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教学过程
要依赖于一定的物理信号,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递
二、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通信系统主要由5个基本系统构成
源系统目的系统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17 年 03 月 20
日
教学内容
数据传输方式 教学目的
1)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2 )串/并行通信 3)通信线路连接方式 4 )信道的通信方式 5) 信号的传输方式
6
)数据传输的冋步技术
教学重点
串/并行通信、通信线路连接方式、信道的通信方式、信号的 传输方式、数据传输的冋步技术
教学难点 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通信系统的区别,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建议学时 理论:2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 PT )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 新授课
1、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1)数据终端设备(DTE :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 通信系
统的信源和信宿。
2)数据端接设备(DCE :介于DTE 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
3)通信系统的一半结构
接
口
通信系统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数据不一致
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必要的技术或方法,发现或纠正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的控制技术。
2、噪声种类
传输差错一般是由噪声引起的,噪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热噪声,是电子在传输介质导体中作高速杂乱运行,产生的一种宽频背景噪声,是随机的噪声;另一类冲击噪声,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冲击噪声比热噪声幅度大,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
3、差错控制方法
检错法:是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冗余位,使接收方知道有差错发生,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差错,然后向发送方请求重传,常用的是奇偶校验码和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纠错法:是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足够的冗余信息,使
接收方能够推导出已发出的数据应该是什么,常用的是海明校
验码。
二、差错控制的基本方法
差错控制基本方式主要有检错反馈重发、前向纠错和混合
纠错三种。
1、检错反馈重发
检错反馈重发又称为自动请求重发,简称A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