把活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

活动开始,先让学生观察一块由几何图形组成的花布,并弄清花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再让学生用彩笔将这块由若干个几何图形组成的花布涂上美丽的颜色,并提出看谁染的最漂亮~染完后再让学生动手,将图形一一剪下来,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对于拼图形十分感兴趣,有的拼出较复杂的图形“小金鱼”、“小轮船”,也有的拼出十分有趣的较复杂的图形“大卡车”、“运动员在拍球”等,然后我们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展板上,学生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非常高兴。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七巧板创构图案,“七巧板”学生都“玩”的非常熟练,有的学生能用“七巧板”创摆出70多种不同的美丽图案,还有的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制作了“七巧板”如下图:学生自制“七巧板”部分图案如下(大屏幕显示):只有开放式的课堂,才有这样的活动效果;学生自身投入到活动中,才能更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因此,科技创新活动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

四、联系实际、走进自然、考察探究,给科技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