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练习(第1、2、3章)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专门研究时又分为:()。
A. 教育原理B. 教学论C. 德育原理D. 学校管理学E. 教育心理学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教育即生活B. 社会即学校C. 生活即教育D. 学校即教育E.教学做合一3.赞科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A.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B.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C.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D. 用发现法进行学习E.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方针E. 教育手段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A.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C. 追求教育的标准化D.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E.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6.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A. 前景教育原则B. 巩固性原则C. 直观性原则D. 平行影响原则E. 循序渐进原则7.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A. 清楚(明了)B. 识记C. 联合D. 系统E. 方法8.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A. 文艺教育式B. 社会式C. 学校式D. 生计教育式E. 家庭式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9分)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2.教育的本质就是_________。
3、___________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_____、_____、_____做了明确的区分。
5.朗格朗认为,______________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
6.卢梭在《______________》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
7.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_______________。
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2.义务教育3.素质教育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3.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如何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的。
六、案例分析(16分)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
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网进场踢球;曾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
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
“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赵宁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朱兆林刚进课堂,赵宁就又成了“被告”。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朱兆林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
她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顿了一下,朱兆林大声说:“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全班默然。
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对朱老师发自内心地折服了。
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朱兆林批评了他。
转天,一份“诗经体”的检查放在朱兆林的案头:“呜呼悔矣,未完吾题。
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
面对检查,羞愧至极。
痛心疾首,满面流涕。
呜呼惜矣,错失良机。
心中悔恨,难以平息。
高考已近,不思进取。
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
下不为例,决不再犯!”朱兆林读着这份整整800字的“检查”,深受感动。
课堂上,她浓墨重彩地评说了这份“检查”,全班同学听得痴迷。
这个入学初成绩全年级倒数的学生,最后竟以55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向“将军”的人生之路。
临行前,赵宁把他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的奖品——一支金笔送给朱兆林作纪念。
告别老师时,赵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他动情地说:“朱老师,收下。
您不是说我能当将军吗?等我得了军功章,再拿它换这支笔好不好?”结合这个事例,你能谈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吗?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A B C D2、 B C E3、A B E4、A B C E5、A B D E6、 B C E7、A C D E8、B C E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大教学论2、人的培养3、1995年4、德育、智育、体育5、终身教育6、爱弥尔7、基本结构8、最近发展区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教育流派是指具有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以富有说服力的独到研究成果占据第一研究领域和研究优势,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流派;教育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集中反映社会群体的教育意愿、教育要求和教育思想,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思想潮流。
2、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特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3、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受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答题要点:(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答题要点:(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阶段和组织。
总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3.答题要点:(1)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3)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4)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答题思路:(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答题思路:(1)知识是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的无以替代的基础,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知识具有决定性的依赖关系;素质诉诸实践则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
(2)根据语词规定的逻辑关系,素质是属概念,知识和能力是种概念,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素质的主要部分,因而这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
(3)如果把素质、知识和能力理解为并列关系,就会误认为课堂和学校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素质,这是荒唐的。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也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不符合上述要求者,视具体情况扣分。
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者均可得分。
)六、实例分析(16分)答题思路:1.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受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小学教学不能就理论讲理论,一定要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
赵文忠作为一名生物课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生物课教学和生产实际、科技发明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他和他的学生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3.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或创造能力。
中小学生处于好奇心十分强烈、思维异常活跃的年龄,教师要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不能简单地轻视或打击。
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发明思路,赵文忠总是“积极鼓励”,反对“消极否定”,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现代教育原理(第四~八章)综合练习(1)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E.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A.人口数量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社会文化E.法律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如下一些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可塑性D.个别差异性E.不均衡性4.主张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卢梭B.帕克C.狄尔泰D.罗杰斯E.斯普朗格5.《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学会学习,它具体表现为()。
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C.学会共同生活D.学会生存E.学会做人6.我国学生要学会()的学习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所带来得变化。
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创造性学习D. 研究性学习E. 接受性学习7.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
A.增强学生实践能力B.健全学生的体魄C.丰富学生生活体验D.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E.增长学生的知识8.教育途径主要有()。
A. 教学B. 咨询与指导C. 训练与实践D. 综合实践活动E. 课外活动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9分)1.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中,其核心是要通过培养具有___________的人来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
2.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____________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与___________。