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

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

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煤气中毒,即常说的一氧化碳中毒。

这种中毒事件特别是在冬天时有发生。

因此,克服麻痹思想,掌握预防煤气中毒基本常识十分重要。

1.煤气中毒是咋回事?当煤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煤气),这种煤气被人吸入肺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轻度的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传导阻滞等,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

2.怎样防止煤气中毒?首先要克服麻痹思想,房内生火取暖,一定要安装排烟设备(如烟筒、烟道),并经常检查有无堵塞和漏洞,出现排烟不通畅或漏烟,要立即修理。

烟筒伸到室外的部分,最好安一个弯头,防止呛风倒烟。

室内门窗不要关得太严,门窗上安一风斗,既可防止煤气中毒,又能流通空气。

有人说,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可防煤气,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错误做法。

用煤气或液化气做饭烧水,也应严防煤气中毒,办法是注意管道有无漏气;不用火时,应关紧闸门。

3.发生煤气中毒该怎么办?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把患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扣,使其及早呼吸新鲜空气。

如患者昏迷不醒,可针刺其人中、合谷、内关、涌泉、十宣等穴位,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送医院急救。

防煤气中毒的安全常识我们生活的地区,冬季多用火炉、火炕取暖,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煤气是一种无形“杀手”,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气体。

如果人体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就会引起严重缺氧,从而造成煤气中毒。

中毒轻者常常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胸闷憋气,心慌,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晕倒。

中毒重者面色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快,心跳不规则,甚至大小便失禁,昏迷不醒,继而呼吸、心跳停止,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睡觉时在炉火边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正确的预防措施应是:1、在冬季用煤炉取暖时,煤炉首先要装上烟筒,并检查煤炉和烟筒是否漏气,烟道有无堵塞,是否通畅,并根据当地风向确定排烟方向,以防灌倒风。

2、俗话说“宁可冷清清,不能烟熏熏”晚上睡觉,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3、刚刚生着的煤炉,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并等炉火着旺后,再封火,切不可用湿煤封火。

封火后对燃烧未尽的炉灰,应及时清理。

4、家庭用火炕取暖,要注意火炕的密封情况,做到不漏气,排烟顺畅。

5、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从预防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做到定期检查烟筒和烟囱是否漏气,是否堵塞。

长时间停火后,再生火时一定要检查烟筒和烟囱。

确保自身的安全。

应急措施:如果不小心发生了煤气中毒,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迅速打开门窗,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安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吸入新鲜空气,有条件者给予吸氧。

轻度中毒的病人,症状很快消失,几个小时,或1-2日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2、若病人出现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者,除保持良好的通风外,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并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在急救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保暖,如病人已脱衣睡下时,要用床单包住身体,把头露出,再进行转移。

其次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呕吐病人,应及时将口中呕吐物清理干净。

最后如果是多人煤气中毒,救治原则是先轻后重,先小孩后大人,要迅速转移救治。

简易疗法:1、白萝卜500克,捣烂取汁,每次100克,慢慢灌饮。

2、醋30毫升,白糖50克,混合均匀后开水冲服。

3、绿豆30克,捣碎,温开水冲服。

冬季预防煤气中毒冬季,随着室外温度日渐降低,取暖的话题再一次走入人们的生活。

每年我们都要强调:冬季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但是人们还是为了保暖而忘记开窗通风,造成煤气中毒事件频发,不少人因此丧失了性命。

怎样预防煤气中毒,中毒以后如何急救……一氧化碳中毒初期,人们会感觉头晕,随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感觉迟钝。

这时,如果中毒者意识还比较清楚,一定不要惊慌,要马上切断煤气的来源,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如果是煤气管道的泄漏,关闭时务必注意不要弄出火花,以免引起火灾,同时要及时呼救。

如中毒者能饮水的话,可喝一些热糖茶水。

如果有人发现煤气中毒者已经昏迷,要迅速抢救。

首先是将患者搬运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让患者吸入新鲜空气,如果有条件,应立即吸氧;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或者昏迷,应及时送医院抢救,运送患者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因患者出现呕吐,导致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如果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应坚持2小时以上,直到医务人员到来后采取其他措施,当出现心跳停止时,应迅速进行心脏按摩;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人工呼吸前应先将口腔内的呕吐物清除干净,以免带入气道。

寒冬将至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只考虑保暖而忘记经常开窗通风。

在安装暖气和燃气热水器时一定要将煤气管通往室外,并经常打开窗户通风,避免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

预防冻伤安全常识我们生活的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易发生冻伤事故。

冻伤是由于寒冷侵袭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组织积血,皮肉组织的损伤。

一、冻伤的一般表现:冻伤往往是在寒冷的环境中,由于潮湿、饥饿、疲劳、穿衣单薄、肢体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引起的。

根据冻伤的轻重及局部组织的病变情况,把冻伤可分为四种情况。

1、轻微的冻伤:是表皮层冻伤,初期受冻部位皮肤苍白,继而发紫,形成红斑,局部出现发热、红肿、痒痛同等症状。

2、比较严重的冻伤:是表皮层冻伤,受冻较大,局部皮肤呈红肿外,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深层组织发生水肿,伤处疼痛剧烈,皮肤对冷、热、针刺等反应迟钝。

3、严重的冻伤:深层皮肤坏死,呈黑色或紫棕色,局部感觉丧失。

4、深度冻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冻伤并坏死乃至于完全丧失知觉。

二、提前预防:1、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肢体活动,增强耐寒能力。

但在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对关节的保护,以防患上风湿关节疾病。

寒能力。

2、冬季最好用低温水或凉水洗脸、浴手。

增强人体外露部分耐3、外出乘车、坐摩托车、骑马时间过长,手脚最容易受冻麻木,不要马上到火炉上去烤,也不要立即在热炕上取暖或用热水浸泡,应慢慢活动,如慢步行走,双手相互揉搓,面部轻轻抚摩,直到正常。

4、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手、脚、耳、鼻等容易受冻的外露部位的保暖。

如戴口罩、穿厚袜和棉鞋,鞋袜不可过紧或太小。

三、应急措施:1、轻微的冻伤:每天可用温水浸泡4—5分钟,擦干后可用酒精或白酒涂抹患处,并按摩20—30分钟,然后涂以冻伤药膏包扎,每日2—3次。

2、一般冻伤: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液,然后涂上冻伤药膏等;小水泡可不做处理,有破溃的可用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外涂。

3、严重冻伤:局部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4、不要把患处直接烤火,也不要采用民间的用雪或冷水浸泡,以免加重冻伤,引起并发症。

5、注意保暖,多喝些热开水,尽量使患者全身温暖。

6、对于冻伤患处,进行搓、摩时,要用力适中,使冻伤的部分逐渐得到温暖,不要进行太剧烈的按摩,以免引起皮肤的溃烂。

防火安全常识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水火无情,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

预防火灾的发生,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大事。

重视并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是每个人都应尽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中小学生应从小就树立起防火安全的意识,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掌握一定的防火常识,不仅能够在遇到火灾危险时有效地保护自己,还可以向家人和群众宣传防火知识,为社会防火工作做出贡献。

下面我们主要谈谈森林草原防火、家庭防火及学校防火。

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要有火源(如明火、火星等),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等),助燃物(如空气、氧气等)。

防火主要从控制火源入手,火源可分为人为火源与自然火源(雷电等)。

一、森林草原防火: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性,它不仅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处在牧林交错区,生活的环境中有大片的草原和茂密森林,预防森林和草原着火,关键是控制火源产生。

而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是森林和草原火灾的主要火源。

对于我们来说,在冬、春季草木干枯时,特别容易引起火灾,要作为防火的重点季节。

⑴不能采用火烧来清除畜牧不可食的植物。

以免引起火灾。

⑵冬季在牧区用火烧饭、取暖时对使用的火源要注意处理。

对烟囱跑火、草木灰、炉灰、未燃尽的木块等要定点处理,防止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

⑶在野外做饭、取暖、野炊时要对余火进行掩埋处理。

⑷不能在林区和草原上吸烟、上坟烧纸、烧香玩火、燃放鞭炮等,这容易引起火灾。

二、家庭防火:俗话说“日日防火,夜夜平安”。

家庭生活离不开火,如用火不慎就会酿成火灾。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要处处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1、安全使用炉火:家庭用火中,以使用炉火的机会为多。

使用炉火是应注意以下几点:⑴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⑵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炉体周围不要存放木材、煤油、汽油等可燃物。

⑶炉灰、炉渣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要有固定的安全地点。

⑷烘烤衣服、被褥等易燃物品时,要留心看管,防止烘烤时间过长而被引燃。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牧区家庭被广泛使用,但是也有不少家庭因使用不当,造成危害。

为了安全,必须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防火常识。

(1)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

(2)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火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3)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罐,看有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后,都要将所有开关关好。

如离家外出,应再做检查,确保安全。

⑷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

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气罐与气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以免相距太近引起气罐爆炸。

⑸液化气罐内有残液是正常的,但是残液不能随便乱倒,应请液化气站处理。

⑹如发现漏气,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绝不能使用明火或任何电器。

三、学校防火牧区寄宿制学校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人员集中。

因此,需要有一个平安的环境。

要创造这样的环境,就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其中中小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更为重要。

搞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在校园内不能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用过的废纸、旧书本等,不要随便乱烧。

如非烧不可时,也要远离建筑物,并要有专人负责看守,等余火完全熄灭后再离开现场。

(3)注意经常检查教室、宿舍内的安全用电情况,不要乱接插座、插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