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的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正人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yin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注:①夫:发语词。
②行:指操守、品德。
③澹(dàn)泊:同“恬澹”,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扩散精力。
⑤yin慢:指过度的享乐。
yin,过度。
慢,懒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
励,奋勉,振奋。
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10.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开展阐述的?又是怎么开展阐述的?
1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13.文中常被人们援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4.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以下:
夫酒之设(支配),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义),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情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到达融洽的顶点了)。
主张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疲倦),可以致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三、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阐述。
不管做人,仍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取得成绩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照,增强了阐述效果。
12.告知儿子修身养性,糊口节约,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
1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
(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便可。
)
14.谈了喝酒问题。
待人接物,喝酒要节制酒量。
适度而止,不可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