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毕业设计土地整理之开题报告

大学毕业设计土地整理之开题报告

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开题答辩结论和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2)分析说明项目区落实指标情况。(包括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3)增减挂钩对平衡指标的影响。
三、研究方案:[ ⑴ 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⑵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等)]
(一)技术方案(有关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二、设计或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有何创新之处。(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一)设计内容
1.分析和田地区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研究现状。
2.说明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等带来何种影响。
3.“增减挂钩”对指标平衡的影响。
4.解析和田地区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预期目标和预期效益
[9] 冯晓娟,臧德彦,王少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A].201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 17291- 17293.
[10]梁伟峰,刘娜.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应注意几个要点[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6)
[11]吕苑娟. 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怎么建?——《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解读[J]. 国土资源. 2012(05
[12]王秉义,龙乾张,竹华,郑剑.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A].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2010,(1): 23-25
[13]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中国土地. 2012(06
[14]王万茂,张颖.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1)
5.分析项目区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建设占用耕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的落实情况。
6.重点分析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落实来保证新建建设用地的使用对促进经济发展的。
7.为相类似规划的指标落实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2]赵琦,陈曙光,叶新华.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与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05)
[3]王静,邵晓梅.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3)
[4]黄玉娇;陈美球;刘志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临困境与对策初探[J].江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1).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必须包含一定工作量的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环节)
此次实习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如下:
1. 1-3周,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开题报告,为实地调查做准备;
2. 4-8周,到相关部门收集资料;
3. 9-14周, 论文撰写,交论文初稿
4. 15周,论文修改
5. 16周,准备论文答辩。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论文综述)
系 ( 院 ):
所属教研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课题名称:新疆和田市某镇6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专业(方向):
班 级:学号:
学 生:
指导教师:职称:
开题日期:2014年03月06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⑴ 课题名称;⑵选题的依据及意义;⑶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5]刘群利.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 院,2003,(23): 58-61.
[6] 李红艳.耕地保有量[J].指标解读,2011,(05): 96.
[7] 许宏波.当前基本农田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修编对策[A].吉林农业,2011,(3): 60-62.
[8]李艳梅,唐冬冬,杨柳,张伟国.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及效益分析——以阜蒙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为例[J]. 吉林农业. 2012(11).
1、技术路线
(二)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技术条件、试验条件等)
1、技术条件
(1)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
(2)《和田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20年)》。
(3)县级下达到各个乡镇的指标数据。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李少帅; 郧文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资源与产业,2012(03)
(三)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可行性研究及发展趋势
土地整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是协调解决区域土地资源问题,防止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更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资源、人口、环境不能统筹协调的问题,这也给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例研究,能为研究土地整理可行性提供发展思路,保证区域内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课题名称
新疆和田市某镇6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二)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为了研究解决这一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机构和农业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粮食需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就是在这个现状的基础上,国家提出来的一项十分有效土地整治活动,其依据于国家出台的土地整治规划和相关政策,以建设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现步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发展目标,建设高产的生态良好、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本课题就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立足点,对我国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工具,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可行性研究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对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国家实现耕地保护和保障建设用地的关键;是协调经济发展和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态环境与农业的数量和质量并重,并积极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的需求。所以,结合中国国情探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行性研究指对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
1、预期达到的目标
(1)各项关键指标如何具体落实(包括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为相类似规划的指标落实提出可行性建议。
(3)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通过整理,改变传统的农地利用格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