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患者男,22岁,因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第二天抽鼻腔凡士林纱条时发现鼻中隔两侧明显隆起,考虑为鼻中隔血肿,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在鼻中隔左侧下部作与鼻底部平行的切口引流C.分开鼻中隔原切口,清除腔内积血√D.每天穿刺抽吸鼻中隔内积血E.重新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解析:2.患者女,22岁,鼻部受伤后1周,诉鼻塞,鼻尖部疼痛,伴发热。
查体温38.5℃,外鼻红肿,鼻中隔两侧对称性膨隆,色暗红,穿刺抽吸有脓液,考虑为鼻中隔脓肿。
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分数:2.00)A.全身使用大量抗生素B.在鼻中隔两侧底部切开引流,清除脓液及坏死骨片√C.在鼻中隔左侧隆起底部作横行切口引流D.在鼻中隔右侧隆起底部作横行切口引流E.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放置引流片解析:3.患儿女,13岁,身高171cm,体重53kg,诉近1年来间歇鼻塞,逐渐加重,以左侧为重,鼻塞时常伴左侧剧烈头痛,无鼻塞时则无头痛,检查见其鼻中隔左侧棘刺入左中鼻甲,双下鼻甲慢性充血肿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行左中鼻甲部分切除术B.行鼻中隔黏膜下棘突切除术√C.每天用1%麻黄碱滴鼻,等其满18岁后行鼻中隔矫正术D.头痛时作封闭治疗E.先行双下鼻甲低温射频消融,等其满18岁后再行鼻中隔矫正术解析:4.患者女,55岁,反复双鼻出血1周就诊,检查发现其鼻中隔两侧黎氏区血管呈团状扩张,下述治疗最常引起鼻中隔穿孔的方法是(分数:2.00)A.在两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处用射频治疗封闭血管√B.用蘸有云南白药的明胶海绵填塞鼻腔C.行鼻中隔黏膜划痕术D.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超过72小时E.用含有0.1%肾上腺素的棉片压迫出血区解析:5.患者男,35岁,以“右侧鼻出血2小时"为主诉就诊,检查时发现鼻中隔中段近鼻底处出血,多次填塞效果不佳,拟行血管结扎术,应考虑结扎(分数:2.00)A.上唇动脉B.筛前动脉C.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D.筛后动脉E.面动脉解析:解析:对以常规填塞未能奏效的严重出血者可采用血管结扎。
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可选择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
6.患者女,45岁,鼻出血10分钟,检查时可见出血较剧,量较多,出血部位难以确定,行鼻腔填塞时不宜选用的材料是(分数:2.00)A.膨胀海绵√B.凡士林油纱条C.抗生素油膏纱条D.碘仿纱条E.气囊或水囊解析:解析:膨胀海绵、藻酸钙纤维敷料较适用于血液病所致的鼻黏膜弥漫性、相对较小量出血,部位明确的较小范围的出血。
7.患者女,21岁,左鼻腔出血20分钟,自述出血量不多,检查时可见嗅裂区黏膜弥漫性出血,患者以往其他部位出血,均不易自止,合适选用的止血材料是(分数:2.00)A.凡士林油纱条B.碘仿纱条C.气囊或水囊D.藻酸钙纤维敷料√E.抗生素油膏纱条解析:8.患者男,15岁,常有鼻腔出血,多次来诊,鼻中隔前下部可见一明显出血点。
适合选用的止血方法是(分数:2.00)A.血管结扎法B.可吸收性材料填塞C.不可吸收性材料填塞D.烧灼法√E.血管栓塞法解析:解析:该法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能找到固定出血点者。
9.患儿男,13岁,双侧鼻腔间断出血半年,查见双侧利特尔区黏膜糜烂,血管扩张,以下治疗错误的是(分数:2.00)A.应用30%三氯醋酸先烧灼一侧鼻腔黏膜B.应用射频烧灼一侧鼻腔黏膜C.鼻腔应用抗生素软膏,使黏膜湿润,促进黏膜恢复D.可用射频同时烧灼两侧鼻腔黏膜√E.可适当应用止血剂治疗解析:解析:双侧鼻中隔黏膜糜烂进行烧灼治疗时,不能同时烧灼两侧黏膜,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
10.患者男,42岁,左侧鼻出血20分钟来诊。
查见左侧鼻腔出血,较剧烈,血压160/95mmHg,下面治疗不适当的是(分数:2.00)A.以麻黄碱棉片收缩鼻腔,寻找出血点B.安慰患者,使其消除紧张情绪C.降压治疗D.行血管栓塞治疗√E.行前鼻孔填塞解析:解析:血管栓塞治疗适用于前后鼻孔填塞不能止血的患者。
11.患儿女,2岁,左鼻塞、涕中带血伴恶臭10天。
诊断应首先考虑(分数:2.00)A.左鼻腔异物√B.左鼻窦炎C.左上颌窦癌D.左鼻咽癌E.左鼻腔癌解析:解析:儿童鼻腔异物多有单侧流脓涕、涕中带血和鼻塞,呼出气有臭味。
12.患儿男,3岁,入院后诊断为鼻腔异物(豌豆)。
检查见异物位于鼻腔后段,黏膜已肿胀,患儿极不合作。
为取出异物应选用的麻醉方法是(分数:2.00)A.全麻B.全麻,气管插管√C.利多卡因局麻D.地卡因表面麻醉E.全麻,气管切开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患儿极不合作,应选择全麻。
异物位于鼻腔后段,为避免异物在术中坠入气管,应选择气管插管。
13.患者女,30岁,左眼球移位、流泪、复视、头痛、眼痛。
CT片上可见筛窦窦腔扩大,骨质变薄。
肿物呈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之阴影,邻近骨质有受压吸收现象,局部膨隆处穿刺有棕色或灰色黏液,诊断为(分数:2.00)A.鼻窦黏液囊肿√B.鼻息肉C.牙源性囊肿D.血管瘤E.鼻窦恶性肿瘤解析:解析: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诊断较易。
在局部膨隆处穿刺有棕色或灰色黏液,可确诊。
14.患者女,30岁,上颌窦X线拍片检查时偶然发现左上颌窦局限性边缘清楚的半月形阴影。
穿刺时,拔出针芯或回抽有黄色液体,可考虑诊断为(分数:2.00)A.鼻息肉B.鼻窦黏液囊肿C.牙源性囊肿D.鼻窦浆液囊肿√E.鼻窦恶性肿瘤解析:解析:鼻窦浆液囊肿通常在上颌窦穿刺或上颌窦X线拍片检查时偶然发现。
上颌窦穿刺时,拔出针芯或回抽有黄色液体;X线片或CT扫描示窦内有局限性边缘清楚的半月形阴影即可诊断为浆液囊肿。
15.患者男,27岁,右面颊部隆起畸形,鼻腔堵塞,口腔检查常发现有一牙缺如,X线片示窦腔扩大,囊肿阴影内含有牙影,考虑诊断为(分数:2.00)A.鼻真菌病B.鼻窦黏液囊肿C.牙源性囊肿√D.鼻窦浆液囊肿E.鼻窦恶性肿瘤解析:16.患者男,19岁,左面颊部隆起畸形,鼻腔堵塞,口腔检查常发现有一牙缺如,X线片示窦腔扩大,囊肿阴影内含有牙影,考虑诊断为上颌窦牙源性囊肿,关于此病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由牙齿发育障碍或病变所形成的囊肿B.包括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和齿根囊肿两种C.含牙囊肿的发生与牙齿发育的缺陷有关D.囊肿有一纤维组织包膜,内层为鳞状上皮,囊腔内有棕色或黄色黏液,液体内不含有胆固醇结晶√E.囊肿体积小时无症状,当囊肿长大时即产生面颊部隆起畸形,鼻腔堵塞,眼球向上移位及视力障碍等解析:解析:符合上颌窦牙源性囊肿囊液内含有胆固醇结晶。
17.患者男,51岁,右鼻腔鼻塞20年,进行性加重,时有涕中带血,检查鼻腔发现外观呈息肉样、色暗红偏紫的新生物,按鼻息肉给予摘除时发生大量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上颌窦癌B.上颌窦息肉C.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D.上颌窦出血性息肉E.上颌窦囊肿解析:解析:原发于上颌窦内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可呈出血性息肉状物突出于中鼻道,若误作息肉摘除,可引起严重出血。
18.患者男,21岁,右鼻腔反复出血,检查见鼻中隔前下区红色或紫红色新生物,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乳头状瘤B.血管瘤√C.鼻息肉D.鼻中隔血肿E.鼻中隔脓肿解析:解析:血管瘤好发于鼻中隔,尤以前下区多见,瘤体呈红色或紫红色,出血量多。
乳头状瘤:呈桑葚状,常见于鼻前庭与鼻中隔,临床上常不易与恶性肿瘤区分,且约有10%癌变,因而需作活检鉴别。
鼻息肉:无经常涕血史。
息肉外观色灰白,略透明,质软,表面光滑似荔枝状半透明,可有蒂,触之无出血。
19.患者女,32岁,反复左鼻腔出血1年,量多。
检查见鼻中隔左前下方有一黄豆大暗红色新生物,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鳞状上皮癌B.腺瘤C.血管瘤√D.骨瘤E.乳头状瘤解析:解析:题干的信息:患者32岁,反复鼻腔出血1年多,量多,鼻中隔左前下方黄豆大暗红色新生物,符合血管瘤临床特征。
正确答案为C。
20.患者男,25岁,额部疼痛2年,检查右额窦有轻压痛。
X线及CT检查可见右额窦底部有一1.5mm×1.5mm 大圆形高密度阴影,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慢性额窦炎B.额窦囊肿C.额窦息肉D.额窦骨瘤√E.额窦癌解析:解析: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特征,符合额窦骨瘤的诊断,故正确答案为D。
要求熟悉备选答案中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二、 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16.00)患者男,39岁,体形胖,入睡打鼾伴呼吸暂停5年,起夜多,晨起后口干舌燥,白天有嗜睡、疲劳,有高血压、糖尿病5年病史,药物控制不理想。
查体:测血压145/98mmHg,体形胖,小下颌,鼻腔无明显异常,咽腔狭窄,扁桃体Ⅱ度肿大,舌体肥厚。
(分数:8.00)(1).对帮助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是(分数:2.00)A.血液生化检查B.纤维喉镜检查C.PSG监测√D.头颅X线测量E.食管测压解析:解析:睡眠疾病的初筛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应该是PSG监测,且PSG监测是诊断OSAHS的黄金标准,经过PSG监测诊断为OSAHS的患者,结合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对其气道进行准确的评估,然后决定治疗方案,充分体现OSAHS治疗的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处理。
(2).如果PSG监测报告为重度OSAHS,接下来进行阻塞定位诊断,最为准确的检查手段是(分数:2.00)A.Maller试验B.食管测压√C.头颅X线测量D.头颅CTE.耳鼻咽喉专科检查解析:解析:PSG监测联合食管测压是OSAHS定位诊断的黄金标准。
(3).如果患者PSG报告重度OSAHS;AHI:64/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59%;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最佳的治疗流程是(分数:2.00)A.内科并发症治疗+CPAP→外科手术→必要时辅助CPAP √B.外科手术→内科并发症治疗C.外科手术D.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E.CPAP+内科并发症治疗解析:解析:OSAHS的治疗提倡个体化、程序化综合处理,尤其是对于重度同时又伴有内科并发症的患者。
首先提倡内科并发症的治疗,当然CPAP是必不可少的,控制并发症后可考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尽量解除上气道狭窄的状况,术后视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决定是否辅助使用CPAP的治疗。
(4).如果选择手术治疗,最佳手术方式应该是(分数:2.00)A.气管切开术B.下颌前徙术C.腭咽成形术D.腭咽成形术+下颌前徙术√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临床上OSAHS患者的阻塞平面绝大多数是多平面狭窄,单一平面狭窄的情况非常少见,OSAHS 外科治疗的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应该是腭咽成形术,小下颌及下颌后缩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下颌前徙术,这样才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