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工作制度-教务处工作制度

教师工作制度-教务处工作制度

教师工作制度为了树立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合乎规范地开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制定我校教师工作制度:一、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上班期间,因公因私外出者,应向学校有关领导说明情况,报以方位,特殊情况可事后补假或续假。

二、办公期间不串岗、不闲聊、不干私活、不大声喧哗、不看与教学无关的书报,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

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穿戴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相互尊重,每周一准时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

四、严格执行三表,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随意调课,移动电话不得带进课堂,在授课中途不出课堂(因病除外)。

五、预备铃响,及时到达教室门口,目视学生;上课铃响后,师生互致问候。

在教学活动中,态度和蔼,亲切大方、精神饱满,不坐着上课、不接电话、不接待客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六、保持校内清洁卫生,不乱抛杂物,不随地吐痰,办公桌上的簿本要堆放整齐。

七、通讯工具不带进课堂,开会时,通讯工具一律设为振动。

八、组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秩序,尤其是需要变换上课地点的课,教师要提前组织学生到位。

九、加强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管理,任课老师保证上课期间的教室卫生。

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教师出勤制度为了严肃学校劳动纪律,强化对教职工出勤的考核,保证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结合上级有关规定和我校的具体实际,制定本校教职工出勤考核制度:一、教职工必须正常出勤,按时签到,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二、所有教职工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

领导成员向一把手校长请假,其他教师必须向分管校长请假,否则视作旷职。

三、长期病假、事假、婚假、产假、丧假(直系亲属和家庭主要成员),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超过规定假期的按事假处理,重病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病、事、婚、产、丧假期间的寒假、暑假、星期假日、法定假日列入假期一并计算,不从中剔除。

五、对女同志因节育措施不力,多次怀孕实施人工流产者,只给予一次流产假,其余视为事假处理。

六、经批准参加的函授或自学考试、培训及外出学习等,按公出处理,但必须按时返回,否则按照旷职论处。

师德建设工作制度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和市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制定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制度。

一、师德建设工作由校长负责实施,学期初要制定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学期结束要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二、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

三、工会要配合行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教职工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四、禁止教职工参与邪教组织和其他非法组织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崇尚科学,不参与赌博。

除周末外,工作日期间严禁打牌娱乐,中午严禁喝酒。

五、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者,晋级评优一票否决。

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六、禁止任何人向学生乱收费,未经学校同意,任何人不得为学生推荐或代订资料,违者学期结束师德考核视为不合格。

七、教职工必须言行文明,着装整齐,符合教师职业要求。

八、不准搞有偿家教,不收受家长的各类礼品,更不能启发学生送礼。

九、积极参与学校集体活动。

教职工必须服从工作安排,听从指挥,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十、严重违反师德要求者,本年度不得评优晋职。

教师进修培训工作制度为了做好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确保教师进修培训的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制定学校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一、学校每学期期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进修培训工作计划,做到经费、时间、人员、效果四落实。

学期结束要对教师进修培训工作进行总结。

二、学校以办公室为单元,为教师订购教学业务杂志,明确学刊用刊任务,确定专人负责保管,于学期结束前整理完整送图书室保存。

三、教师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

学校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四、平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业务学习,每个月的学习摘录(卡片)四篇(则)以上。

撰写的教学心得至少两篇,并上传至学校资源库。

五、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回来后,外出听课教师必须上汇报课,传递教学新信息。

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文化业务的进修培训,在时间上予以照顾,在经费上按照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补贴。

七、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学习费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补贴。

八、教师进修培训的成绩纳入学期结束的目标考核。

领导班子例会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特制定邵伯小学领导班子例会制度。

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定于每周五下午三节课后准时进行。

二、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准时到会,无特殊情况不得迟到、缺席。

三、会议程序及内容:1、由各部门分别总结、汇报上周工作任务的执行、完成情况。

2、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计划,提出下周需完成的工作任务。

3、研究、讨论有关问题。

四、严守会议纪律,特别对会议研究的有关重大问题,不得外泄。

领导成员工作制度为了发挥学校领导集体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学校领导成员廉洁自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学校领导成员工作制度:一、必须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按教育法规规定制订工作计划。

二、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文化、业务素质,做到思想领先,作风正派,工作过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必须服从学校整体工作大局,听从分工,根据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负责的工作任务,同时保证部门间相互协作,不互相扯皮、推诿。

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廉洁自律,不损公肥私。

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自觉维护学校利益,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六、必须有求实创新的精神,带头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研究,团结广大教职工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七、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执行会议决议,重大问题的讨论,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数,全体服从会议决议。

八、必须经常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倾听教师对教改方面的意见和呼声。

领导干部廉政制度“十不准”为了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养,保持学校干部队伍的廉洁清正的形象,切实按照行风建设的要求,制定我校领导干部廉正制度:一、不准拖欠公款或私借公款。

二、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吃喝玩乐。

上班期间,严禁中午饮酒。

三、不准接受可能对公正处理公务有影响的宴请或收受礼品馈赠。

四、不准进行营利性家教。

五、不准以任何形式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

六、不准以任何借口侵占、挪用集体财物。

七、不准利用职权,为谋私利,拉帮结派,打击、排斥教师。

八、不准用公款配置手机,不准报支私人手机话费。

九、不准在计划生育中违反规定,为亲属说情,包庇超生对象或瞒报、虚报。

十、不准参与走私、嫖娼、贩毒吸毒等违法活动。

德育工作制度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1、全体教职工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利用一切工作渠道,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的育人目标。

2、建立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立校德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针对德育现状,提出教育措施。

3、分管校长制定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全面负责学生的德育常规工作。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常规工作例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组织“班主任管理论坛”及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供平台,促班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4、少先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变化,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大纲要求,加强学生干部培训,参加民主管理学校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5、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

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每周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全体教育应把德育渗透于学科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反对任何挖苦和歧视学生的现象。

6、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定时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德育基地的作用。

班主任例会制度为了更好的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及时传达学校各项要求,针对学生的情况开展有关活动,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和解决,并使之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反映班级同学的各种要求、意见,做好上传下达的桥梁工作,真正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以下制度。

1、班主任例会每月一次。

2、除因事因病请假外,其余班主任一律参加。

3、每次例会前,班主任要事先根据本次例会的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对本班一月内的工作做好小结。

4、班主任例会有少先队部负责组织召开。

各年级组长做好会议前的通知、准备工作。

要做好例会记录。

5、例会中交流才材料要上交一份存档。

6、各班主任要将例会中汲取的好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内化运用,努力推进班主任工作的不断发展。

三结合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三结合管理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及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搞好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对三种教育的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积极协调,各司其职,提高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一、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系统1、学校方面,建立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

由分管思想教育的校长为组长,教导处主任、班主任代表、共青团及少先队负责人共同组成。

其职责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协调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主动沟通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信息渠道,交流教育信息。

2、家庭教育方面,建立家长委员会。

由热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其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转达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传达学校教育信息,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3、社会教育方面,建立社区教育组织。

由社区或地方行政部门分管宣传教育的领导为首,街道、厂矿企业、农村、社会教育团体及社区内学校领导等有关负责人组成。

其职责是配合学校教育抓好青年学生的社会教育、宣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管理系统中,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协调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途径1、互相访问学校同家长就教育孩子问题互相访问、交谈是教育好学生不可缺少的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