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一)1.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
A.个人所有财产 B.依法规定享有的财产C.个人合法财产 D.公民收入和储蓄2、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A.法律体系 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 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的历史传统C.法律体系 D.法律部门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A.罗马法系 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 D.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A.自然法 B.习惯性C.不成文法 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A.判例法 B.习惯法C.法典 D.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参考答案1. C 2.C 3.B 4.B 5.D 6.D 7.D 8.C 9.B 10.B 11.司法解释是指()。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A.人和物 B.违法对象C.社会关系 D.社会秩序14.法律事实包括:一法律事件,二()。
A.法律后果 B.法律制裁C.法律行为 D.法律责任15.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1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调整范围相同 B.规范内容相同C.要求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17.法典编纂是指()。
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是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C.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18.根据法律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A.确定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B.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C.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19.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 D.法律部门20.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之一的国际条约是指()。
A.国际宣言B.国际公约C.国际协定D.我国同外国缔结或我国加入并生效的国际规范性法律文件参考答案11.B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C 19.B 20.D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审判解释 D.行政解释2.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6.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B.没有普遍约束力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 D.有普遍的约束力7.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C.唯一的客观标准 D。
首要标准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A.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9.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10.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参考答案1.A 2.B 3.B 4.C 5.C 6.A 7.D 8.B 9.B 10.A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四)11.监察机关有权对下列哪种对象实施监察活动?()A.国家司法机关。
B.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2.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这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中的哪一项?()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保障相对人权利。
13.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几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前几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对此,依次两个日期都正确的选项是哪项?()A.5日,10日 B.7 日,15 日C.3日,7 日 D.5日,7 日14.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A.警告与罚金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1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A.只能由法律设定B.只能由行政法规设定C.可以由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设定D.可以由地方性法规设定16.下列关于行政裁决特征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刑事纠纷B.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C.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D.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17.下列有关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公务员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B.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报中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C.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D.国家公务员分为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18.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行政制裁不包括()。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理C.行政处分 D。
劳动教养19.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不可能是()。
A.签署公布 B.终止审议C.进一步审议 D.提请表决20.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参考答案11.D 12.B 13.C 14.B 15.A 16.A 17.D 18.B 19.A 20.A行测常识判断法律部分练习题(五)1.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B.抢劫罪。
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
2.某市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黄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
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爆炸罪。
3.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不成而将被干涉者杀害的行为构成下列哪种罪?()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B.故意杀人罪。
C.属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加重罪状。
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
4.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的反动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拱国家秘密、情报罪。
5.季某的父母对其与村民小张之间恋爱极为不满,极力进行破坏,以致发生下列哪种行为公安机关不可以主动立案侦查?()A.当众殴打季某后将其禁闭,季某自杀的。
B.将季某捆绑过紧致其身亡的。
C.殴打季某,将季某打成重伤,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
D.先将季某吊起来毒打,后又私自将季某许配他人的。
6.公司犯下下列哪些罪时,实行双罚,即单位处罚金,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A.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B.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C.挪用公款罪。
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7.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A.1人死亡的。
B.3人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8.下列各种行为哪项实行数罪并罚?()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9.公安局预审员王某在审理卷烟厂女工陈某盗窃案时,对陈某犯盗窃甲级香烟209条(价值1600余元)的罪行,不追查,不取证,还将罪证材料销毁,掩护陈某逃避惩罚。
陈某在王某的掩护下获得释放后,王某以此要挟,将陈某多次奸污。
对王某的行为下列哪项表述正确?()A.包庇罪和强奸罪。
B.徇私枉法罪和强奸罪。
C.伪证罪和强奸罪。
D.玩忽职守罪与强奸罪。
10.行为人王某生产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后,又销售这种商品的,对王某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哪项是正确的?()A.假冒注册商标罪。
B.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