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学绪论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王红梅
有机化学绪论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共价键
三、酸碱理论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五、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达方式 六、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命名 同分异构现象 各类化合物结构(杂化形式) 有机化合物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 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立体化学概念 有机反应的机理
实际上碳原子并不直接以激发态的原子轨道参与形成共价键, 而是先杂化,再成键。形成烷烃时,碳原子取 sp3 杂化。
z
四面体结构, 轨道间夹角 为 109.5o.
x
sp3杂化
y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1s22(sp3)12(sp3)12 (sp3)12(sp3)1
杂化轨道电子排布
1931年,鲍林(Pauling L)提出原子 轨道杂化理论。
C: 1s22s22px12py1
相互影响、相互混合 2px 2s 2py 2pz
C:1s22s22px12py1
碳原子轨道的这种转化过程成为碳原子的杂化。
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
在成键的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上页 下页 首页
sp3杂化
乙烷 (CH3CH3)
σ键: 旋转不影响轨道重叠程度, 即σ 键可沿键轴“自由”转动; 重叠程度 大, 稳定性高; 键的极化度小.
头碰头重叠形成 C-Cσ键
分子中所有键角约为 109.5oC(四面体构型)
H
0p m
bond 154pm
H H H
上页 下页 首页
H
11
H
H H H C C H H H CH3CH3
(二)sp2杂化(以乙烯为例来说明)
z
1s22(sp2)12(sp2)12(sp2)12pz1
轨道杂化后电子排布
x
y
sp2杂化
2s
2px
2py
2pz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3个sp2杂化轨道取平面正 三角形分布,与未杂化的 p 轨道垂直。sp2 杂化轨道 之间的夹角为 120o.
√ ×
共 价 轨 键 道 的 轴 类 型
头碰头 肩并肩
键——沿轨道轴平行方 向成键。重叠大、稳定、 可沿键轴自由旋转。 键 键——沿轨道轴垂直方 轴 向成键。重叠小、不稳定、 不能沿键轴旋转。
1、 σ键 沿着对称轴的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相 互重叠形成的键叫做σ键。构成σ键的电
子称为σ电子。一个σ键包括两个σ电子。
z
2s
2px
2py
2pz
激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发
y
2s 2px 2py 2pz
x
1 + 2p 1 + 2p 0 基态: 2s2 + 2px y z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激发态的碳原子有4个单电子, 可以形成4个共价单键。
有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两种能力?
学习 有机化学
动手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 能提高我们的 动手能力,细 致分析的能力 和抗打击能力
演绎能力 由最基本的概念 原理入手,逐步 加上其他知识逐 渐构筑自己的知 识体系。
第二节
一、化学键的概念
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间强烈的 相互作用力。 离子键:以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静电引力 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 金属中金属原子靠核外电子连接 在一起。 共价键:分子中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 成的化学键。(包括配位键)
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
道可以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 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原子轨道,这种轨 道重新组合的方式称为杂化(hybridization),杂 化后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
(hybridization orbitals)
价键理论无法 解释甲烷分子 (CH4)中4个碳 氢键的键角相 同的事实 杂化轨道理论 重新组合过程 称为杂化,所 形成的新的原 子轨道称为杂 化轨道
y
2s
2px
2py
2pz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2个sp 杂化轨道取直线形 分布, 与2个未杂化的 p 轨 道相互垂直。sp 杂化轨道 之间的夹角为 180o.
0.134nm
不可旋转性
上页
下页
首页
π键的不可旋转性: 打开π键约需要 268kJ/mol能 量, 因而室温下无法旋转, 由此产生顺反异构体。
268kJ/mol 旋转90 °
上页
下页
首页
(三)sp杂化(以乙炔为例说明)
z
1s22(sp)12(sp)12py12pz1
轨道杂化后电子排布
z
x
y
sp杂化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
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3、为什么要学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
现代定义
观念动摇 错误认识 最初定义
除了 CO2 、 CO 碳酸和碳酸盐 外的含碳化合物(>106种)
尿素、油脂、糖类由无机物合成 动摇了生命力创造有机物的观念
有机物和无机物间存在不可 逾越的鸿沟 动植物中得到的叫有机物 矿物中得到的叫无机物
上页 下页 首页
处于激发态的碳原子可以与 4个H结合形成 CH4。 但这样形成的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会是怎样?
z
x
y
90℃
激发态: 2s 1 + 2px1 + 2py1 + 2pz1
假想的甲烷结构
上页 下页 首页
事实上,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甲烷的棍球模型
甲烷的比例模型
上页 下页 首页
共价键的特征 共价键的饱和性 (受自旋相反限制) 一个原子上的一个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上自旋 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以后,就再也不能与第 三个原子上的电子配对了。
原子能形成共价键的数目:未成对电子数。 共价键的方向性(受最大重叠原理限制 )
+ + +
+
+
-
+
共价键的方向示意图
现代共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形成 原因 饱和 性
N CH3
C N CONH 2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也叫结构异构体
构造异构
异构现象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对映异构 立体异构 顺反异构
构象异构
构造异构体:构造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分子 中各原子的排列次序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化 合物的现象
对映异构体:因分子含有不对称碳 原子或者没有对称因素而引起的具 有不同旋光性能的立体异构体。
我们为什么要学有机化学?
学科的交叉渗透 是大势所趋
化学与医学 息息相关 有机化学可以帮助 培养两种能力
医学与化学息息相关
医学的研究本体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各种复杂反应的机器,各种 化学反应每时每刻在发生 医学的治疗目的 •疾病的发生在于身体某方面出现了不协调-体内化学 平衡被打破--医学就是努力使这个人体化学平衡恢复 医学的治疗手段 •很多药物需要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取,医用的某 些材料需要材料学方面的研究
共价键的类型
根据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
存 在 形 式 性 质
可以单独存在,存在于任 何共价键中
π键
不可以单独存在,只能与σ 键同时存在
成键轨道沿键轴重叠,重 叠程度大
1、电子云呈柱状,沿键轴呈圆 柱形对称,电子云密集于两核 之间 2、自由旋转 3、键能大,键稳定 4、不易被极化
碳链异构体:因碳链不同而引起的异构体;
CH3 C4H10 CH3CH2CH2CH3 CH3CHCH3
如:
位置异构体:由于官能团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 同而产生的异构体; 如:
OH C3H8O CH3CH2CH2OH CH3CHCH3
官能团异构体:由于分子中官能团不同而产生的异 构体; 如:
C2H6O CH3OCH3 CH3CH2OH
一个原子含有几 个单电子, 就能 与几个自旋方向 相反的单电子形 成共价键
方向 性
自旋方向相反的 单电子相互配对 降低了两核间正 电荷的排斥力
共价键总是尽可 能地沿着原子轨 道最大重叠方向 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 两原子的原子轨道,相互交 叠即形成——共价键 交叠越大,成键越牢固—— 最大重叠原理 例如: H2分子
共价键的本质
共价键的本质——两原子互相接近时, 由于原子轨道重叠,两原子共用自旋相反的 电子对,使体系能量降低,而形成化学键
(共价健).
二、价键理论 要点 ① 具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的两个原 子相互接近,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② 成键电子的电子云重叠得越多,核间电 子云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在 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总是尽可能地达到 最大程度的重叠。
碳的杂化轨道
激发
重新组合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1、在成键过程中,因原子的相互影响,同一原子中类 型不同,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混杂”起来重新组成一 种新的原子轨道,这个过程称为轨道的杂化. 2、有几个原子轨道参加杂化,就形成几个杂化轨道。 3、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增强。 (成键能力:sp3﹥sp2﹥sp﹥p﹥s) 4、杂化轨道有一定的空间构型: sp3、sp2、sp杂化轨道 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正三角形、和直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