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改革论文

中国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了几十年,取得一些成就,但没有取得根本性改变,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国教育有一把无形的具有无穷魔力的“剪刀”和“指挥棒”在一直不断的引导者中国教育的方向和选拔中国的人才。

从根本上改变这把无形的“剪刀”才能改变“指挥棒”,才能改变中国教育。

【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剪刀”;“指挥棒”
一、中国教育的本质
中国教育的本质就是“剪刀”和“指挥棒”。

那么这把无形的“剪刀”和“指挥棒”是什么呢?这个“指挥棒”就是中国人上学、读书的动机;这把无形的“剪刀”就是各个学校、工作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

二、中国教育的改变
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通过立法进行改革,需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才能进行改革。

从根本上改变这把无形的“剪刀”和“指挥棒”。

一个国家的立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源性立法,一种是内源性立法。

外源性立法是因外部原因主导立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立法,有反复性,立法在前,思想观念变革在后。

内源性立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立法,比较平和、成熟的立法。

三、中国教育的改革
(1)“剪刀”与“指挥棒”的影响。

中国人上学、读书的动机,在古代唯一的目的是出仕做官、光宗耀祖;在当代的目的是读好学
校,上好大学,找好工作。

上好大学成了出人头地的出路。

这种思维几乎在所有的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各个学校、工作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成绩、文凭。

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因为它禁锢了学生发展的天性、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自由、限制了人成长的规律。

我们是在工厂内对人才进行规模化生产。

(2)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稳步发展,但发展还不够。

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办好职业教育。

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我国的民办教育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但从2010年来,遇到的遭遇比职业教育还惨。

因生源大战而伤痕累累,在死亡线上挣扎。

究其原因,和职业教育遇到的瓶颈几乎一致只是更甚。

国外知名大学几乎都是民办学院,因此,有必要引起我们深思。

(3)改变人才选拔机制、引导人才流向。

一是现阶段选拔人才机制。

现阶段各单位选拔人才一看学历二看成绩。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首先看学历至少要硕士学历,最差也要本科。

其次考试,面试、笔试、上机试。

二是发展经济、引导人才流向。

当代社会,基于官本位的思想,大多数人都想要铁饭碗,有保障。

几乎没人不想当公务员,除非你有能力。

现阶段,当上了公务员,这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怎么改变现状呢,大力发展经济,使蓝领的工资超过公务员。

在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略低于平均工资,蓝领的平均工资高于国家职工平均工资。

要达到此种
水平,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制造业。

大力发展实业,使其吸收更多的蓝领人才,提高蓝领工资。

用人单位为了使其创造更多的财富,加大培训蓝领的力度,给予更高的待遇,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对人的教育,并不完全是在教育机构,真正能学到东西的,恰恰是在工厂生产一线。

公务员只是服务,并不能为国家直接创造财富。

国家大力支持青年创业,为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机会。

把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引向创业,引向蓝领,让他们为国家创造财富,形成良性循环。

现阶段,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并不看重学历,只看重能不能好好工作,给企业带来利润,即个人能力。

在中国几亿农民工就是没受过职业教育的蓝领。

四、改变国民的思想认识,引导其自发改变
只有“剪刀”的改变,才会引起“指挥棒”的改变,只有两者改变,才会引起中国教育的根本性改变。

改变国民的思想认识,引导其自发改变,在从小教育孩子的时候,每个家长,每个老师,每个国人,心里都要有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的个性,让其全面发展。

不要再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国家需要创造条件改变中国教育体制的“剪刀”与“指挥棒”。

引导社会弱化学历教育、注重能力教育。

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中国教育体制的“剪刀”与“指挥棒”一定会发生根本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

现阶段,已经有人经历了或认识到学历是无用的,能力重要。

曾经有一位北京某大学毕业生回到家乡重读了职业学校。

有人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去做实业,而且做得很好。

非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不太重学历,而看重能力。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

国家采取了种种教育改革措施。

凡此种种,表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土壤正在形成,教育体制的“剪刀”与“指挥棒”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