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
1、【判断题】当井下发生透水后,要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
(√)
2、【判断题】裂隙、节理不会破坏巷道围岩的完整性。
(×)
3、【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
4、【判断题】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有关部门报告。
(×)
5、【判断题】成串的矿车长时间地停留在主要通风巷道内,不会造成通风情况恶化。
(×)
6、【判断题】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措施。
(×)
7、【判断题】对于多人遇险待救时,应根据“先活后死、先轻伤后重伤”的原则进行抢救。
(×)
8、【判断题】在采矿作业的凿岩、爆破、装卸矿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细粉尘。
(√)
9、【判断题】湿度检测常用仪表为手摇湿度计和风扇湿度计。
(√)
10、【判断题】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设施的工程质量,也可以减少漏风。
(√)
11、【判断题】轴流式风机动叶片与机壳间隙最小间隙值一般取决于叶轮直径、工作介质温度,以及叶轮、机壳的制造加工质量。
(√)
12、【判断题】在井下火灾发生期间,不能盲目停开主要通风机,要保持正常运转,及时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提高氧含量,减少灾区内未撤出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
13、【判断题】多人合作搬运大型材料时要行动统一、步调一致。
(√)
14、【判断题】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离岗可不用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
15、【判断题】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
16、【判断题】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不对管辖范围内的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
17、【判断题】在导线、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附近,不得有损坏电气绝缘或引起电气火灾的热源。
(√)
18、【判断题】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19、【判断题】安全电压是防止接触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
20、【判断题】采掘工作面与地表水体、溶洞意外连通,会造成水灾事故。
(√)
21、【单选题】井下工作地点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
(C )
A、30%-40%
B、40%-50%
C、50%-60%
22、【单选题】通风作业人员必须( )井下通风风量的调节和管理。
(C )
A、了解
B、学习
C、学会
23、【单选题】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 )min的自救器,并按入井总人数的10%配备备用自救器。
(B )
A、20
B、30
C、40
24、【单选题】《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不得超过( )%。
(C )
A、0.0005
B、0.5
C、0.00066
25、【单选题】实践表明,内因火灾往往发生在( )。
(C )
A、通风系统正常、漏风严重的矿井里
B、漏风严重紊乱、漏风轻微的矿井里
C、通风系统紊乱、漏风严重的矿井里
26、【单选题】《安全规程》规定,定期测定各产尘点的空气含尘量,凿岩工作面( )。
(C )
A、每月测定二次
B、每三月测定两次
C、每月测定一次
27、【单选题】口对口人工呼吸应有节律、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 )次。
(B )
A、12-14
B、14-16
C、16-18
28、【单选题】井下输电线路和直流回馈线路,通过木质井框、井架和易燃材料的场所时,必须采取( )。
(B )
A、有效的防止漏电的措施
B、有效的防止漏电或短路的措施
C、有效的防止短路的措施
29、【单选题】矿山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流动( )。
(A )
A、带出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B、带出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增加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C、带入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
30、【单选题】对( )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B )
A、面部
B、脊柱
C、头部
31、【单选题】透水事故发生后,应根据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 )水平。
(B )
A、以下
B、以上
C、同等
32、【单选题】风机工况点实际上就是在某一( )的一组工作参数。
(B )
A、转速和工作风阻条件下
B、特定转速和工作风阻条件下
C、转速和特定工作风阻条件下
33、【单选题】矿山企业工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时,有权( )。
(C )
A、要求立即停止作业
B、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C、提出解决的建议
34、【单选题】局部通风机距离地面高度( )m。
(B )
A、≥0.1
B、≥0.3
C、≥0.2
35、【单选题】识读矿图方法步骤第一步是阅读通风系统图中的( )。
(A )
A、图名、图例等符号的含义
B、图名的含义
C、图例的含义
36、【单选题】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大部分主要工作方式均采用( )。
(A )
A、抽出式
B、混合式
C、压入式
37、【单选题】主扇风机房,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 )等的仪表。
(C )
A、风速
B、功率
C、轴承温度
38、【单选题】断裂是指( )受力后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失去了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A )
A、岩层
B、边坡
C、矿石
39、【单选题】特种作业风险较高,为保证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每( )年进行一次。
(B )
A、1
B、2
C、3
40、【单选题】低温对人体的影响表现为( )。
(B )
A、仅引起局部冻伤,不产生全身性影响
B、引起局部冻伤,产生全身性影响
C、引起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眼花)、癫病样抽搐等
41、【单选题】特种作业人员年审免试的条件是( )。
(A )
A、两个复审期内做到无事故
B、当年做到无事故
C、所在企业的管理部门同意
42、【单选题】减少产生局部阻力的地点的巷道的粗糙度,则该地点的局部阻力( )。
(C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43、【单选题】湿式作业的缺点是( )。
(B )
A、降低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了工作环境
B、增加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恶化了工作环境
C、增加了工作场所的湿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44、【单选题】工业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 )。
(C )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病危害因素
45、【单选题】《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16号)指出,事故隐患分为( )。
(A )
A、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B、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及特大事故隐患
C、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及特大事故隐患
46、【单选题】矿井通风系统图在矿井图纸中属于( )。
(B )
A、可有可无的
B、必备的
C、辅助性的
47、【单选题】轴承与轴颈采用热装配,轴承应放在( )。
(B )
A、木柴火上加热
B、油中加热
C、炭火上加热
48、【单选题】绘制矿井通风网路图时,除标出各分支的风向、风量外,还应将( )等加以标注,并以图例说明。
(C )
A、进回风井、用风地点、主要漏风地点及所有通风设施
B、进风井、用风地点、主要漏风地点及主要通风设施
C、进回风井、用风地点、主要漏风地点及主要通风设施
49、【单选题】当火风压很大时,且影响主通风机正常运转时,应视火风压的方向,而采取( )。
(C )
A、停止主通风机运转
B、调节主通风机工况措施
C、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或调节工况措施
50、【单选题】《安全规程》要求采掘作业地点温度≤28℃时,风速应该为( )m/s。
(B )
A、≤0.3
B、0.5-1.0
C、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