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码锁控制说明书

密码锁控制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密码锁控制学院: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101-1小组成员: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引言 (3)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任务要求 (3)二、单片机概述 (4)第三章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11一、硬件设计思想…………………………………………………11二、部分硬件方案论述……………………………………………111 键盘输入单元 (11)2 显示单元 (13)3 报警电路模块 (17)4 晶振电路模块 (17)5 复位电路模块 (18)6 掉电存储单元 (19)7 总框图设计与程序流程图 (20)第四章程序设计………………………………………………………22第五章调试连接与测试………………………………………………43第六章小结……………………………………………………………43第七章参考文献………………………………………………………43第一章引言单片机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广泛,发展快。

由于其的优点多而突出,所以其的应用领域极广,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在我国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表、智能家用电器、航空航天系统和国防军事、尖端武器等各个方面。

可以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办法提高系统的性能的控制技术为微控技术。

LCD 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其的分辨率、屏幕发光颜色等进入批量化合实用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的尤其的突出,传统的机械锁由于其构造的简单,被撬的事件屡见不鲜,电子锁由于其保密性高,使用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亲呢。

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键盘、LCD显示和报警系统组成。

系统能完成开锁、报警、修改用户密码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

本文详细阐述了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要求:1、密码锁由4x4键盘和LCD显示器组成。

2、其基本功能为:(1)使用LCD显示器来显示密码输入的相关信息;(2)可以设置4位数字(0-9)密码;(3)内定另一组4位数字密码为‘1234’;(4)密码输入正确则继电器启动2s,密码输入错误则发出警报声。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亮,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 显示“PASSWORD A OR B KEY”,按下操作键A或B动作如下:操作键A:设置新的4位数字密码,操作键B:输入4位数字密码并做检查。

二、单片机概述采用以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

利用单片机灵活的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准确性,不但能实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还能添加调电存储、声光提示甚至添加遥控控制功能。

其原理如图所示。

图2-2单片机控制方案1>、芯片8051有40条引脚,共分为端口线、电源线和控制线三类·4并行I/O端口,每个端口有8条端口线,用于传送数据、地址。

·可编程串行通道·5个中断源·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方式·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振荡器和时钟脉冲·4K内部RoM·128内部RaM2>、管脚说明1)、、主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脚)接+5V电压;VSS——(20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

XTAL2(18脚)接外晶体的另一端。

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外部振荡器的信号,即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对XHMOS,此引脚应悬浮。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①RST/VPD(9脚)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推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μ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地复位。

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

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VPD 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5±0.5V)内,VPD就向内部RAM提供备用电源。

②ALE/PROG(30脚):当访问外部存贮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 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ALE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

对于EPROM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③PSEN(29脚):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 有效。

但在此期间,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 信号将不出现。

PSEN同样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8个LS型的TTL 输入。

④EA/VPP(引脚):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对851/8751/80C51)或1FFFH(对8052)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常用的803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必须常接地,这样才能只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EPROM型的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21V的编程电源(VPP)。

4)、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①P0口(39脚至32脚):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在外接存储器时,与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LS型的TTL负载。

②P1口(1脚至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

由于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输入也不能锁存,故不是真正的双向I/O口。

P1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对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定时/计数器的外部输入,P1.1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EX捕捉、重装触发,即T2的外部控制端。

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收低8位地址。

③P2口(21脚至2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可以作为扩展电路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

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接收高8位地址。

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④P3口(10脚至17脚):是准双向8位I/O口,在MCS-51中,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能,是复用双功能口。

P3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就作为普通I/O口用,功能和操作方法与P1口相同。

值得强调的是,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能。

P3各口线的第二功能定义口线引脚第二功能P3.0 10 RXD(串行输入口)P3.1 11 TXD(串行输出口)P3.2 12 INT0(外部中断0)P3.3 13 INT1(外部中断1)P3.4 1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P3.5 1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P3.6 1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P3.7 1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2>、MCS-51单片机的片外总线结构综合上面的描述可知,I/O口线都不能当作用户I/O口线。

除8051/8751外真正可完全为用户使用的I/O口线只有P1口,以及部分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的P3口。

如图,是MCS-51单片机按引脚功能分类的片外总线结构图。

由图我们可以看到,单片机的引脚除了电源、复位、时钟接入,用户I/O口外,其余管脚是为实现系统扩展而设置的。

这些引脚构成MCS-51单片机片外三总线结构,即:①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宽为16位,因此,其外部存储器直接寻址为64K字节,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8位地址(A0至A7);P2口直接提供8位地址(A8至A15)。

②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由P0提供。

③控制总线(CB):由P3口的第二功能状态和4根独立控制线RESET、EA、ALE、PSEN组成。

下表列出各个子系列的配制情况供读则参考。

芯片种类片内存储器中断源定时/计数器串行口电源消耗(mA)制造工艺ROM/EPROM RAM8051(8751,8031) 4K 128 5 2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125 HMOS8052(8752,8032) 8K 256 6 3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100 HMOS80C51(87C51,80C31) 4K 128 5 2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24 CHMOS80C52(87C52,80C32) 8K 256 7 3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24 CHMOS8044(8744,8344) 4K 192 5 2 S.L.U 200 HMOS3>、控制部件控制部件是单片机的神经中枢,它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以及信息传送控制部件。

它以主振频率为基准发出CPU的时序,对指令进行译码,然后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完成一系列定时控制的微操作,用来控制单片机各部分的运行。

其中有一些控制信号线能简化应用系统外围控制逻辑,如控制地址锁存的地址锁存信号ALE,控制片外程序存储器运行的片内外存储器选择信号EA,以及片外取指信号PSEN第三章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一、硬件设计思想●键盘采用4×4矩阵式键盘,P1口作为键盘的输入口。

●显示采用LCD显示●报警声音由P3.6引脚控制●错误指示灯由P3.7引脚控制●电源与接地要做好片内外以及强弱电的隔离。

二、部分硬件方案论述1键盘输入单元:这是用户使用时将密码输入单片机内的输入设备,具体结构构成见图:采用16个按键开关,分别代表0~D14个数字输入键位,一个确认键和一个取消键。

采取矩阵式键位设计,此举为减少对单片机的I/O 口的使用,同时也是的我们键盘的的外形更好看,使用更人性化。

键盘的行线和列现分别接80C51单片机的P1.0~P1.7八个端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