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可的松
应用犁头霉菌对醋酸化合物 S 进行微生物氧化,在 C-11 位引入β羟基而得 到氢化可的松,收率 44%。
生产任务:15 吨/年
1.2 反应原理 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O O
O OH Br
O
O
16α 17α环 氧 黄 体 酮
HBr
16β溴 17α羟 基 黄 体 酮
O OH
H2, RaneyNi
O
物料衡算是根据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计算原料的消耗量,各种 中间产品、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消耗量以及组成,进而为 热量衡算、其他工艺计算及设备计算打基础。
物料衡算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对物料平衡进行计算。物料平衡是指“在 单位时间内进入系统(体系)的全部物料质量必定等于离开该系统的全部物料质 量再加上损失掉的和积累起来的物料质量。
在反应罐内投入 17α-羟基黄体酮,再加入氧化钙,搅拌冷至 0℃。将碘溶 液慢慢滴入反应罐中,保持温度在 0±2 ℃,滴毕,继续保温搅拌反应 1.5h,加 入预冷至-10℃的氯化铵溶液,静置,分出氯仿层,减压回收氯仿到结晶析出, 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干,即为 17α-21-碘羟基黄体酮。加入 DMF, 使其溶解,降温到 10 ℃ 左右,加入新配制的醋酸钾液,逐步升温反应到 90 ℃ , 再保温反应 0.5h,冷却到-10℃ ,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醋酸化合物。熔点 226℃, 收率 95%。
这些基团的转化和引入,有的较易进行。如 C-3 位的羟基经直接氧化可直 接得到酮基,同时还伴有Δ5 双键的转位。C-21 上有活泼氢,可通过卤代之后 再转化为羟基;利用Δ16 双键存在,开经过环氧化反应转为 C-17 位羟基,并 且由于甾环的立体效应使得 C-17 位羟基刚好为α-构型。最关键一步是 C-11 β-羟基的引入。
H2,RaneyNi
O
OH
I2,CaO2
O CH2I OH
O
17α 羟基黄体酮
CH3COOK,DMF
O CH2OAc
OH 梨头酶
O
17α 羟基 21 碘黄体酮
O
CH2OH
HO
OH
O
RSA
O
氢化可的松
在我国,全合成需要 30 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低,无工 业化生产价值。目前国内外氢化可的松生产多采用半合成的生产工艺路线,在七 步合成的基础上直接用霉菌氧化制取,其中化学合成工艺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品, 梨头霉可将 RS-21 醋酸酯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其氧化方法简单,转化率达 70%以 上,其中β型氢化可的松达 46%,转化率高,发酵条件比较温和适中,且α体可 转化为醋酸可的松,适合我国工业上应用。故无论从原料的选择,工艺路线的选 取,还是产品的收率,经济概算等方面看来 E 法都是最佳生产工艺选择。
2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2.1 产品介绍 氢化可的松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的苦味,遇光逐渐
变质。其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1:40)或丙酮(1:80),微溶于氯仿,几乎 不溶于乙醚,熔点为 212~222℃,比旋光度为+162°~171°(1%乙醇),在 24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吸收系数(E 1%cm)为 422~448。 2.2 生产工艺路线比较及其选择
17α-羟 基 黄 体 酮
环氧黄体酮与溴化氢发生上溴开环反应,生成 16β溴 17α羟基黄体酮,然 后加入 H2 发生氢解除溴,形成产物 17α-羟基黄体酮。
化合物 S 的制备
O OH
O
CH2I
OH
O
17α-羟 基 黄 体 酮
I2, CaO
O
O
CH2OAc
OH
17α-羟 基 -21-碘 黄 体 酮来自CH3COOK DMFO
O
2(CH3CO)2O,HAc
OAc
O
Na2Cr2O7,HAc
O O
OAC
HO
薯蓣皂苷
AcO
O
乙酰假皂素
AcO
氧化物
O O
HAc,醋酸钠
H2O2 ,NaOH
AcO
双烯醇酮醋酸酯
环己酮,异丙醇铝
O
16 α ,17 α
O O
CH3OH
HO
16 α,17 α 环氧烯醇酮
O
OH Br
HBr
环氧黄体酮
O
16β 溴 17 α 羟基黄体酮
C21 位上的氢原子受 C20 位羰基的影响而活化,在 OH-离子作用下,α氢原 子易脱去并与之形成水;碘溶在极性溶剂氯化钙-甲醇溶液中易被极化成 I+,I -,其中 I+向 C21 位发生亲电反应,生成 17α-羟基-21-碘黄体酮。 D.置换反应
酯化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醋酸钾需要在极性溶剂中解离为钾离子和醋酸根 离子,以便醋酸根离子向 C21 位作亲核进攻,并置换出碘负离子,因而反应体系 中不能有质子存在,必须用非质子极性溶剂。
薯芋皂素立体构型与氢化可的松的一致,A 环带有羟基,B 环带有双键,易
于转化为Δ4-3-酮的活性结构,合成工艺相当成熟。我国主要以薯芋皂素为半合 成原料。剑麻皂素和番麻皂素的资源在我国也很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利
比较薯芋皂素与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可知必须去掉薯芋皂素中的 E、F 环,而薯芋皂素经开环裂解去掉 E、F 环后,可得到关键中间体-双烯醇酮醋酸 酯(8-8)。从 8-8 到氢化可的松,除将 C-3 羟基转化为酮基,C-5,6 双键移到 C-4,5 位,还需引入三个特定的羟基。
20,20-Bis(ethylendiony)-11β,17,21-trihydroxy-5-pregnene; [G] 孕甾烯 Progesterone [H] 11α-羟基孕甾酮 11α-Hydroxyprogesterone [I] 11-氧代-孕甾酮 11α-Oxo-progesterone [J] 革酸二乙酯 Diethyloxalate E:
氢气被催化剂 Raney 镍吸附后,形成原子态氢(H),它很活泼,使 C16 位上 的 C-Br 键断裂,并生成 C-H 和 HBr 达到除溴的目的。在分子中还存在有其它可 被氢化的基团,根据吡啶氮上的未共享电子对更易被活性镍吸附,因此,加入吡 啶,以保护 C3 位 C20 位上的酮基及Δ4 双键不被氢化。另外,加入醋酸铵以除 去溴化氢。 C.碘代反应
COOC2H5 NaO C2H5
O
[J]
O
CH2OH CH2OH
O O
O
NaO
C
CH
COOC2H5
CO
Br2
[H]
O
CHBr2 CO
NaOCH3
[I]
COOH CH O
O
O
COOH CH O
LiAlH4
COOH
CH HO
(CH3CO)2O
O O
HO O
CH2COCOH3 CH
CH3 N O /H2O2/O3O4
全合成需要 30 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低,无工业化生产 价值。目前国内外制备氢化可的松都采用半合成方法。甾体药物半合成的起始原 料都是甾醇的衍生物。如从薯芋科植物得到薯芋皂素,从剑麻中得到剑麻皂素, 从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从油脂废气物中获得豆甾醇和β-谷甾醇,从羊毛脂 中得到胆甾醇。这些都可以作为合成甾体药物半合成原料。
The final design results is, the money for all equipments is 36.68 million. The
totle investment is 1841.85 million. Gross profit is 1940 million a year , and net profit is346.26 million. The payback period is 5.03years from a business perspective.
CH2Br CO
OH
OHCO
CH3COOK (CH3O)2O
OHCO HO
Br2 OHCO
Br Br
H3COCOH2C
O
C OOCOCH3
AL[OCH(CH3)2]3
O
CH2OH CO OH
NaI OHCO
CH2OH CO
OH
H
H
H
[B]
[C] O
B:
H3COCOH2C
O
OH O
H3COCOH2C O
KOH [C]
[A] 脱氢孕甾烯醇酮 Dehydropregnenolone [B] 11-脱氧皮甾醇 Cortexolone [C]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D] 可的松-21-0-乙酸酯 Cortison-21-0-acetate [E] 氨基脲盐酸盐 Semicarbazide-hydrochloride [F] 3,3;20,20-双(亚己氧基)-11β,17,21-三羟基-5-孕甾烯 3,3;
Key words : hydrocortisone;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epoxy progesterone;withdrawal of
foun
溴氢酸与环氧黄体酮反应得到 16β-溴-17α-羟基黄体酮,加入 Raney 镍和 氢气反应得 17α-羟基黄体酮,收率 95%。在 17α-羟基黄体酮反应罐内,加入 氧化钙和碘可得 17α-21-碘羟基黄体酮。再加入 DMF 与醋酸钾液,反应后得醋 酸化合物。
1.1 设计依据
将含量 56%的溴氢酸预冷到 15℃,加入到环氧黄体酮反应釜中,温度不超 过 24~26℃,加毕,反应 1.5h,将反应物倾入水中,静置,过滤,得到 16β-溴 -17α-羟基黄体酮。使其溶于乙醇中,加入冰醋酸及 Raney 镍,封闭反应罐,尽 量排出罐内空气。然后通入氢气,于 34 ~36 ℃滴加醋酸铵-吡啶溶液,反应直 到除尽溴。停止通入氢气,加热到 65~68℃保温 15min,过滤,析出沉淀,用水 洗涤滤饼至中性,干燥得 17α-羟基黄体酮,熔点 184℃,收率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