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1.1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1.2 1.B。

`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即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

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

选择题 1.C。

2.D。

3.B。

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

3.B。

2.2 1.(1)√;(2)√。

2.A。

3.B。

拓展题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

2.3 1.(1)√;(2)√;(3)√ 2.C。

3.C。

2.4 1.(1)√;(2)√。

2.C。

3.C。

4.C。

5.C。

2.5 1.C。

2.A。

3.D。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

4.√。

5.×。

6.×。

选择题:1.A。

2.B。

3.D。

4.A。

二、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
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


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

中心体还应包括
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

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
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
心体”。

2.C。

3.B。

4.C。

3.3 1.(1)√;(2)×。

2.C。

3.C。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选择
题 C。

4.1 1.√。

2.√。

3.×。

拓展题提示:农业生产上的轮作正是针对不同作物
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而采取的生产措施。


果长期在同一块田里种植同种作物,地力就会下降
(俗称伤地),即某些元素含量下降,这样就会影响
作物的产量。

4.2 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
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
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

4.D。

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
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不同点是:
(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
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
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
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2)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
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

4.3 1.D。

2.A。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

4.×。

5.×。

1.D。

2.C。

三、提示:温度高低会提高或降低水分子通过半
透膜的扩散速率。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
会加快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而降低温度则
减缓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

5.1.1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
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
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5.1.2 1.B。

2.B。

3.提示: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C和D代表反应产物。

这个模型的含
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

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 1.(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
到最高。

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 ℃,曲线
上升的幅度变小。

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
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
化。

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
率都会变慢。

(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
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
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
速率加快(图略)。

5.21.B。

5.3 1.C。

2.B。

4.不能。

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5.4.1 1.(1)×;(2)√。

2.B。

3.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5.4.2 1.(1)√;(2)×。

2.B。

3.D。

4.C。

5.D。

6.B。

7.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光能,暗反应阶段的能量来源是ATP。

8.白天若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五碳化合物。

拓展题1.(1)根据图中的曲线表明,7~1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的。

(2)在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14~17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此时光照强度不断减弱。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1.√。

2.×。

3.√。

1.D。

2.D。

6.1 1.C。

2.A。

3.D。

4.C,E。

5.B。

6.2 1.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目,稳定性差异。

2.C。

6.3 1.(1)×;(2)√;(3)×。

2.C。

6.4 1.(1)√;(2)√。

2.癌细胞的特点:细胞增殖失控,能够无限增殖;
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
转移。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1.C。

2.D。

3.A。

4.A。

5.C。

6.A。

二、技能应用 1.提示:(1)2~21.3;(2)21.3~40.6。

2.细胞周期:19.3 h;间期:17.3 h;分裂期:2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